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读书     
一说起读书,就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因为人第一次接触书,总是在童年时候。记得我童年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我要读书》,里面写了一个穷苦孩子对知识的向往和读书的不容易。我小时读书,也是我外祖母拿5块钱救济金把我送进学堂的。记得学堂是一个牛屋,四面掏了几个洞,课休时从洞里爬出去,就到了麦草堆里。记得老师叫孟庆瑞,慈祥年长,长留在我的记忆里——仔细算一算,那时他也就30来岁吧,带着一个俊俏的老婆,还有两个孩子。我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发书时,我闻到那书的清香和油墨味;放学回家,还放到外祖母鼻子下让她闻。从那时到现在,再…  相似文献   

2.
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了,每每看到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笑脸,生龙活虎的身影,我总是忆及自己的童年,而那些在我记忆最深处的是伴随我童年一起成长的图画书。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期的那些阅读竟然成了我人生成长的基石,看来幼儿时期的图画书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福克纳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在我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中,有一个名叫桑桑的小男孩,他在童年时期也经历了一段与厄运相拼的岁月。那是我蘸着童年的记忆,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来为读者讲述那段时期不同的人和事对我的影响。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我的聋子祖  相似文献   

4.
罗渝 《中学生百科》2012,(30):19-20
那个时候常常自嘲:我唯一能谈心的人竟然是游戏室的老板。长头发,半边脸,邋遢——是我能回忆起的关于修叔的全部形象。从时间仿佛永远都用不完的童年和少年开始,修叔的游戏室便已经成了我几乎所有娱乐的归宿。小时候几个孩子凑两块钱就能开心一个小时,加上修叔计时不准,老是忘了叫我们,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成了修叔的常客。  相似文献   

5.
西方谚语: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大多数中国人童年时对于父亲的印象无外乎两种:沉默寡言或者严厉。造成这两种不同印象的原因却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型父亲,都不太善于和子女交流。我父亲正好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型父亲。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除了抽烟和喝茶,基本没有什么爱好,所以每次父亲过生日,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送什么,便拿上平时省下来的一两块钱,给他买一包最便宜的香烟,  相似文献   

6.
小舅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小时侯是不是都是父母送到学校的。我只记得自己童年里总是有一个俊秀的少年牵着我稚嫩的小手。他窄窄的肩头上挂着两个书包,一个大大的,装满了书本儿,是他的,另一个,小小的,上面有米老鼠的图案,装着满满的零食和水果,是我的。就这样在外  相似文献   

7.
孔乙己新传     
绍兴县城内的网吧的格局和别处的是一样的.都是在店内摆一个柜台,上面放一台主机。上学的学生,中午或傍晓放了学,每每花两块钱到柜台开张卡玩上一个小时,倘肯出到十几块,就能玩个通宵了。但这些顾客多半是些落魄书生,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相似文献   

8.
找李白去     
阎连科 《当代学生》2015,(Z1):90-9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有一代人的成长资源,也有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是阎连科获卡夫卡奖后的首本作品,他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讲述了其中最重要的记忆片段。随着时代剧烈变迁,物不是人也非,但那些曾经重要而真实的经历,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消失。在作者深沉的情感浸润下,往事化成追忆文字,庄重与诙谐并具,现实与记忆交织。从中,能窥见少年往事对阎连科人生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他出生于西班牙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铁匠。因为生活贫困,他和他的七个兄弟姊妹跟随父亲东奔西跑。颠沛流离的童年生  相似文献   

10.
老屋     
周翊 《初中生》2009,(11):46-47
又要回去给爷爷扫墓了。想起那故乡的老屋,我便陷入美好的童年记忆中…… 那时,老屋并不老——才与爷爷奶奶共度十几个春秋。十几年间,老屋被修葺了多次。童年时的除夕是快乐的——厨房里热热闹闹,大人们忙碌着,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3,(Z1)
在记忆中,贫困是我童年的一大苦恼。我上学后,因家里买不起课本,便借用上一年级学生用过的旧课本;至于文具,就更是凑合着用了。有一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极深——那是一个下雨天,雨下得很大,院子里积满了水。  相似文献   

12.
磨盘人生     
崔修建 《良师》2010,(6):10-10
尤利乌斯·马吉出生在苏黎世郊区一个贫困的农家,他童年和少年最深的记忆便是清贫,无法形容的清贫,让一家人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希望。异常窘迫的家境,使他没有读完初中,便开始了艰难的打工人生。  相似文献   

13.
周鹏 《初中生辅导》2022,(Z3):18-20
<正>绽放,是生命的本色,美丽而精彩;绽放,让我们有梦可追。——题记海明威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记者采访他:你觉得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不愉快的童年”,海明威说。对于他的回答,我们先不去作对与错的价值评判,但它却是海明威内心深处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海明威的童年是不快乐的,关于这一点他曾坦诚相告。作家莫言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却是这样的观点:“给我一个幸福的童年,我宁愿不要当作家。”除此之外,我们熟知的作家狄更斯、音乐家贝多芬、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他(她)们的童年,都承受了一些同龄人没有经受过的痛苦。我不得不说,不快乐的童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缺憾,也是一种灵魂的残缺。  相似文献   

14.
童年读书     
一说起读书 ,就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因为人第一次接触书 ,总是在童年时候。记得我童年时候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我要读书》 ,里面写了一个穷苦孩子对知识的向往和读书的不容易。我小时读书 ,也是我外祖母拿五块钱救济金把我送进学堂的。记得学堂是一个牛屋 ,四面掏了几个洞 ;课休时从洞里爬出去 ,就到了麦草堆里 ;记得老师叫孟庆瑞 ,慈祥年长 ,常留在我的记忆里———仔细算一算 ,那时他也就 30来岁吧 ,带着一个俊俏的老婆 ,还有两个孩子。我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发书时 ,我闻到那书的清香和油墨味 ;放学回家 ,还放到外祖母鼻子下让…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画面     
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了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他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  相似文献   

16.
谈点什么呢?我想和小朋友说,童年的印象最深,童年的记忆是作家最宝贵的创作材料。 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篇散文,题目是《大牛倌小传》,写的是一个饱受苦难的牧牛人,由于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很有民族气节,在日本强盗追捕他时,他跳悬崖自杀的壮烈故事。文中写他受苦受罪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7.
作家阎连科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有网友撰文称,阎连科在这部新作中诋毁北京大学并影射知识分子。对此,阎连科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他表示他对大学不熟悉,也无意影射任何知识分子。他还提醒读者,该书是他个人的精神自传,但书中的故事情节却不是他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8.
他是我的一位采访对象。报社搞了一个资助特困大学生的系列报道,安排我们去采访学校便推荐了他。那天下午,当我们在那个贫困的山村找到他时,他正在地里干活。尽管只有二十岁,但晒得黝黑黝黑的,一握手生疼——他满手老茧。  相似文献   

19.
蒋里平 《成才之路》2012,(13):97-I0014
正他出生于西班牙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铁匠,因为生活贫困,他和他的七个兄弟姐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23岁,他来到意大利,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负  相似文献   

20.
承诺     
我的家乡是闽南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就是在那片土地上度过的。尽管家乡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至今想起仍令我痛心不已的盗匪横行,贫困、饥荒、骨肉离散,然而我却一如既往地深深爱着她,因为那是给予我生命的一片沃土,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