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金的文艺作品激动了很多人的心,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情共鸣,能强烈地给人以审美感染,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为什么他的作品能有这么巨大的审美作用?为什么有些作家竭尽全力,想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能受到群众欢迎,能激起群众的审美感情,却总是事与愿违,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作品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染。他创作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作家要长期地、全身心地深入到生活中,体验同时代人的甘苦和要求,产生强烈的爱憎感情,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的变化和改组,找到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善于引导读者进入规定情境、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的形式,使读者激起美感,美化灵魂。  相似文献   

3.
巴金的创作成就、创作经验启示我们,从有切肤之痛的生活体验感受提炼出来的真话,符合人民意志和历史发展要求,且又通过生动形象体现出来,才能对读者有强大的审美感染力。作家的真实、强烈的感情,须从长期深入的生活体验中蓄积酝酿而成,并且作家要善于依赖形象(人物和情景)体现作家的审美情感,以激起读者的审美共鸣。审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欣赏优关,而应理解为通过感觉观赏形象而引起愉悦、快适、震撼等感情。巴金有追求真善美,为人类自由幸福解放的美好理想而奋斗的真情,他塑造了追求真善美的新时代青年,激动人心。文艺作家和作品必须有巴金的这种真情,以使作品产生强大的审美感染力和审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强调用社会效益检验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作为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并且追求审美价值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完美性,追求审美形态的丰富多样性。只有用邓小平审美价值观作指导,才能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富有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一切向钱”看的媚俗的创作倾向,横移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表现自我”、“非英雄化”、“零度感情”等创作倾向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在文艺创作上风行着一种主张,认为作家创作只需凭感情、感觉,无须什么思考,只要“跟着感觉走”就可以写成好作品,任何理性因素的介入,都将有损于“文学审美的纯洁性”。这样就把艺术感觉。审美情感与理性、思想、倾向对立起来,客观上否定了先进思想、理论对创作的指导意义,否定了作家创作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文学庄严的任务消失了,“玩文学”成了时髦的话题。 毫无疑问,文学创作中感情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在谈到拉萨尔的剧本《佛郎茨·封·西金根》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个剧本,在我读第一次时,强烈地感动了我,所以对于比我更易动情的读者,它将有一种更强烈的效果。”这里马克思提出了文艺作品要获得强烈的效果,就要使人动情,而这一“动情”的问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品的审美性是文艺审美属性的根本标志,因为文艺作品的审美性既是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感性显现,又是使广大读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物质媒介体。没有文艺作品的审美性,文艺的审美性也就失去了根本依据。文艺作品的审美性根源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是创作主体审美理想的结晶。在文艺作品的审美创作中应追求怎样的审美的理想境界?毛泽东在这方面有哪些论述?弄清这一问题,对毛泽东关于文艺审美性的论述就会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一、描写典型化和理想化的人民生活.毛泽东认为,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他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项晚平 《江西教育》2001,(10):32-32
引起共鸣型有些课文多属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或悲壮,或哀婉,或深沉,或激越……对这类课文的导入我们就应针对初中生情感较为外露的心理特点,从课文的感情热点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进而同教师一起进入“角色”。如导入《背影》一课时,笔者就这样设计:从小学到现在,大家一定接触过不少歌颂母爱的文艺作品,有哪位同学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踊跃发言,例略。那么,你们发现以上文艺作品在歌颂母爱的同时还“忘记”重音了歌颂另外一种什么爱吗学生略加思…  相似文献   

8.
吴晓雷 《考试周刊》2009,(34):30-31
文艺复兴运动将人的感情从中世纪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爱情作为感情的强烈表现,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在众多的爱情诗中.爱情的主题也各有侧重。或谈情,或言性。本文选择了这一时期不同诗人的三首不同爱情诗,通过比较诗中意象的异同,揭示了这一时期多元的爱情观和对爱情各异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家布封在《论风格》一文中如是说:“风格即人”。这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所谓“文如其人”,而是说文艺作品的风格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即其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审美爱好、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文艺作品的风格必借助文本思想及艺术表现形式,形成自身主题个性和美学风格。叙事性文艺作品的美学风格常因形象塑造、语言铺陈、叙事结构等审美质素的成功展现而臻于成熟、完善。电影艺术作为叙事艺术门类亦是如此,并具有不同于语言艺术的独特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0.
铭记巴金     
你是否读过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点6分,有一位名叫巴金的老人离开了我们。 巴金,这个感动过中国几代人的名字,在如今五光十色的流行时尚中,已经被很多人所谈忘。“他和他的作品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遥远了。”很多中学生这样说,“如果诞辰老师布置了作文,我连巴金是谁都懒得理会。”  相似文献   

11.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巴金曾两次赴朝。在志愿军中,巴金并非只是被动地"看看材料,听听报告",而是不怕艰苦,不惧危险,积极主动地深入前线,体验战士的战斗生活。面对新的人民英雄,他怀着强烈的感情,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近年有的研究者否定巴金在军中体验生活的积极心态,且认为巴金在志愿军中所看到的生活都是被圈定的、修饰过的,巴金反映志愿军生活的创作没有自我,没有真情,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实,文艺不是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指带有阶级自觉的体系化的意识或思想,而文艺作品并不总是具有阶级自觉的,更不是什么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感情,只是带有意识形成性。  相似文献   

13.
审美实践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文艺作品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总目标之一,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只重视作品思想评价,忽视语文美育的倾向。教会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学会鉴赏文艺作品,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体现。应该把它贯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中学生对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产生强烈的美感,他们的认识过程离不开形象。所以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从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审美,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对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  相似文献   

14.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情景,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能力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逐步发育,心理和思想日益成熟的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增强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出自历代名家手笔,或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讲过:"必须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露,才能顺利下笔。"可见,一个人只有感情充沛,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所以要通过文艺作品的审美进行美育,是因为文学艺术能直接地培育生命意识的自觉;是因为文学艺术中有着一个人类的共同的审美标准;是因为文学艺术能直接地培育人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巴金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小说语言,作为其创作风格的一个基本方面,显示着独特的抒情气质。热烈、明快、流畅、秀朗,具有音乐美、形象美和朴素美的艺术魅力。 狄德罗曾经宣称:“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巴金是以抒情作家著称于世的,他的抒情真挚强烈亲切。反映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象鲁迅具有冷峻深邃的审美理智,善于把热烈真诚的感情炽火深藏在峭拔、洗炼而不乏幽默的笔锋之下,语言是含蓄遒劲的,包蕴着博大而厚富的思力和情力,紧紧地牵动着亿万正直善良人民的心魄。他也不象冰心,具有安雅娴静的气度,善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巴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了。据报导,在法国就掀起了“巴金热”,他的小说《寒夜》译成法文后,在法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巴黎所有书店都贴满了“巴金——《寒夜》;《寒夜》——巴金”的广告招贴。巴黎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提名巴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正确运用反义词,能收到鲜明准确表情达意、抒发强烈感情的重要作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因不注意反义词的区别和界定,降低了语言表达效果。因此,从语汇角度总结反义词运用的要领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在艺术思维类型中,通常有两种趋于极端的作家:理性的与情感的。 巴金,显然属于后者。 他曾直言不讳地宣称:“有人说热情是一把火,我便说我是一座火山,……” 的确,巴金是一座火山──一座情感的火山。 因为,巴金创作的灵感常常是萌发于情的冲击,来自于个人感情的冲动;巴金创作时总是灌注自己全部感情,近乎自我渲泄;巴金的全部作品无一不是情感的热度与强度的融合;巴金从不追求技巧,而只是随意写去,按照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