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总结有关工作倦怠文献的基础上,系统介绍资源、匹配、社会能力及存在主义视角等四个工作倦怠模型,并对工作倦怠归因做了相关概述,其中也结合中国实际阐述了员工职业兴趣、胜任特征及社会文化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后针对归因理论研究及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学校长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状况,本文以温州市部分中学校长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发现中学校长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总体良好;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层次的校长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差异不大,正副职中学校长在这两个方面有显著差异;中学校长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各因子均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认知功能”、“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日常生活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等进入了工作倦怠的逐步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张伟  吴珊 《科技文萃》2005,(4):150-151
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于2004年12月6日公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燕认为,中国正进入工作倦怠现象高峰期,工作倦怠已成为社会"流行病".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田宝也认为,"因为社会上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工作倦怠现象在我国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4.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国内有时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这种症状在教师群体中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5.
教师工作倦怠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工作倦怠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范围和强度呈增长趋势。工作倦怠的表现有三个方面,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将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工作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过度应激反应,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对来自各个方面压力和事件所产生的累积的过度反应。总体上分析,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存在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教师工作倦怠的防治可以从学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人管理两个层面展开。学校应当采取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预防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教师应当在意识到自身处于负性的情绪和倾向时,通过主观的调适,化解这种不良倾向,转而形成正向的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体成就感降低。通过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了解倦怠的后果,进而提出降低工作倦怠的对策,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勇  于跃 《教育探索》2002,(11):96-98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工作倦怠。工作倦怠的后果是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而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分析了教师工作倦怠产生的危害,明确了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教师工作倦怠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丽 《时代教育》2007,(10Z):17-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介绍了工作倦怠概念的界定以及影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进 《外国语文》2023,(4):149-157
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外语教师工作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来自四个国家的67项研究。经异质性检验,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发表偏差检验表明元分析的结果不受发表偏差的影响。主效应检验表明外语教师工作倦怠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男教师“个人成就感降低”比女教师更为严重;亚组分析显示,研究对象所在的“国家”是重要的调节变量,对外语教师工作倦怠的性别差异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能帮助我们系统了解外语教师工作倦怠的性别差异,还能为缓解工作倦怠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结合国外工作倦怠研究及进展情况,对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倦怠主要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教师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对台湾地区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aslach和Jackson(1982)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犬儒主义的态度;个人成就降低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易在助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员工作倦怠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图书馆员的工作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图书馆员工作倦怠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含义、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有关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的教师工作倦怠研究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表现为心理疲劳、消极工作及成就感差。通过对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和处境的考察以及对高校教师需求层次的特征分析,得出高校教师需求集中于较高层次之结论。建议通过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造成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多种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以及营造和谐的日常工作氛围等手段矫治高校教师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工作倦怠这一现象在大学女性图书馆员中呈现出蔓延的趋势。它直接影响到大学女性图书馆员的身心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热情受损,造成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下降,并最终影响到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明确大学女性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大学女性图书馆员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应对大学女性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工作倦怠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中小学生是否能健康的成长。本文对近几年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干预。并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对136位成人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成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结果发现,成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高于普通高校教师;男教师工作倦怠水平高于女教师;31—40岁的教师,硕士学历教师,副教授职称教师工作倦怠最高,并据此提出一些预防及应对工作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的紧张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个体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现象等,工作倦怠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作为主要负责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等工作的工作人员,在现今所承受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以及包含工作压力、成长在内的社会压力不断地加大,工作倦怠出现,并逐步成为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国内开展相关工作倦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发现:(1)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工作倦怠水平较低;(2)工作满意度: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已婚显著高于未婚;私立幼儿园的外部满意度显著高于公立;教龄4-6年和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教龄1-3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园所性质不显著;男性的工作倦怠总分和疏离维度显著高于女性;未婚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无效感维度显著高于已婚;学历本科、大专的无效感和工作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学历中专或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无效感显著低于教龄1-3年;(3)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