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我的儿子有点与众不同。一般小孩都喜欢热闹,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乐于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或与大人一起亲热地撒娇打闹。若让一个儿童在一个地方独处,他通常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焦虑和不安。但我的儿子却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共处,他看起来很安静,经常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玩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吵也不闹的乖小孩。亲朋好友都羡慕我有个好乖的儿子,但我总觉得这儿有点问题,却又说下出个所以然。为此想请教一下有关的专家, 我的儿子表现正常吗?时他这样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应当做些什么? 感到迷惑的妈妈陈瑶  相似文献   

2.
<正>各位同学,你们好!你们在学校里是喜欢一个人待着还是跟朋友在一起?有个女孩子叫薇薇,她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的,妈妈让她多跟同学们交流、玩耍,她却表示自己喜欢一个人做自己的事,喜欢独处,这样做事情更加专注。薇薇的父母很担心她这样时间长了会无法融入集体。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3.
陈雄 《师道》2002,(10):54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学生,还是孩子的朋友。”心理学家也言:“常与父亲在一起玩耍学习生活的小孩较为聪明能干。”于是,在空闲时常常与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一起玩耍。在玩中,开发儿子的智力,增长儿子的知识和才干。如常与儿子下棋、做游戏、养鱼养鸟、种花养草等。自儿子背着书包上学后,便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入手,晚上或周末常与儿子在规定时间一起看书。在学习上,儿子若遇到难题都喜欢与我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儿子上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那年,更喜欢与我一起读书看报和习作…  相似文献   

4.
, 《班主任》2012,(11):40-41
我们班有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凡是集体活动或游戏都没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宁愿一个人独自玩耍;有的平日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很少跟同学一起玩,难得和同学说上一句话。因此,他们的朋友很少,同学们常用"不合群"来形容他们。针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该怎样帮助他们?(上海黄普)  相似文献   

5.
章月娥 《教育导刊》2005,(10):62-62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大人们常会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都十几岁的人,还啥都不会做!唉,长大了可咋办呀?”听到这句话,我相信任何一个小孩子都会很生气,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心中很是不甘:凭啥说我们什么都不会做?只因为我们是小孩吗?哼,我偏要证明给他们看,小孩自有小孩的能耐,他们不能这样小瞧我们!  相似文献   

7.
梁勇 《家教指南》2008,(1):42-43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耍或者做游戏,因为他什么也不会。对此,他自己也显得很自卑。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9,(4):10-13
孩子因为身心发展阶段不同,所以想法与大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您会不会“以大人之心度小孩之腹”而误解您的孩子?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有的孩子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动玩具,当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象力去玩。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听老师说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许许多多的课外辅导班,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孩子…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有关部门针对全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3.7%的孩子放学后常和同学、邻居玩耍;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  相似文献   

11.
笑笑屋     
籍贯———妇产医院学生:老师,“籍贯”这栏怎么填?老师:就填你出生的地方。学生:噢,明白了。籍贯———妇产医院。这是我的头一个游客迷了路,见一个小孩在路边玩耍就走过去,摸着孩子的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方呀?”孩子答:“阿姨,这是我的头呀。”怎么到了一起吉米看看爸爸的脸———白色;吉看妈妈的脸———黄色;吉米看看……不到自己的脸!他在思考一个很深的吉米:爸爸,你是哪国人?爸爸:我是美国人。吉米:妈妈,你是哪里人?妈妈:我是中国人。吉米:那,我是哪里人?爸妈相视一笑,一起回答:“你是法国人。”小吉米…  相似文献   

12.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8):56-58
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  相似文献   

13.
皮皮被打了     
皮皮喜欢跟着妈妈去社区的公园中散步。那里有花有草,更有许多小朋友嬉戏、玩耍。在这个小天地里,皮皮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他爱乐呵呵地观赏聪明伶俐的妞妞又唱又跳,也爱与憨厚的军军一起玩铲土。 就像大人的世界一样,孩子的世界也并非天天太平。这一天令皮皮妈妈大为恼火的事儿来了:那个平日里“手脚不安分”的小健跑到皮皮身边,无缘无故地就给了皮皮一记重拳。 皮皮妈妈头上的热血涌动着: 以眼还眼,教训小健这个臭小子吧,似乎犯不着与一个3岁小孩计较;跟他理论吧,岂不是对牛弹琴?更主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对皮皮以后与人交往颇具指导意义,教孩子以善,惟恐皮皮会变得懦弱;教孩子以恶,惟恐孩子会变得顽劣,该怎么办呢?请大家支招儿。  相似文献   

14.
陆芳 《学周刊C版》2014,(4):219-219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决定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婴儿从一出生只有明显的气质表现。比如有的小孩哭声大,有的小孩哭声小;有些孩子喜欢安静,有些孩子喜欢哭闹,这些都是他们最初的气质表现,不能称之为性格。  相似文献   

15.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6,(4):4-5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姐姐不让,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不少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原先在正常地玩耍、学习或做其它活动,但有了一个或几个生不生、熟不熟的人来了以后,孩子顿时兴奋异常,话也多了,花样也来了,而且动作夸张,忘乎所以。人们常把孩子出现的这种现象称做“人来疯”,意即人来了就乐得“发疯”。“人来疯”是孩子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孩子的表现欲在起作用——孩子总喜欢在热闹的环境中,吸引他人,充分表现自己,如一反常态,故意把拿在手里的东西扔掉甚至弄坏。家人制止,他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得意,叫他干这他偏于那。  相似文献   

18.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9):120-120
3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和老师、同伴一起学习、玩耍,还有许多开心的外出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先来看看孩子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面对离别的种种反应 难过 也许他还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自己悲伤的心情,但他或许会哭泣、不愿意说话、躲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角落里。不同性格的孩子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悲伤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本月我出镜     
《父母必读》2009,(5):17-17
养育孩子有什么感受?太不容易了!我宝宝自入冬以来,基本上是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每次看着护士在他头上插针头,我的心里难受死了!有宝宝之前,怎样看生养孩子这件事?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孩。上学时就想自己一定要早早地生个小孩,即使是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孩子也可以,生完离婚也行,但孩子得跟我。现在才知道那时的想法多么天真幼稚,因为带孩子远比我想象的辛苦得多。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11):22-23
父母是最可能了解孩子的人,因为天然的联系,因为时空的接触;父母也可能是最不了解孩子的人,因为年龄的差距,因为立场的不同。于是孩子在遇到问题或犯错时,父母在问“为什么”的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是这样吧”的解释。所谓“对症下药”,如果父母根本不清楚孩子的“为什么”,又怎样去进行“怎么办”呢?那么蹲下来,做一次视角上的“小孩”,做一次养育的学习,与孩子共同体验一份成长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