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就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一个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它要表明作者歌颂什么,揭露什么,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归纳主题,要着眼于文章各段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要从文章的标题、主要的内容、语言的锤炼和结构的安排入手。能归纳主题,才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才算读懂了文章。因此,正确地归纳主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阅读基本功。归纳主题有七法:1.题目分析法。题目是文章  相似文献   

2.
人性: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学界一致认为,《人间喜剧》的主题在于其社会批判性。但这并非作品思想内容的全部。人性是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是具体、深刻而又全面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也诠释了其现实主义成就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爱情主题中的另类音符--试析《廊桥遗梦》隐含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廊桥遗梦》的表层爱情主题之下 ,在其大量的心理描写之中 ,隐含这部小说的另一主题 ,即爱欲与文明之间冲突的主题。这一主题 ,反映了作者对美国道德文化现状的忧虑和希望重构它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7):7-11,27
【答题点拨】记叙文的主题,即它的主要用意、意义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文章主题包括多个层面:一是文中想要说明的道理;二是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三是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四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阅读一篇记叙文须把握其主题,才算真正读懂文章。归纳文章的主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归纳记叙类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认为,文学由三个要素构成。他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文学的第二个要素是主题。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  相似文献   

6.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它总是同文章的题材内容和体裁样式协调一致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构思。标题究竟对文章起什么作用呢?概括起来说其作用有三:(一)揭示主题,象《鞠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多少年来,人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解读它的主题时,往往实行"拿来主义",即将现成的答案搬出了事. 对其主题的归纳,常见的说法有:①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南方革命的关切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②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③本文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不谈主题,先聊一聊拟定这个标题的用意。课文素材的主题定向,强调为文者应用课文素材的宏观把握,任何素材入文,都必须听令主题的调遣,为主题服务。同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其表现的思想是不同的,其表现思想的忠诚度与信度是不同的。因此这里强调写作者对课文素材入文时的主动调控。课文素材的入文行走,强调素材自身的表现力。入文的素材,尽管受作者调遣统领,但它毕竟有自己特有的质地、属性。它必须服务于其力所能及的对象。素材入文各处走走,找到自己足以安身立命之所。曹孟德“老骥优枥,志在千里”,必与夕阳相伴,与晚霞为邻…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主题往往是多义的.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似乎已形成思想定势,一谈主题,就着眼于作品的客观属性.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惯用说法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随着现代化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再持此观点,就失之于片面了.我认为小说主题不单单取决于信息传递者——作者的创造,体现其主体功能,还取决于信息接受者——读者的阅读,显示其再造作用.不错,作者的创作,由于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已使小说的主题不单一了,这是事实.然而读者的阅读,由于是从各自不同角度确立“主题”范围的,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更使主题复杂而多义,也是事实.而且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其根据来自于接受美学.接受美学认为整个文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它把“作家——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来把握,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诚如《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出版者前言所说:“任何文学本文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0.
初读《心中的鹰》,很容易想到环境问题,进而把文章的主题理解为:呼吁人们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树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这个主题比较明显,人教社教参也这么解说。细细品读揣摩,感悟到文章有着极其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文章的主题亦可挖掘得更深。一、用人文的情怀体察“鹰”。作者热爱自然,崇敬生命,她始终用人文的眼光观察鹰,用人文的情怀感受鹰的生命形态,她发现感悟到鹰身上诸多的美。鹰是辽阔天宇中灵动的音符,它给沉寂的天空带来生机和活力。它勇猛无畏,自由奔放,搏击长空,英姿矫健,它给作者带来希望、力量和勇气,激励作者奋发向上,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篇小说,能否不借助其他资料读懂它,关键要看能否领会其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从一定意义上看,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因此,把握了小说的主题,也会更深刻地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写作主体利用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主体性精神活动,写作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充满个性化特征。写作个性化应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始终:收集材料展现作者独特之慧眼,提炼主题凸显作者内涵之神韵,构思谋篇张显作者独具之匠心,语言表述力显作者之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地感知它的内容和主题。那么,对初中学生来说,究竟如何理清文章的思路呢?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4.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上有不同的表述,人们习惯上把记叙性文章的主题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性文章的主题叫做中心论点,某些应用类文章的主题称为主旨或基本观点。在我国传统的文章理论中,主题叫做“意”或“主脑”。  相似文献   

15.
一、主题的产生是酝酿与提炼的结果主题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素材中固有的,而是作者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不断认识的产物。主题的产生必须经过作者酝酿与提炼这一过程。第一,主题的产生必须由作者去对事物进行发现,进行感受,才能在酝酿中形成一种思想的聚光点。文章的主题,必须集中体现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而作者的观点又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可能事先确定,总得通过各种各样的素材,包括各种人物和事件去启发作者,去感动作者或者去刺激作者。否则,作者脑子里一片空白,是不可能对事物形成任何认识的。第二,主题具有客观性,它…  相似文献   

16.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主题呢?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相似文献   

17.
《谢小娥传》作为传世之作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但它最大的价值当在其主题的深刻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上。就主题而言,它重在暴露了作者腐朽的“贞节”观:贞节是女人的生命,是女人就要为贞节而献身;在思想上,既表现了封建法制力量的软弱、苍白,封建神学思想对女性的残害,也反映了中唐时期反礼教、反宗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并告诉人们一个作家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8.
曹禺在1933年创作的《雷雨》以其主题的多义性著称,甚至有人用“复调”来形容它。自从1934年7月它被刊载于《文学季刊》以来,人们纷纷对其提出各自的理解,作者曹禺也对这些评论《雷雨》主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然而,对《雷雨》主题的解读,研究者们一直莫衷一是。本文就对几种主要的解读方式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文章主题要明确、集中、深刻 关于文章的主题,需要弄清三个问题:(1)明确主题及其作用。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试图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论述或对某一个人物、事件的描写,表现某种思想。这个所表现的思想,就是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它在文章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对《西游记》主题的理解,应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作者意图主题;二是作品本文主题;三是读者接受主题。《西游记》作者通过形象化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