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诗经》的编辑成书过程,历来学者的视点集中于"采""献""删"等说法,往往忽略其中隐藏的诗歌传播问题。而由传播角度入手,可以解答《诗经》中出现语句相类作品的原因。"采诗""献诗"只是《诗经》编辑过程中的一个传播角度,代表着《诗经》由地方向中央和王官向朝廷的传播过程,此外还有中央向地方的传播,某地区内部的传播及其他的传播方式等,都对《诗经》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经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眼见旧文化、旧思想对民族意识觉醒的阻碍,纷纷投入到思想启蒙的运动中。这一运动与当时文化、历史条件相结合,便形成了具有伟大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适应这一启蒙运动要求而诞生的一个重要刊物。《新青年》同仁们致力于介绍新思想。于是,在一阵准备之后,便有了1918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易卜生专号)}。该专号评介了19世纪后期革新思想的代表之一、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娜拉》(又名《玩偶之家》)、《国民之敌》等著名剧作,从此将…  相似文献   

3.
《大理文化》2010,(9):119-120
在风景秀丽、文化灿烂的苍山洱海之间,团结战斗着一个身负经济监督使命的光荣集体,它就是成立于1983年10月,内设11个科室,现有55名职工的国家级文明单位——大理州审计局。27年来,特别是跨入21世纪的近10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大理州审计局党组一手抓审计执法监督业务,一手抓机关自身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审计监督工作上,坚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  相似文献   

4.
张宝明 《寻根》2004,(6):88-92
作为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引领中国语言文学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文言”到“白话”,从“句读”不知到“标点”分明。本来,从“竖行”到“横排”也应该是《新青年》的一大举措,但它始终都只能坐而论道,致使“左行横迤”的倡议坐失良机,最终成为新文化元典一个永远的遗憾。这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媒体系。  相似文献   

6.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的传播主要包括语内传播和语际传播,文化意象的错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首先,《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经历了历史空间的行旅,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译者对文本的解读难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产生文化意象的"失落"。这一点从各家对老学的注解可见一斑;其次,《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被省译、误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外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有的是因为翻译底本的选择所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文化意象的在异域文化中的空缺所致。总而言之,文化意象的错位大大影响了《道德经》的翻译文本质量和《道德经》的对内、对外的传播。梳理并分析《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既是文本传播的需要,也是翻译活动文化转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印度报纸曾在小说《英语,八月》出版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中评价道:"如果说拉什迪《午夜之子》是印度英语小说的分水岭,那么《英语,八月》则是它默默无闻的孪生兄弟。"媒体的评价侧面体现了《英语,八月》在印度英语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部198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依靠独特的"混种习语"收获了数百万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而它的作者,就是印度本土作家乌帕马尼  相似文献   

9.
辛欣 《华夏文化》2015,(1):33-35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解放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被引进中国,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等人的倡导下蓬勃发展。而对于束缚中国妇女的旧式婚姻,学者们也开始了反思与抨击。作为新文化运动阵地的《新青年》杂志就有专门探讨妇女问题的板块,其中,对于妇女婚姻问题,学者们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此外,诸如《妇女杂志》、  相似文献   

10.
编好“公民读本”培育“四有”公民蔡义江邓小平同志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1.
邱志红 《寻根》2008,(5):35-40
黄兴涛先生曾以“晚清英文语法概念和知识的最早传播”为题,对英语在华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几本鲜为人知但却极具重要意义的英语文法书进行了系统考订(详见《文史知识》2006年第3、第4、第5期),指出《英国文语凡例传》是我国“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的英语文法书”,《文学书官话》是“以中文‘讲明’英语文法学的最早著作”,而《文法初阶》则是“中国人独立汉译的首部完整的英语文法书”,  相似文献   

12.
胡迎建 《中国文化》2013,(2):226-235
二十世纪初,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格律诗作为首要打倒目标,欲以白话诗标榜新诗代替之。激进的人们高喊打倒"孔家店"口号,反对旧道德、旧文化,甚至将汉字也视为妖孽。旧体诗这一高雅艺术恶谥为"谬种"。旧体诗这一词语最初出现于《新青年》5卷2号所刊任鸿隽《新文学问题之讨论》一文中:"公等做新体诗,一面要诗意好,一面还要诗调好,一人的精神分作两用,恐怕有顾此失彼之虑,若用旧体旧调,便可把全副精神用在诗意一方面,岂不于创造一方面更有希望呢?"1919年10月,胡适在《谈新诗》一文中引证己作《应该》一诗后说:"这首诗的意思神情都是旧体诗所达不出的。"①后来有人将旧体诗简化为旧诗。但梁实秋不赞同"旧诗"这一说法,他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说:"新诗的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电影"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间,常见著述多以天津《大公报》(本文以下所引《大公报》均为天津《大公报》)1905年6月16日所载题为《活动电光影戏出售》的广告为据,曰:"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并影片六十余套,其景致异常可观,兼有游戏影片甚多,见者莫不捧腹,而价廉物美,堪称独步。倘蒙赐顾,驾临敝行面议可也。天津法租界英商快利洋行启。"  相似文献   

14.
高黎 《华夏文化》2010,(3):55-56
<正> 和谐一词较早出现于汉代郑玄给《诗经》作的笺注。《后汉书》和《晋书》中也出现过。在《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国语·郑语》、《论语·子路》、《中庸》等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的重视。《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反映出和谐思想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最终做到求同存异,实现和谐。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它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管理是文化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又寸文化市场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实施协调、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标。国家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方针是“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目的。管理是手段。多年来.我市文化市场管理综合运  相似文献   

16.
<正>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正>在鲁迅的文学道路上,《狂人日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35年,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作的序言中颇为自信地说:“在这里(按:指《新青年》)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正因为如此,《狂人日记》的发表,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活动述评●陈国庆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该刊从第二期即改名《新青年》并将社址移到北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新文化运动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中国近代新文化萌...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7月9日,一手缔造了平成时代众多知名男性偶像组合的杰尼斯事务所创始人喜多川(Johnny,1931—2019)因病在东京都内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7岁,令日本乃至亚洲演艺界深感惋惜:偶像黄金时代不再。缔造时代神话日本媒体在叹惋的同时也对喜多川大加赞美。喜多川去世的次日,日本所有体育报纸均以整版报道的形式表示哀悼,称其为"建立日本艺能帝国的偶像之父";主流报纸《朝日新闻》也破天荒地用一  相似文献   

20.
芷江位于湖南西部,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为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地。全县辖29个乡镇309个行政村.34万人口,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山区农业县。近年来,该县从文化富县的高度,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认真实施“加强宣传、培育市场、依法管理、促进繁荣”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