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作者为什么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主要根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和目的来进行安排。说明顺序常用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以时间为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重点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而书籍的演变从三千多年前的有文字的“甲骨”到当代许多奇妙的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头绪纷繁,内容庞杂,若不采用合理的顺序,必然很难说清楚。课文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说明,有助于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地说明书籍演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的叙述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用逻辑顺序。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时间、空间叙述顺序,但是对于运用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文章内容,却感到头疼。逻辑顺序就是在说明事物时按被说明对象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结构。这种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概述一般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相似文献   

3.
阅读科学小品,只有把握住所要说明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阅读时必须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以便把握往文章的精髓部分。科学小品十分讲究条理性,所以非常注重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阅读时要懂得安排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只要掌握了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就不难把握一篇科学小品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会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主要运用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可抓住行踪或方位名词作推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赛宫》;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工作程序的说明文,主要借助于时间顺序,可抓住时间名词和序数词作揣摩,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活板》,其中程序顺序从属于时间顺序。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如《万紫千红的花》,《统筹方法》。有许多文章,由于说明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多  相似文献   

5.
题目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1.以学校为说明对象,写一篇有“总说”有“分说”而顺序恰当的说明文。2.给本地的一处旅游景点或自然景观确定两个不同的说明目的。分别考虑如何“总说”,再明确“分说”的内容和顺序。(原人教版)提示:要做到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确定文章的说明目的,即你想向读者介绍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你的准备工作,如收集有关资料、实地考察、进行采访等,都必须围绕说明目的来进行。其次,根据确定的说明目的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的顺序多种多样,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相似文献   

6.
学会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所要说明的事物。就必须准确地把握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常以时间先后为序安排材料;说明事物的结构布局或形状等,常以空问为序安排材料;说明事物属性、规律等,常以逻辑为序安排材料。第一册第四单元重点学习说  相似文献   

7.
钢笔的自述     
<正>写说明文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要安排好说明顺序,反映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去安排恰当的说明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果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可采用时间顺序;若说明事物的形貌特征或者方位,可采用空间顺序。抽象的事理一般都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说明时,可根据不同的关系确立适当的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  相似文献   

8.
这一单元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说明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必须讲求说明的顺序,这一单元的突破口笼统的说是“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顺序常见的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学生所接触的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顺序。有时,文章大的结构安排采用一种顺序,而在某一个局部,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的是另一种说明顺序。 对说明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学生尚容易理解,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则比较困难。逻辑顺序是指由现象到概念、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等的顺序。学生理解“逻辑顺序应明白两点:一是明确范围——说明事理  相似文献   

9.
一、说明文的特点及分类说明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高年级,每册都有二至五篇。说明文是以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为主要特点的。它以说明和解说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地、集中地、科学地给读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作者只是客观地解说,不掺杂主观的色彩。依据被说明的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具体事物解说的说明文,二是对抽象事理阐述的说明文。前者如《珊瑚》、《海底世界》,后者如《蛇与庄稼》、《种子的力》等。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指的就是说明文的思路。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有严谨的条理性。换一句话来说,说明文的思路,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性一致,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要言之,说明文的思路,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例如《冬眠》(第十册)。《冬眠》以刺猬为例,说明动物冬眠的特点。从头年九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惊蛰时节  相似文献   

10.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为了让读者了解事物特征或明白事理,我们在说明时除了言之有物之外,还要言之有序。这就要求同学们按照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来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或某个物品的制作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古至今,或由今溯古,或由先到后。文中要恰当使用提示时间的词语,让读者一目了然。2.空间顺序。如果为了说明事物的形貌特征或方位,就可以采用空间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南  相似文献   

11.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2):7-10,31
[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相似文献   

12.
刘敏芳、(亻儿)琴等同学问:“《万紫千红的花》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什么叫逻辑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顺序的一种顺序、通常包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等。在说明文中,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主要并且必须运用逻辑顺序,因为这类文章主要是阐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阐释花儿万紫千红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原理为主。万紫千红是结果,是现象,其原因、本质又是什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  相似文献   

14.
【能力定位】写说明文既要言之有物 ,还要言之有序。有物 ,是说有内容 ;有序 ,是说有条理 ,如果“说”得杂乱 ,“说”得无序 ,那么 ,别人对所介绍的事物还是不清楚、不明白 ,就谈不上获得了什么知识。安排好说明顺序 ,就是要根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身条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 ,考虑好哪些内容说明在先 ,哪些内容说明在后 ,恰当地组织成篇的过程。【要点阐释】安排说明的顺序 ,从外部形态说 ,属于安排文章结构层次 ;从内部形态说 ,属于组织内容的逻辑思维 ,也就是作者构思的体现 ,二者的巧妙结合和体现 ,在说明文中就叫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  相似文献   

15.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天水的汪晓蕙同学问,高考快到了,应怎样答好文综题呢? 答:答好文综题要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提取信息-调动知识 -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这既是文综《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也是考生在解答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思路和方法。考生应当根据自己学习的实力“扬长避短”,注意时间安排和解题顺序。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根据“课标”的要求,把八年级学习说明文的目标定位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抓住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外形优美的特征,根据凸显特征的需要安排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18.
曾有作家说过 :写文章是整理我们的思想 ,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这句话应用在写说明文时尤为重要。要写好说明文 ,在注重抓住事物特征 ,准确进行说明的同时 ,定位好说明目的 ,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安排好说明顺序 ,首先应明确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一、明确说明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的区别有一道关于《中国石拱桥》的阅读分析题 ,要求说一说文章介绍赵州桥时所用的说明顺序。由于当时给定的“标准答案”是“总分”,因此凡答“从整体到局部”的一律视作错。这种严格地按标准答案阅卷造成的冤案虽已成为…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为了使说明内容条理化,还必须有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20.
理清说明的顺序,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说明文都从有利于揭示和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需要出发去选定说明顺序。那么,拿到一篇说明文,我们怎样才能理清它的顺序呢?一、如果一篇说明文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那么它就是时间顺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和《生物的“睡眠”》中都有这种顺序。还有一种以生产或工作的程序为序的程序顺序,也属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