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二元分离"现象,幼儿教师主体身份认同与社会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缺乏法律保障等是目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存在的主要现实境遇.文章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存在困惑的原因,提出重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一名非学前幼儿教师的个案研究,以期探究非学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提高其专业身份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来自江苏11所幼儿园的共30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关于身份认同的问卷调查,重点比较幼儿教师身份认同的城乡差异。发现:江苏城乡幼儿教师身份认同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与声望认同三个维度差异显著,且农村幼儿教师认同水平均高于城镇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身份认同的四个维度内部之间显著相关,认同水平受到文化导向、社会舆论等外部因素影响,但教师更倾向于综合考虑自身利益和发展机会来作出认同反应。  相似文献   

4.
翟艳 《教育探索》2013,(2):142-144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天津市区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呈现出年龄、职称等方面的差异.应从加强幼儿教师身份认同、在专业生活中找寻意义、把工作动机转变为职业意志形成的动力因素、制定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身份是其存在的本体论,即存在的依据与归属。"他者镜像",作为主体的对照物存在,反映了制度层面的规定性,多以"镜像"的呈现、观念层面的期望,帮助主体确定其位置在何处。"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在个体生命体验中持续变化,追寻主体存在的价值。从"他者镜像"和"自我认同"之维,探讨幼儿教师身份认同建构的可行性,"他者镜像"塑造合理的客体身份、规范客体身份的工具价值、明晰身份的外显特质;"自我认同"在行动中建构主体身份认同、探寻本体性价值,促使自我内部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稳定师资队伍的重要基础.文章从职业角色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意志四个方面剖析了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并从农村幼儿教师身份合法化、加强师德建设、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高职业技能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伟  杨慧敏 《教育评论》2022,(10):14-23
我国的幼教人才培养经历了从依附到独立办学、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从中等教育提升到高等教育的过程。受历史与现实双重影响,幼教人才培养的现代化速度慢于我国的整体现代化速度。尤其技术理性主导下专业资质确权标准使得幼儿教师专业身份难以实质性确立,由此引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并衍生到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目标定位与课程内容等诸多困境。幼教人才培养现代化的未来路径要以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为基点,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从宏观背景层面的专业身份确权,到中观人才培养体制层面的人才供给机制创新,再到微观培养目标层面的专业精神塑造与专业素质养成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幼教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人力资本老化是教师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种停滞不前的现象。在农村地区,由于办园资金短缺、工作条件差、幼师职业身份的社会认可度低、幼师自身职业认同感缺失及职后培训的欠缺等因素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人力资本老化现象严重。因此,可以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关注、自身认同和公益性培训等方式,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均等化,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和职业幸福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学历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不断扩充,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逐渐成为一个公共议题。本研究以四所高校的298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认同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职业意志的认同度较低;研究生的认同程度在年级、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访谈发现,研究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外在收益及体验认可度不高,对自我具备的幼儿教师职业相关专业能力认同度不高,对未来从事或长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意愿不强烈。为了吸引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政府、培养单位和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0.
职前幼儿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教师,需要在进入师范院校学习以及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认同。研究以"专业认同"为主轴,描绘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路径,即职前幼儿教师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是如何认定自己是一名准幼儿教师的,未来想要成为一名怎样的幼儿教师,具体情境中是如何行动的,行动之后是如何进行的反思。研究将以个案的形式呈现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发展历程,从而梳理分析出职前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幼儿教师专业认同是幼儿教师对自己身为幼儿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分析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可从自我形象、专业准备、工作动机、教学实践、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是教师对自己身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从教师成长的历程来看,教师专业认同是多元的、复杂的、动态发展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运用叙事研究法,选取一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个案,透过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故事,从自我形象、专业准备、工作动机、教学实践、未来展望等方面分析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成都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通过自编问卷对成都市18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成都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总体中等偏上,具体表现为"高尚而平凡"的职业角色认知、"痛并快乐着"的职业情感体验、"累却坚持着"的职业行为倾向。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少、工作压力大、个人原因等。基于此,从国家、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增加幼儿教师收入,减少幼儿教师繁杂琐事,构建和谐心理环境,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等,以提高成都市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4.
从历时态的意义上讲,幼儿园教师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从养护者、启蒙者到专业人的一个身份演变;从共时态的意义上讲,“陌生人”是幼儿园教师当下的文化生存状态,这种陌生化的过程是相对于儿童、制度、教师群体、专家以及教师自己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就职业认同感问题展开调查,发现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较弱。而职业认同感较弱的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性别认同危机和对男幼教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Human agency is significa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nd actions. It is through human agency that individuals can become powerful in changing or authoring their own identities. Stemming from a larger narrative inquiry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public preschool teachers, this paper draws on cultural models theory to explore identity, agency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rough the lived stories of CeCe, an African-American public preschool teacher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CeCe’s lived experiences to her developing sense of human agency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incidents and voice to identity and human agency.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西省商洛市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缺编"现象显著,现有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教育效能感较低,对幼儿园教师评价指导体系不够科学规范。要促进商洛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健全幼儿教师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存在不是专门标准、标准过低、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为了保证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作出新的探索:第一,整合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与专业标准;第二,整合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programme we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ers in Greece.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parameters affecting not only the creation but also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o highlight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 identity – developed since the 80s – raise issues related primarily to participatory processes, reflection, autonomy and emancip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gradually developed through an ongoing process of three interrelated and complementary steps: (a)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b) vocational integration and (c) exercise of professional duties and in-service training. We interviewed 20 teachers on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We chose two categories of teachers based on two criteria: (a) their studies, and (b) thei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Tentative findings showed tha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identity also relates to both thei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dominant beliefs abou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新入职阶段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新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平。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新入职教师面临的专业困境着手,分析探索新教师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等,并提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