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论述。我国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教育家朱熹更具体地提出:“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惰,因声会意。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从诵读中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龚维勇 《学语文》2006,(4):23-23
古时语文教学强调诵读。蒙童入学,老师只是要求熟读、背诵,诵读《三字经》、《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诵读一定量的文章后,老师才“开讲”。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先前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素朴了些,然而他们的取经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他又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强调"读"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人们受传统语文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读"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特别是"诵读"更是被人们所忽视,为了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让"诵读"教学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确认,是新世纪我国语文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它让语文教师看清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文化成果,语文教学不仅肩负着教学母语的责任,还肩负着传承文化薪火的使命。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诵读应成为主线。张志公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曾不无担忧地指出:“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呜哩哇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见了。”由于一些教师讲风太盛,张先生当年的忧虑,仍然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忧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  相似文献   

6.
口语训练是培养开拓型人才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今天面对的中专生将担负建设未来中国的伟大使命,可是我们如今面对的现实,却是许多面临就业的中专生  相似文献   

7.
袁建臣 《文教资料》2005,(33):32-33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也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于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养靠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对于打基础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更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熟练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是诵读。诵读,是最经济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我们语文教法中的优秀传统,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成效显著,功不可没。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语文的时…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实在是刻不容缓。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因此,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继承和弘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诵读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相似文献   

10.
柳斌 《小学语文》2012,(12):9-10
时下,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历经多次改革,改来改去,赞之者少,责之者众。也难怪,众口难调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谁的是好?我认为,无论工具论也好,人文论也好,语言本位也好,文学本位、文章本位也好,论来论去,都难得十全十美。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语文教坛的狂躁、虚无使得现在的许多语文老师无所适从,忽视语文积累,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的教师与学生日益增多。这势必会轻视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更是相去甚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用"诵读"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星光灿烂的大家的事实,还应值得我们思考与继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校园里的读书声实在是太少了。在语文课上,老师为腾出时间分析课文,通常是让学生默读或浏览,很少安排诵读。殊不知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光靠听取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好的,分析讲解不能代替诵读对课文的感知领悟,要想收到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加强诵读。笔者认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四种作用。一、诵读能够正音正字。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语文学习的起码要求。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可通过范读给学生正音正字,或者让学生试读,从中发现学生有哪些字不认识,有哪些字音没有读准,然后予以纠正。学生常常误以声旁的音作字音或…  相似文献   

13.
<正>学语文为什么要出声诵读,为什么要熟读成诵,在此笔者试图做一些浅显的探讨。一、为何要出声读1.出声读能够掌握书面语符号语文,按照叶圣陶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语的学习固然必须动口,书面语的学习也需要动口。书面的载体——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自然可以突破口头语只能即时即地交流的时空限制来交流思想感情,但是,一套"活"的书面语符号系  相似文献   

14.
当下一些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令人担忧。四人小组讨论法、小品相声等表演法、多媒体代替法等新型教学手段的泛滥,使得原先诵声朗朗的课堂演变为演艺场或影视厅。传统的诵读被漠视,以致不少学生在诵读时支离破碎,表述时词不达意,更无从谈及对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当务之急,重申诵读并凸显诵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应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并且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诵读都是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形成良好语感的重要依凭。  相似文献   

15.
<正>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对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才、成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如此,那么教学亦然。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注重积累,积累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诚然,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的方式有很多种,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应该是积累。如果没有积累那么就不会有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出现;如果没有积累就不会有思路清晰的口语表达。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意思是读书要声音响亮,字正腔圆,熟读成诵,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说会明白它的意思了。令人遗憾的是,眼下职高语文几乎被边缘化,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大都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实践,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当代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诵读教学,切实认识到诵读的优点,不断创新诵读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开展好诵读教学工作,以促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所以指导学生诵读是十分重要的。笔认为过去在语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工具性训练,将削弱重要的诵读环节。故应该加强诵读教学,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伟 《考试周刊》2012,(46):125-125
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一种叫做“计算机”的神器所开创的internet世界,逐步带领人类跨进第三次文明浪潮,其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人类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这种转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已经见不到很多过去的传统行业和手艺了,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们从被淘汰的企业下岗,他们家的传统买卖越来越难做,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学习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语文离不开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诵读则是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语感、培养美好情感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