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外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数感是新课程教学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感”、“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六个概念中“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因此,教师应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什么是数感?数感与数学思维品质有何关系?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本期编发的一组精文,将为广大读者一一揭开这些疑团。姚继琴的文章透彻地剖析了数感的内涵,明确地提出培养数感的策略,既有探索性,也有可操作性。陈冬梅的文章认为,《标准》虽然明确了培养学生数感的目标,但教师还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具体目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邹亚军、孙华丽的文章通过典型教例,揭示出学生解题失误的深层原因均与数感密切相关。同时以亲身的体验,介绍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例佐证,极具说服力。包括数感在内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章,本刊在近期还将继续推出,敬请广大读者认真关注,积极撰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们主观的、自主的或主动化的来解读数和利用数的心态与认知。它是人对数学的最基本的一种素养。正确解读数感的内在意义,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感,对深化数学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感是人对数的一种感悟,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数感的建立,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注重结合生活,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因  相似文献   

5.
杨华 《湖北教育》2004,(5):29-30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  相似文献   

6.
7.
数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我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曾多次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还掰手指头,速度之慢、数感之差着实令人担忧。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低年级培养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数学实践谈谈对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学习内容”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旨在促使这些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数学,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和数学课程的主题。这两个用语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有一个在《标准》意义下理解和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华 《辽宁教育》2003,(10):51-52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见,良好的数感起着探索的导航器的作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和能力呢?一、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培养数…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一个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数感的建立水平是学生个体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事实,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学的观点解释和解决现实的问题。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与自身拥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的程度有关,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它是与有没有得到培养息息相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首次提出培养数感的要求,是对数学能力很好的补充,要想学会“数学地”思考,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就必需建立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是人们对数的直觉,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这种理解和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使我们与数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驾驭数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它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教育聚焦的话题。在这种新理念下。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5.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17.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实 :学生有着扎实的数学基本技能就是计算 ,但一旦出现错误时 ,学生只会简单地重复计算。在此过程中 ,学生参与的只是计算的技能 ,而缺少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态度和对数学的情感等。发展性目标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能够进行一定的估计、推测和反省。一、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数感决定数学修养的高低 ,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其能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 ,老师根据学校运动会的实…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小学生敏锐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龚彦 《现代教学》2008,(3):59-60
音乐有“乐感”,美术有“美感”,语文有“语感”,数学也有相应的“数感”。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