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余海波在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有着广泛而且深入的影响。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已深深植根在信仰它们的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中,特别是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教育同宗教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的现象。民族教育与...  相似文献   

2.
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的膨胀与叶尔羌汗国的衰落刘正寅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强大的宗教政治势力,对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叶尔羌汗国时期(1514~1682)是和卓势力的兴起、发展阶段,是以...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讲印巴分治是根据蒙巴顿方案,即按印度人信仰的不同宗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来划定的。许多学生感到疑惑:佛教和印度教是一种宗教吗?  相似文献   

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我种宗教 ,如萨满教、摩尼教、佛教、景教、伊斯兰教等。这些宗教在维吾尔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 ,又有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简述维吾尔族宗教信仰变迁的过程 ,使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也使人们了解宗教对维吾尔族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苗族信仰的世俗性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 :信仰对象的世俗性 ;信仰目的的世俗性 ;宗教仪轨的世俗性。正是这种世俗性 ,使苗族信仰别于其他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而停留在较原始的自然宗教信仰阶段上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佛教翻译和民族翻译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回族的伊斯兰汉译既属于宗教翻译,又属于民族翻译,地位非常独特。针对一些西方学者将中国内部文化关系视为内部殖民主义,本文以回族的伊斯兰汉译为例论述伊斯兰汉译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性的贡献,并藉此辨析多元一体与内部殖民的区别,不以泯灭多元性为前提的一体性不属于内部殖民之列。  相似文献   

7.
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中原宗教文化,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当下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的重要文化资源。近几年来,中原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基于此,需要为文明河南建设中宗教文化资源的合理性开发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宗教文化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价值所在。皖江宗教文化有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地藏文化,以巢湖、芜湖和马鞍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以及以沿江各大城市为中心的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五大宗教按其宗教伦理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其中佛教解决的是人的生死问题,道教解决的是生命的超越问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可以合为一种,解决的是人的现世生存问题。这三种宗教伦理是皖江宗教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基本内核,对皖江社会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苗族信仰的世俗性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信仰对象的世俗性;信仰目的世俗性;宗教仪轨的世俗性。正是这种世俗性,使苗族信仰别于其他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而停留在较原始的自然宗教信仰阶段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维吾尔族文化本质特点入手,探讨维吾尔族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以便更好地反省、认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也使他人能正确、客观地看待维吾尔族,理解维吾尔文化。维吾尔前身回鹘的西迁具有深层的文化意义,重建了西域文明,使之成为沟通中亚与中国文明的桥梁。同时维吾尔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合成文化。维吾尔族曾使用过回鹘、突厥、波斯、阿拉伯等多种文字;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些都是构成维吾尔合成文化的要素。其中伊斯兰教对维吾尔的影响最大,奠定了维吾尔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色。要振兴民族文化,就必须学习先民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博大的襟怀,全面吸收浩繁、绚丽的世界优秀文化,扬弃一切陈旧观念,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层次:民众潜层心理积淀、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外在规范、作为宗教神学学说体系。由于伊斯兰教是一个宗教信条涉及现世生活一切内容的宗教,因此,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人们被紧紧包裹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穆斯林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受到方方面面的约束,每个穆斯林被打上深深的伊斯兰烙印。伊斯兰信仰成为每一个穆斯林获得身份认同的依据。作为传统文化,它具有非伊斯兰地区传统难以相比的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作为一种宗教,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已有1300年左右的时间,并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相互影响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包摄着信仰体系、社会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极其广泛的内容。伊斯兰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公…  相似文献   

13.
元上都扈从诗是研究上都及元代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游牧经济、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萨满教信仰,决定了元代多元宗教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上元代统治者为拉拢各地宗教势力而采取的多元宗教文化并重的宗教政策,使得儒、释、道三教在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与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文化”研究以地域性文化研究为基础,它突破了以往西域或新疆研究中,以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对象的研究状况,注重于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各民族相德相溶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质的研究,注重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质的研究;不仅研究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而且研究长期居住于此地汉民族的文化;不仅包括请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而且包括各民族现实文化的研究。“新疆文化”研究以其文化多元与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前提。多民族、种族在此汇聚,使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期兰教、基督教等在此相交汇,草原畜牧与绿洲农…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丽江地理原因、历史原因造成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在全国是罕见的。特别是纳西族在吸收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道教基础创立的东巴教是全国唯一的;丽江的多元文化,纳西族的多元宗教形成许多名胜古迹,这些景点成为宗教旅游资源,在旅游中有一定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文化体系自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初步奠定,并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以诸学辅佐的多元文化格局,在道德规范、礼俗规制、伦理纲常和心理定势方面,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牢固的精神信仰机制。所以,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初传中国首先所接受的就是来自这一古老文明对它的审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哈萨克族已经普遍接受伊斯兰教信仰,但是在阿拜看来,民众只是肤浅地去信守自己的精神信仰,这不利于哈萨克族的发展。阿拜的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和改革思想,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由此,阿拜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的一面,对伊斯兰教教义作了全新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宗教哲学思想,并借助于宗教力量,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宣传他的变革思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古代的哈萨克人曾经信奉原始宗教,即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后来又信仰过萨满教、佛教、景教等.至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族人民早已信奉了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9.
傣族人民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仰小乘佛教,在宗教信仰上形成了傣族信仰二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傣语地名为例,论述了傣族宗教信仰对傣族地名命名的影响。并通过佛教地名蕴涵的意义变化得出佛教是从勐海县传入西双版纳,然后在其他地区进行传播的,这一结论也与傣族历史和傣族文献有关记载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在蒙古族悠久的宗教历史上,萨满信仰和佛教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蒙古族宗教文化便是指以萨满信仰文化和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佛教文化。蒙古文化影响了蒙古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