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强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利用伪满政权这块"遮羞布"对广大东北民众实施了整整十四年的殖民奴化教育.日本侵略者所推行的殖民奴化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涵盖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方面,为满足殖民统治的需要,更好地实施奴化社会教育,日本侵略者不仅在伪满初期就通过伪满政权制定了奴化社会教育方针,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动,不断地对奴化社会教育方针进行修改和"完善".伪满时期日伪所制定的奴化社会教育方针凸显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实施的殖民奴化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继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维持对沦陷区的法西斯统治,日本侵略者极力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为此在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方面,日本侵略者拟定了"以人换煤"的策略,即通过招募大批中国劳工来换取急需的军用煤炭资源。在日本"以人换煤"策略的指导下,日伪时期淮南煤矿始终运作着一条"人-煤"互换的罪恶链条——"设计产煤量-招募劳工-掠夺煤炭-劳工死亡"。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手段共计招募10万中国劳工,并造成2万中国劳工葬身于淮南煤矿之中,由此可见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掠夺性、残暴性和罪恶性。  相似文献   

3.
伪新民会是日军在华北组织的一个汉奸政治组织,其奴化宣传活动是日本侵略者同抗日力量之间"思想战"的主要形式,也是日本侵略者笼络欺骗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手段。这种宣传活动的目的、内容完全服从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指导方针及每个时期的中心意图,涉及战力增强宣传、激励民众"决战意识"宣传、强化"反共"宣传等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铺开的。伪新民会在华北沦陷区进行的奴化宣传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最终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这一金融机构,对华北经济进行深度的侵略,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本文拟通过揭露它的活动,提供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实证.  相似文献   

5.
1945年秋,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许多大中城市像过年那样热闹,千万户门口贴出欢庆胜利的大红对联。在四川成都看见有人将国名、城市名写成一副别致巧妙的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沦陷区成立了汉奸组织新民会,并在各农村组建了基层组织、各种分会和外围组织等团体。日本侵略者利用新民会在华北农村的这些团体进行政治欺骗、经济掠夺、破坏抗日等活动。抗战胜利后其宣告解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共革命研究中的"他者"视野受到重视。在曾游历过抗日根据地的外国记者眼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展现出民主政治、自给经济和高尚文娱的特质,这不仅使其拥有了抗击侵略者的生存空间和战略依托,还使其经受住了时代考验,赢得了群众支持。在惨烈的战争环境中,抗日根据地能够在敌后坚持的重大意义在于给予了中国民众定会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舒平 《老年教育》2014,(8):24-25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随后,日寇又把战火烧向平津,烧向华北,烧向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历经坎坷和磨难,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在1945年8月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一正当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中国战场上泥足深陷的时候,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抛出了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以日本为核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建立一个囊括东南亚和大洋洲广大地区的、"自给自足"经济体系的亚洲殖民帝国.这些地区是英美等国的势力范围,日本如果摧毁英美在新加坡和马尼拉的海空军力量,夺取马来亚和菲律宾群岛,那就基本上控制了这个广大地区.因此,日本夺取英、美、  相似文献   

10.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使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和混乱,同时给东北各阶层民众的社会心理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伤害.使其社会心理由最初的对民族国家的"忧患意识"向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的"抗日心态"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是促成东北抗日救亡高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后期有英法侵略者、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三方的关系问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时期有日本侵略者、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三方的关系问题。两个不同的三角关系,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比较这两个时期的外来侵略者、本国统治者和人民革命运动三方的情况、关系和结果,对于认识其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问题,是颇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前夕,《申报》派员访问延安,并认为中共是"国难深重中的一线曙光"。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申报》高度称赞,认为成功原因在于"跟民众密切联合"。上海沦陷之后,《申报》顶住日本侵略者的压力,宣传中共,宣传抗日,并以停刊回应侵略者的新闻检查。《申报》对于中共的正面报道和评说,表明了《申报》作为非官方媒体对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其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也是其军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策划这一阴谋并使其顺利付诸实施,日本侵略者蓄意歪曲事实,利用种种手段,欺骗民众,大肆制造侵华舆论,并使这种舆论成为当时武装日本国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仅半年时间大半个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幌子,以救世主的身份堂而皇之地侵占我国的大片领土,掠夺中国资源,屠杀中国人民。以淮南煤矿为例,运用地方志史料,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淮南煤矿的掠夺性开采以及对矿工的非人性残暴行径。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50年前,英勇的中华各族儿女,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同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终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的彻底的胜利。这是爱国主义的伟大胜利。 一、捐弃前嫌,团结对敌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东三省以后,为逐步实现其吞并全中国的野心,于1935年又向华北发动了一连串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杨靖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团结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形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地团结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7.
汪伪政权初期,李士群的特工势力,因应了日本侵略者“以特制汪”的需要,得以恶性膨胀。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严重失利,日本侵略者被迫转变“对华政策”,以期充分利用汪伪政权解决“中国事变”。李士群的“特工政治”遂成为障碍,并最终成为日本“对华新政策”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之一。日本侵略者为破坏中国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对山西各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还对山西军阀秘密诱降。阎锡山为了反共和独霸山西,也主动向日本侵略者多次接洽投降条件。研究这一段阎、日秘密勾结的历史,有利于全面了解华北地区抗战史。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阎、日勾结情况略作探讨。一、阎、日的历史渊源与秘密勾结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正>400年前即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我国沿海各地。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为实比盗匪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们却将日本侵略者称为"鬼子",何也?话说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当时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妄想在文化上玷污中国。当记者聚齐之时,日方突然提了一个风马牛不  相似文献   

20.
<正>400年前,即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骚乱中国沿海各地。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那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为比盗匪有过而无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们却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也?话说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当时的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妄想在文化上玷(diàn)辱中国。当记者汇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