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众化进程中构建生态型高等教育系统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系统,我们应该注重策略的选择(生态系统遵循自然选择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领域内各个利益主体的期望各不相同,高等教育系统面临诸如精英化与大众化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等诸方面的问题。面对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若干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是以人为本的策略、依法治理高校策略、实施教育产业的策略、实行多样化质量标准的策略、强调整体协调的策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对构建生态型高等教育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1.生态和生态学 “生态”一词是由古希腊语“oikos”派生出来的,意为“房子或家”,引申为“生存之地”。19世纪达尔文学派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们广泛地运用这一概念来描述生物如何生存和适应他们的环境。具体来说,生态可以分为下面三种层次:  相似文献   

3.
构建生态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管理者"生态管理"理念欠缺、"生态文化"引领功能缺失、对"生态教育"重视不够等已经成为制约构建生态型大学的重要因素。构建生态型大学,要从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校园环境、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优化生态学术权力组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可以比较清晰地划分为初步发展、曲折探索、全面推进、快速发展四个基本阶段,在确立依法治教方针、构建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实施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校、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相比,新中国高等教育法治化道路具有政府建构、宪法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法律与非法律手段并重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依法治校,明析目前依法治校的实际问题,探索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我国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依法治校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时代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了新时代下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在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厘清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制定立法应对策略,促进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对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进教育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建国60多年来,内地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企望越来越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些方面,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高等教育在发展历程中,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为此推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已经成为回应时代需求和引导社会进步的基本对策。推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基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市场,核心是扩大自主办学,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重点是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社会各类组织和该组织各类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治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及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治校诸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型大学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型大学是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大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有明确的发展定位;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校园内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生态因子良性互动、和谐共生;形成了开放性的运行体制;实现政府的发展战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方向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正承受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加大生态道德建设力度。培育生态道德,要启动习惯力量,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胚基;彰显理性力量,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念;发挥情感力量,激发人与自然的情感认同;挖掘文化力量,拓展人与自然的亲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地区的落后现状是地理性分配和政策性分配的结果.在经济开发中,只有把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融为一体,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西北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国家的政策设计是影响西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适当的政策设计下,才能促进生态建设的产业化,达到"治沙"与"治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杨善洲同志对生态问题的理解具体而朴素.他的生态观充分彰显了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意识,使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了加快生态道德建设步伐、提升生态道德建设水平的现实要求,因为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搞好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其基本进路是提高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道德意识,注重生态道德的实践,完善生态道德建设法律保障,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应是物质、精神、制度全面生态化的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两大思想指导下,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应当从物质及意识两个层面着手,技术和制度起保障支撑作用。在生态意识方面,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生态行为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而生态教育起到了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作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教育体系包含着生态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及具体形式四个方面,不同对象对应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是科学合理经营和管理生态公益林资源的唯一选择。从系统经营和分类经营两方面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并探讨了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及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生态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保障该体系顺利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形势不容乐观。优化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应坚持以生态学观念为指导,建设生态校园;进行校本、人本制度改革;促进高校文化生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对社会全体公众的思想行为具有引导、推动、规范和约束作用,但实际上,我国在生态文化的制度设置以及具体操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生态法律法规不健全、生态制度形式不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不明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全面。因此,我们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生态文化综合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文化发展的法制法规,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的环保考核制度,建立和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培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