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一些教师,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是非专业的,此课题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如何教好和如何让学生学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了我们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一些教师,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是非专业的,此谋题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如何教好和如何让学生学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了我们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卫新锋 《新疆教育》2013,(11):186-18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小朋友们已能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通过计算机教学,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从而使小朋友们更加有效地获取信息、加深信息、创新信息。在县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4.
郑丽 《考试周刊》2011,(66):149-150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指出:在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下面我谈谈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一些教师,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是非专业的,此课题时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如何教好和如何让学生学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了我们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郑磊 《教育现代化》2005,(4):119-119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觉得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目前,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怎样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以达到培养信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之目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关注童性,顺应小学生的天性,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让小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佘明莲 《学苑教育》2012,(22):13-13
小学阶段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兴趣,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意识;基于认知,掌握规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真兴趣;基于方法,恰当类比,促使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从小学英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出发,探寻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功能和潜在优势,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从而应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进入小学课堂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部分小学都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但技术性要求较强的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小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进而表现出对课程没有兴趣,导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没有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及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小学课堂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无疑成了教师的一项挑战和考验。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4.
王荣 《学周刊C版》2019,(3):55-56
创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高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率,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而且围绕着创新这一主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有了很多用武之地。所以,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要发挥学科的优势,也要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效能,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室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文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学科。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对信息社会的了解,拓宽认知领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因此,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家教育部门认识到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从小学生抓起增强信息技术素质。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新兴科目,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列举一些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周凡 《小学生》2023,(2):94-96
立足“互联网+”教育场景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关乎其终身发展,但传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模式单一、内容同质、评价狭隘等问题。差异化教学更加突出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更尊重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个性化特征,能为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通过揭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凸显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予以明确,旨在保障我国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差异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导致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日渐扩大,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教师水平、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学生个人能力等诸多因素,导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低等多种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主,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把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到信息技术平台上来,利用其功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资源环境中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我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后发现,这种整合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学习空间,使助学资源得以扩展,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