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某高校消防工程专业2007~201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就业去向,了解消防专业目前就业形势,为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黄山学院为例,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专业方向设置雷同;课程体系沿袭心理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等。要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整体水平,应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形成错位发展,凝练毕业生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剖析学院三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与分布,来研究独立学院办学定位问题,从而证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独立学院目前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受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工资收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选择直接就业,生源地与省会以上城市为他们的就业首选地,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居多.因此,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为:政府要从省情的高度进行调控,发展和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成才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笔者仅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视角,开展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诸方面进行初探。浙江卫视女主持人亚妮"隐身十年",走进"没眼人"群体的传奇故事无疑对这项社会系统工程的解决提供了具有示范效应的途径,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招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对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2—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统计,结合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浅析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就业难的原因,为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与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探索适合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尤其是要给学生准确定位就业去向,职业教育才能突出特色拓宽思路。该论文就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去向定位进行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几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本系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提出一些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共赢的对策,并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涉农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更难,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城市及非农产业就业,就业途径较单一,但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须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或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11.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以高就业为导向,以"三高一融合一服务"为办学理念,以"始于您的就业需求,终于您的满意就业"为就业服务宗旨,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创出了特色,造出了品牌,做成了精品,毕业生都能在技术岗位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领路人及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也有责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毕业班辅导员,笔者结合自身就业经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对策,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技巧、坚持六个步骤"。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大学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毕业生流向变迁的原因,提出对策,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的不断改变,求职和择业已经成为高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现状及有关问题,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构建全新的就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作为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采取多项措施,从专业建设、品牌效应、质量保障、宣传引导、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mployment and placement in the working life of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 (i.e.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focusing on gender equality. It reports a study on gender segreg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working life,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Nordic gender equality policies. The data were gathered via a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to graduates in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n?=?1067) and in technology (n?=?1087), three year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n were able to secure permanent and full-time employment more often than women, and men achieved better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ir degree and their employment. However, gender divergence manifested differently in polytechnics and universities; thus a higher (Master’s) university degree seemed to have a compensating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gender. Despite Nordic equality policies, female and male graduates were placed in the labour market according to tendences of gender segregation.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即就业前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建立的一套就业信息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弱势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毕业生自己还是高等学校、企业、政府等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使高校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研究,探讨对策建议,是高校突破就业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对高校就业帮扶工作背景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当前高校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通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全程监控的就业预警体系、实施全员就业工程、加强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配备专职就业辅导员等措施,减少就业困难毕业生比例,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