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感教育、情感激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工程.激发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是落实这项内容的主渠道之一.教者必须善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抓住“爱国之情“这个突破口,努力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入手,使之融于课堂教学及整个学习之中,将会收到极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几个维度提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乡土气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指出乡土是人类启蒙、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乡土教育是激发学生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小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通过深入挖掘课文丰富的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以教师自身情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四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纲要的实施 ,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中学阶段是一个重要时期 ,中学各科教学尤其是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以下谈一些我在历史课中的尝试。一、爱国主义的形成源于爱国情感的培育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 ,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育。情感是由人的社会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这种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两大领域。爱国情感不是先天的 ,而是通过后天的习染、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形成的 ,也就是 :一方面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 ,国家和法律的外部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爱…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尽力挖掘和揭示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课前谈话,激发爱国情感对含有丰富的爱国情感的课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前谈话,调动自身的爱国情感,传导  相似文献   

8.
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对于高校来说,营造爱国主义氛围,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爱国主义知识,夯实爱国主义理论基础,强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实践爱国报国之行是应抓好的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故事性、形象性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学科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在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有机结合思想教育,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反过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利用中学政治课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  相似文献   

13.
张俊峰 《考试周刊》2010,(35):62-63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师要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纵观教材,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做到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密切,民族音乐教育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要形式,通过欣赏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歌曲、器乐曲、京剧,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纯粹道德与政治的说教、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文章建议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以情感切入的方式进行改革,以血缘情感、乡土情感、历史情感为激发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达到道德伦理上的爱国主义目标,这种情感切入容易产生激情与共鸣,是情感与心性的合一,具有合理性.据此,应该以情感诱导加强以民族、家园、历史、伦理为逻辑的爱国主义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忧患意识具有激发爱国情感并使之深入人心及转化为行动的作用,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对高校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的教育均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王利娜 《天津教育》2014,(10):44-4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程标准在总目标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作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述,新课标提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显示了音乐教育对于德育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对自己祖国怀有的一种崇高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于广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感情。正如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俗话说:爱由情生。情是爱的基础,爱是情的升华。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使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才能对祖国有无限的爱恋。所以,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教《辛亥革命》平罗回中韩林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我在《辛亥革命》一章的教学中,注意把握感染、启发、升华三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时,我把引导学生学习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