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和太阳系》单元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探究方式,教学内容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来展现太阳系的概貌。太阳和太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此,本单元教材结构是先用观察现象、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从“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和“太阳与人类”三个角度出发,认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阳》是九年义务教材小语第八册的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它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学生学习热情不易调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创意举措。  相似文献   

3.
一、对本单元教材的认识与理解 《在阳光下》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全新的视角,试着把太阳作为一种能源而不是作为一种天体来研究。实际上是以阳光为载体,围绕着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指导学生从光的传播、光的颜色、光与热等问题人手,试着把光作为一种物质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颂 《中小学电教》2000,(12):22-23
中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对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进行了描述,使学生获得了较为具体的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其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结构和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知道太阳系各组成成员的特点。”而乡村师范的绝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缺乏正确的天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是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积极性。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决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研究了太阳、太阳与地球物质、生命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之后,学生的兴趣会继续扩展到别的星球上,扩展到对太阳系的认识上。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相关资料的收集,主动交流对太阳系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郑和芬 《科学课》2008,(7):42-44
《太阳系》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研究了太阳、太阳与地球物质、生命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之后,学生的兴趣会继续扩展到别的星球上,扩展到对太阳系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本课为湘版《科学》教材六年级《宇宙探索》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由《太阳与太阳系》《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和《宇宙畅想曲》四课组成。从知识层次上看,是从太阳到太阳系再到宇宙,引导学生由近及远地认识;从学生思维的发展来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学生探究的难度来看,从观察太阳、金星,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使学生知道太阳系的构成、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九大行星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按照鄂教版《科学》教材的总体安排,六年级以“地球与宇宙”为主体内容开展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六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主题单元,是学生认识地球的重要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要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大部分水域和小部分陆地构成的,还要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和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有意识地建立“地球档案”,  相似文献   

10.
地球对小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每个孩子有他心中的“地球”,这地球的轮廓是模糊的,知识是零散的,架构是不完整的。如何引导孩子们整合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科学建构地球的整体形象是本单元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标准中,本课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中天李中的星体之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空间的内容,在教材中居于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宇宙》、《修改模型》的内容。本课教学是从两课的学习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内容,希望借助模型使学生建立太阳系的概念,进而为后面认识银河系和宇宙的浩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4,(16):34-35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课文以一个动人的传说起笔。分两个部分介绍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对太阳有个初步的认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必要的科普知识教育;二是扣住课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从而学写简单的说明文。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自主、交流、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体验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2.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能够从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分别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6:00)自己在同一个地点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通过观察思考: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奇思妙想,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如何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呢?笔者认为鼓励质疑、引导探究、丰富想象,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现以《太阳》一课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些看法。【案例】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然后汇报学习情况: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学生有的找好朋友一起学习,有的按学习小组学习,有的自己边读边画……)生:我通过认真地读课文,知道这段讲太阳很热。师:太…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遵循《新课标》有关由浅人深的原则,以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让学生在背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在学科的融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其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一般采用课本内容讲授、看图片、科普网站下载资料等方法进行,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完之后面对满天星斗依然不能分辨出哪颗是木星、土星、火星……因而无法实际观察,针对这种情况,在上好课本内容的同时,结合今年的一些实际天象,我们做了一些观测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天空中较亮的行星。  相似文献   

19.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