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相干逻辑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干逻辑的形式系统组成一个逻辑家族,这些逻辑系统的共同点是:坚持演绎推理的相干性,拒斥“结论的推导未实际使用前提”的推理方式。相干系统的分类建构与可拆分,为相干推理和判定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平台。相干逻辑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证明了“相干原理”等一系列元定理,用以揭示相干蕴涵的逻辑特性和排除形形色色的“蕴涵怪论”。相干语义理论内涵丰富,而直观的信息论解释,不仅细致地描述了三元关系语义的理论背景,也为相干逻辑在信息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五册《论证》一文中说:“论证要严密,要遵守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努力把论点和论据间的联系交代清楚。”从逻辑角度看,这句话有三个毛病:(1)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归纳”是“推理”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是不能并列的,如“钢笔”和“文具”是属种关系,它们就不能并列。而这句话中却将“归纳”和“推理”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2)误将“推理”当成“逻辑方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考察几种主要的后承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澄清围绕着后承概念的各种模糊认识,以期获得一个真实的逻辑哲学意义上的后承概念.结论是:模型论的逻辑后承概念提供了逻辑后承的合理的数学模型.它弥补、纠正、深化和回答了前理论后承概念的种种问题.同样,模型论的基本观点对于理解逻辑的正确推理,对于澄清围绕着后承概念的种种片面和模糊认识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推理关系的形式化带来了“实质蕴涵怪论”问题,本文对推理关系形式化引起的歧义和“实质蕴涵怪论”的产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推理是逻辑的研究对象,而逻辑又必须应用推理,推理的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对推理进行形式化就会产生“怪论”。虽然“怪论”难以消除,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消除的。既然推理如此特殊,我们只能通过扩充逻辑种类的方法间接完成对推理的刻画,应该抛弃狭义的逻辑观,使数理逻辑的优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思维运动”,这场运动在九十年代开始波及我国,近年来更是愈加兴盛。由于演绎逻辑特别强调推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必然性,因而成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思维创造性反思的焦点,一种误视与错解演绎逻辑的倾向正在逐渐凝成:演绎逻辑只是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纯形式推理,是维护“教条”的工具;演绎逻辑的前提已蕴涵了结论,只能担负起“检验”知识的功能,不能进行思维创新;演绎逻辑追求的是必然性,不适用于非形式逻辑或批判性思维所关注的日常论证等等。在这种氛围下,于是有人…  相似文献   

6.
休谟问题的逻辑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所应具有的形式当为:如何合理地辩护因果关系中涉及到的推理的必然性?从逻辑的角度,它可解读为如下“因果推理问题”:如何合理地辩护任何一个因果推理都满足下述必须性条件:从其前提能够必然地得出其结论?由此,通过肯定性地回答因果推理问题,即证实因果推理在下述意义上是必然的:假使其前提都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为假,我们实现了从逻辑的角度正面解决休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充分条件与制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条件关系的定义历来是逻辑学关注的焦点。传统形式逻辑的界说可归结为“朦胧的正确” ;正统数理逻辑的规定可归结为“清晰的荒谬”。“事件A是B的充分条件”的逻辑含义是“可独于A、B的有无确定 (这称为“第一独立性”)不会是有A而无B”。这便是“A制约B” ,其间的“前件A为有可独立于后件B的有无确定”称为“第二独立性”。包含在制约关系中的逻辑性质两个独立性是人类能以有限把握无限 ,从已知进入新知的逻辑依据 ,是逻辑科学这座大厦两块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模态逻辑涉及的“必然性”具有多样性,作为逻辑系统定理的逻辑规律体现了逻辑的必然性,而模态谓词逻辑中反映“从物模态”的公式中的必然算子则主要体现了事实的必然性。同时,模态系统中的模态公理,从另一个侧面对该系统中的“必然性”概念的逻辑特性作了描述。“必然性”概念的界定与“可能世界”密切相关。在分析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属性时,应限制可能世界概念的范围,摒弃现实世界的非真实情形。  相似文献   

9.
近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请“算命”、求“仙姑”等封建迷信活动。有些地方坏人大肆造谣,胡说什么有“神差”、“仙姑”出现,以此惑众;有的地方,“算命”成风,一些学生家长为孩子的升学等问题,请算命先生给孩子“测八字”,有的“算命先生”竟然明目张胆地跑到课堂上给学生算命,学校也不加制止,致使一些青少年因听信算命先生的胡言乱语,觉得自己没有升学的“命”,或无心学习,或要求退学。这些封建迷信现象,虽然是局部地区、少数学校出现的,但对学生的腐蚀作用极大,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志海 《语文知识》2000,(12):45-47
一个教语文的老教师说:“学习逻辑没啥用。学点简单的逻辑形式还可以,像推理呀,三段论呀,学得多了真是没啥用。”学习逻辑真是没啥用吗?这位老师一张口就犯了不少逻辑错误:第一、“学点简单的逻辑形式还可以”与“学习逻辑没啥用”是两个矛盾的判断句,思维的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第二、“推理”和“三段论”这两个概念是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他违  相似文献   

11.
可能性推理的新形式谢根成可能性推理,即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也就是说,即使前提是真的,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本文所讲的可能性推理的新形式,是指现行形式(普通)逻辑著作中所讲的不...  相似文献   

12.
教材关于“理藩院”这一历史概念,仅用“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八字说明。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理藩院是清朝创设的专管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满清入关前即有理藩院,初设承政、左右参政等职,不过十几人,1644年入关后,承政改为尚书,左右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思维运动”,这场运动在九十年代开始波及我国,近年来更是愈加兴盛。由于演绎逻辑特别强调推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必然性,因而成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思维创造性反思的焦点,一种误视与错解演绎逻辑的倾向正在逐渐凝成:演绎逻辑只是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纯形式推理。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形式谬误;中国古代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实质谬误。中国古代逻辑中关于“说”的谬误,主要指非必然性推理的错误。由于在推理的过程中不知类,不明故或不知止,就会产生各种实质性谬误。古代逻辑学不仅分析了产生谬误的原因,而且分析了不同的谬误形式,这些探索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思辩能力,防止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5.
梁树森 《物理教师》2008,29(3):9-11
近年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对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落体运动观点的简单推理给予高度重视.多数高中教材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推理,称其为“巧妙的推理”,高度赞赏其“逻辑的力量”,推崇其为科学推理的典范.笔者经反复思考认为,伽利略的这一推理并不严密,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教学中不宜引用.为了说明这个看法,需要先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谈起.  相似文献   

16.
墨家逻辑是基于事物间"类同"关系的"推类"推理。《九章算术》刘徽注(简称"刘注")继承和发展了墨家逻辑的"推类"推理理论,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九章算术》中"九类"应用数学题的注释与论证。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中蕴含的这种"推类"推理,其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论文以《九章算术》"割圆术"为例,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推理的机制与程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推理,即运用基础知识和逻辑法则逐步推得结果或结论.从广义的角度说,计算也属于推理范畴.但这里的代数推理问题特指的是侧重于非计算的逻辑证明,体现的是“多考想的,少靠算的”这一命题原则.这类题在考查“双基”与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很高的可信度,所以在近年的高考中有升温的趋势.除了“尾巴高翘”的少数“特高题”外,对一般的代数推理问题决不要有畏惧感与神秘感,只要具备扎实的“双基”,掌握逻辑推理的通常法则,就完全可以做到顺理成章与有法可依,那么面对这类题目,就可大胆地说:“坚决地将你拿下!”下面的框图展示的是解决代数推理问题的大体流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以互动构式语法“构式形义互动观”这一基本理念为基础,把“原因—结果”构式作为基础句式,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角度分别考察了条件句句法形式和句法意义的互动关系,说明语言表达的是逻辑思维形式,而不是逻辑本身,所以不同的句法意义形成了不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又制约了进入其中的句法意义的关系类型。句法形式和句法意义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丰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