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为《桃花源记(并诗)》作于晋宋之际,这种说法不无问题.这组作品虚拟了一个与国家政权相对立的方外世界,展现了以农耕为主业,间或有山泽林野之娱的乡居生活,并流露出断绝一切交游、仅与村民亲戚往来的态度,这都与渊明在隆安义熙年间对退隐生活的设想相合.而在晋宋之际,渊明的隐居生活早已发生改变,对农耕生活的美化想象已经削弱,与当地文士的交流也成为其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寻求知己乃至尚友古人的情绪十分强烈,这都与《桃花源记》的思想倾向不符.因此,《桃花源记》更有可能作于隆安至义熙初年之间.  相似文献   

2.
论武陵渔人的意象——解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简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这篇散文之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及作者的创作心态,以最终全面解读《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散文成就相当突出,尤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关于《桃花源记》的创作根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桃花源记》的创作源于当时社会与作者“大济苍生”的理想与“圣君贤臣”观念之间的冲突 陶渊明的大半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此时的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乱不已,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记》的光辉在于它有进步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一方面具有反封建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从而使该文成为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5.
桃源人,谨言慎行以求三朝无忧;太守,慎行以避欺世盗名;渔人,不谨言慎行,自取耻辱;刘子骥,轻信谣言,不慎独,终为此病终。故事中陶渊明写人,多只有地名、官职,却无真名;叙事,含蓄委婉,表济世救民之志。《桃花源记》外的陶渊明,身处乱世,谨守慎独,心系百姓的"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足见其境界高远。《桃花源记》里外的慎独文化滋润着一代代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了一个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在平静的文字下,也记录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背叛与摧毁、迷失与遗忘、幻灭与缅怀,饱含着深深的矛盾和悲慨。读懂这些,就能深入解读陶渊明,读懂陶渊明作品的底色。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是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小序”。文章虚构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崇高而美好的社会理想。文中虽不着一“美”字,却使“美”尽得风流。细细读来,让人得到多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南村隐居生活的艺术写照,它作于义熙十四年,这一年陶渊明54岁,已经过了13年的隐居生活。《桃花源记》是他以往田园诗的高度概括和归隐体验的诗意升华,是他对南村生活的一次集中的艺术反映而不是道家仙境或乌托邦,其中既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又是他以隐士心态和诗人情怀来处理人生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9.
袁敏 《初中生辅导》2011,(29):15-17
《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它传诵千古,经久不衰,它让我们记住了大文豪陶渊明,也让我们记住了人类永远的乌托邦桃花源。那么到底这个桃花源美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0.
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以下简称《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巨大的文学审美价值,它还提供了从政治、哲学、宗教、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多方面阐释的可能性,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联想,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主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源记》多年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必读必背文章之一,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仙境,这是众多参考书的共识。有资料可证: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认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3.
许潮创作的《武陵春》继承了《桃花源记》的故事主题、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从遇仙主体的深化、对社会犀利的批判、人物形象的丰富和剧作诗化特征四个方面对《桃花源记》进行了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历代人们争相传诵的佳品,除了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希求外,还在于作品具有朴素自然的独特风格。扫荡当时的腐朽文风与批判当时的黑暗现实相结合,即文和道的高度一致性,正是这篇名著流传千古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袁开勇 《现代语文》2009,(3):126-127
《桃花源记》是巍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之作,在研读过程中,我们除了惊叹于作者的奇幻构思,向往于桃花源的世外仙境外,亦发现作品有多重所指。我们不妨从文章的几个关键词句入手,来解读作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时年过不惑,已决意归隐,这句话好像是自己给自己寻找归隐的根据,用这句话把自己的仕进之路"堵上",然后便开始心安理得的归隐生活了。从入仕到归隐,前后十多年,陶渊明身心饱尝苦痛。为了消解这种苦痛,归隐是陶渊明似乎唯一可做的选择了,回到山林自然,本性释放了,心灵的苦痛也  相似文献   

17.
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讨论《桃花源记》中反映出来的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并重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理解文中的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才能更好地解读陶渊明的行文思想,进而完整地展现《桃花源记》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东晋的陶渊明是一个飘逸的隐者形象。对此,似乎没人有过异议。他不满社会黑暗,辞官归隐,躬耕田亩,恬淡隐忍,不过问世事的处世原则也似乎成了隐士的代名词。加之他的《桃花源记》一文的广泛传播。人们在赞赏之余。也不由得向往起那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来了。其实,陶渊明并非一味逃避现实,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依托和慰藉。  相似文献   

19.
东晋末年,战乱纷起,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就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百姓都安居乐业。《桃花源记》就记叙了东晋时的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去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款待后离开桃源。当他再返回寻访时,桃源已不知所踪。渔人的行踪就成为本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风竹集·题词》全篇紧扣“风竹”二字,最后归结到“吾有取千竹矣”这一理想追求,烘托出诗人向往清逸高洁生活的精神世界和在诗创作中主张“明本心”、“致良知”的理学思想。那末,在这篇序中,诗人好友则主要通过对“人声”与“天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