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射箭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把射箭运动纳入农村牧区体育课堂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射箭的教学应该从最基本最基础的站立姿势开始。一、站立的基本要求射箭时两脚分跨在起射线上,两脚相距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射手在站立时要保持身体的正中位。因为射箭时许多身体角度的变化同站立的姿势相关,它是射好一支箭的基  相似文献   

2.
小班劳动操     
动作说明: 幼儿成四路纵队排列,一、二两队面对面站立,三、四两队面对面站立。上肢运动(拉锯) 预备姿势:两手握空拳,两脚前后开立. ①单数队幼儿两手握空拳前伸,身体前倾;双数队幼儿握空拳于腰际,身体后仰。②单数队与双数队互换动作。③~(16)动作同①~②。下蹲运动(打气)  相似文献   

3.
关于小学生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定跳远是一个以发展下肢力量为主的项目 ,对下肢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对自身力量不是很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因此 ,必须运用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1)预备姿势。双脚平行站立 ,两脚间相距 10— 15厘米 ,两腿弯曲 (大、小腿间夹角约在 70—80度 ) ,上体稍前倾 ,头部随上体前倾或稍抬起 (以自然 ,颈背部放松为宜 ) ,两臂自然 ,放松地垂于两侧。 (2 )起跳瞬间。起跳需要快速完成 ,此瞬间的动作要领是 :在保持上体姿势不变的情况下 ,做快速双膝略为前跪的小幅度下蹲 ,同时两…  相似文献   

4.
在钳工各项基本操作中,平面锉削是较难掌握的。这主要是由于锉削时很难保证锉刀平直运动,锉出的面沿锉削方向总是中间高,两头低。因此,要提高锉削技能,首先必须能够握平锉刀。怎样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握平锉刀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规范学生锉削的姿势、动作。正确的姿势、动作是前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的科学方法,它可以使锉好平面的难度降到最低。因此,初上锉削课,老师就应从站立姿势,锉刀握法,双手用力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使其手臂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一、练习起跑后加速跑技术1.直体前倒加速20米~30米,两脚左右开立,身体直立逐渐前倒,直到维持不住平衡,顺势向前跑出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2.屈体前倒加速20~30米,屈膝、上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上体逐渐前倒,借助向前倒的力量向前跑出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二、练习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1.模仿距离起跑器练习,两脚前后站立,屈膝并前倾身体,两  相似文献   

6.
球类游戏     
碰球入门 爸爸站在场地中间,两脚分开作球门,前面放一个大球,孩子站在离爸爸约2米远的地方,妈妈将各种颜色的小球传给孩子去碰击大球。将球碰入“球门”后轮换。 双重球门 爸爸、妈妈前后站立、距离约1米,两脚分开作球门,孩子在爸爸前2米远处传滚小球通  相似文献   

7.
把篮球技术的要领和方法,经过综合、加工和整理,取其重点、精华部分编写成口诀,运用于篮球教学之中,这对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现将口诀介绍如下:一、移动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等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他每项技术的提高和发挥。1.基本站立姿势要领:两脚开立稍屈膝,自然曲肘稍前倾。重点:屈膝。2.双手持球要领:五指分开拇八字,握球侧后手心空。重点:五指分开手心空。3.起动要领:屈膝前倾蹬有力,协调摆臂碎步加。重点:蹬地快有力。4.侧身跑要领:自然向前侧转肩,…  相似文献   

8.
研究身体姿势的变化对运动训练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合理的身体姿势可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身体运动姿势的技术分析有利于体育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与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会与应用运动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周启华 《考试周刊》2013,(1):132-133
<正>中国厨艺,被世人喻为"中国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上下几千年的饮食史也可谓"源远流长"。然而中国的厨艺在世界饮食中堪称一绝,久立不败之林,就其源泉,要归功于烹饪的基本功。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想学好烹饪专业,成为大厨,练好烹饪勺工就是取得成功的奠基石之一。勺工就是厨师临灶运用炒勺(或炒锅)的方法与技巧的综合技术。勺工技艺对烹调成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成品菜肴的品质,是衡量中式烹调师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中职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弱智学校烹饪、缝纫技能培训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在两个智力落后儿童班(14 名学生) 中进行,训练内容为初步的烹饪与缝纫技术。经过13 个月的培养训练,两个班学生分别达到了实验规定的预定目标。实验后测验18 种技能因素与实验前比较,经过统计处理有13 种存在显著差异。实践证明:只要训练得法,智力落后儿童是可以掌握简单劳动技能的  相似文献   

11.
汪潮 《小学语文》2011,(4):16-21
写字技能是一种视觉和动觉协调活动的写字动作方式,包括坐的姿势、执笔和运笔活动,其中运笔是关键。正确的运笔要求按写字的笔顺规则使笔画有适当的长度,并保持笔画之间的一定距离。初学写字的人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写字技能,具体表现为:(1)写字姿势不对。如歪头、曲背、身子偏斜或前倾、本子放歪、眼睛与纸的距离太近、经常移动本子等等。(2)执笔姿势不对。  相似文献   

12.
<正>1.写字姿势是保障。学生如果坐姿不正,字就难写正;如果握不好笔,就无法灵活控制笔画的书写;如果头太低,就不能从整体上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视力。所以,写好字的关键是有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教学生写字时,应要求学生牢记写字的姿势:头正、肩平、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臂、手握铅笔一寸。只有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相似文献   

13.
最近,某中学初一年级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发现参加比赛的30个学生,写字姿势正确的仅6人。其余的或是执笔不对,或是身子不直,或是头部不正,或是胸部与桌子距离不当,等等,真是千姿百态。后来了解,这6个姿势正确的学生,小学时是同班。他们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大家写毛笔字要做到:足安、头正、身直、臂开,就是臀部要坐满在椅子上,两脚平放在前面,不要搁起或分得太开;头要端正,不可歪斜或弯得太低;身子要直,胸部离开桌子约一拳距离;两臂撑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基础训练,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基础训练的教学效果同训练的方法密切相关。方法得当,科学安排训练程序,教材内容才有可能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营养与基础。基础训练教学的程序,包括一个题目的训练步骤和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注重实践,练得生动活泼基础训练是由各种形式的练习组成的。它不要求学生死记名词术语,也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进行基础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复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初步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基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基本功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一)、复习巩固,防止遗忘。基础训练中多数内容与学过的教材有紧密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为掌握语文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平举,然后下蹲。 第二节:站立双脚并起,原地向上跳跃。 第三节:原地向上跳,跳到最高时屈膝,用  相似文献   

17.
中师音乐班的声乐基础训练兰州师范学校贺培莲声乐课是师范音乐班的专业课程之一。它要求学生懂得一般的声乐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有感情地唱好一首歌,并做到姿势良好、呼吸正确、发声自然圆润、会调节共鸣、咬字吐字灵活、清晰。一般来说,师范音乐...  相似文献   

18.
做做玩玩     
材料:布、棉花、松紧带、旧挂历纸、棉线。制作方法:①缝一只小布袋(约拳头大小),内塞弹力棉,封住口子。取松紧带一米,一端缝在布袋的一角上,另一端系成一个环套。②用废旧挂历纸卷粘成一根长约50厘米的纸棒。玩法:幼儿两人为一组,相距1.5~2米。一名幼儿手持纸棒,双脚前后或左右分开站立,准备接球;另一名幼儿把环套在手腕上,棉球握在手中,用力向对方幼  相似文献   

19.
原理—动作迁移。了解技能动作,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技能训练并不能仅限于具体动作的模仿,还应力求明确动作的原理,这样才会加快技能的掌握。如:在计算机操作训练时,应先让学生明确正确姿势、正确指法的操作原理,而不能上机就模仿操作。  相似文献   

20.
技工学校学生,以技能训练为主。通过一年左右的训练,把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到四级或五级的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训练强度,难度都很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时间,调整课题,实施分步训练计划。第一,基本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基本动作训练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时间2-3个月。第一步划线训练及划线工具的使用。特别注重高度划线尺的使用。第二步繁削、黎削姿势。如手锤、蔡子握法,站立姿势、挥锤方法等,要对每个学生手把手地教,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第三步挫glJO先进行平面挫削训练。中间可插入刮削与研磨,待有一定水平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