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高三学生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我的文章我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文章的评改过程中来,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觉得,异步教学理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新路子。那么,异步教学的“六课型”,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在作文中如何体现呢?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习了《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我布置了一道续写练习题,题为“大典完毕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按照我布置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审题时,我结合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高三学生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我的文章我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文章的评改过程中来,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阅读和作文是紧密相联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特别是审题立意的训练,是语文老师应该抓住的大好机会。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对学生审题能力怎么训练?除了写作课对命题作文做具体分析指导以外,还应该给学生自己设题作文的机会。学生自己设题立意训练的次数多了,他们的审题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一般说来,命题作文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种训练机会较多,如每学期布置学生写的各类作文等。但要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仅仅命题作文指导是很不够的,更何况命题作文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叫苦连天:最烦讲作文,讲后作文千人一面;最怕改作文,工作量大,苦不堪言;最恨发作文,辛苦点评,学生视而不见。学生也是有苦难言。25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却使我尤为偏爱作文教学,并在新课标理念下总结了一些操作得当的法宝,在繁琐复杂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一、淡化"作前指导"一篇习作,教师从"审题—立意—选材"要步步小心:指导学生写什么、如何写、注意什么……唯恐学生不会习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令他们感到十分头疼的麻烦事。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想,在新课改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做到自主创新、感情真挚、新颖活泼,带领他们走进作文这片"乐园"之中。一、我的作文我做主,自主!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习作的契机,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笔,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作文,不受制于外部干扰,做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同时,教师也要  相似文献   

7.
几年的语文教学,最困扰我的是作文教学.作文课中,虽然反复强调作文的语言要怎样,结构要如何,以及一些审题、立意的相关技巧,可收效甚微,学生仍无从下笔.于是我反思了自己的作文教学,觉得方法与技巧固然很重要,也应当注意,只是它们都还是写好作文的"末",而不是"本".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勉强写出的作文经常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有的甚至连要求的字数都达不到,更不必说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创造力的好的作文呢?我认为,除了要掌握平时我们常说的审题、选材、立意等技巧外,还要懂得一些想象的写作技法.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总结一下作文中常用的一些想象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一些优秀教师的作文指导课,我们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特乐意写作文,常见的"怕作文"现象荡然无存。秘诀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的课例中得到启发。课例一上课了,薛法根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其实,我不想_______"问学生现在不想做什么事?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打开了心中的话匣子。有的说,其实我不想剪头发;有的说,其实我不想上补习课;有的说,其实我不想做作业……这个特别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显然触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开端很自然地就在老师和学生间达成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一、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写作教学现状在如今的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占据着大量的时间,耗费着师生大量的精力。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从高一讲到高三的现象并不鲜见,可见教学效率较低。所费时间精力自不待言,所取得的效果却难言满意——不少学生经过多年训练依旧"偏题"。当然,"偏题"与人本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说明这是我设计的一节与指令性写作有关的作文课,即给学生作文题"冬日的阳光",引导学生完成"审题——找材料——选材料——构思——写作——修改"这六个阶段的作文实践。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只能完成这六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此过程我与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和小结。我的作文教学观念体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1.写作课堂的设计起点来自学生的写作现状。阅读课的起点来自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写作课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环节,特别是对刚从字、词、句向段、篇过渡的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就更难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采取了"四辅一放"的教学方法. 一、辅导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重要环节和必需的步骤.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上好"我的班规我做主"一课,课前我对教材做了仔细的研究并专门收集了对制定班规有影响的《教育法》、《中学生守则》以及所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整理打印成文,作为授课资料.我觉得上好这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话题作文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因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考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就选拔性考试来说,话题作文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从作文教学来说,对扭转不良的文风,纠正写作文说空话、说假话的弊端,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然而,就是因为其“开放”、“自由”,学生在作文时也时常闯入一些误区。为此,我对日常作文教学和学生考场作文中常见的失误及应对策略作了如下总结:一、误解话题审题不准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一些考生写…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学生对作文无从着手,教师对作文教学迷茫的情况,我就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感悟,以下水作文为载体,从时段随机化、形式多样化、语言儿童化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下水作文进行作文指导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作文指导能手,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就像音乐教师要唱歌给学生听,美术老师要画出画供学生参照一样,你也应该写出一手好文章,这是分内之事.《教师法》中有这样明确的规定:老师应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好手.要使学生"昭昭",我们老师自己怎么可以"昏昏"呢?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不仅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要上好一堂作文课,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进行布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水试一试深浅,亲身感受一番,带学生一程,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不但能把握作文课的主动权,也能让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使他们爱上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快乐.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下水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总希望自己学生的作文观点新颖、想象奇特、思路清新、表达流畅。为此,诸多同仁都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培养和训练出一批又一批的作文尖子。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审题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总结出一种审题方法,姑妄名之为“分步审题法”。  相似文献   

17.
刘玲 《安徽教育》2012,(4):38-38
<正>在紧张而繁忙的阅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出自真实心灵的佳作,但看到更多的还是不如人意的作文,致使作文得分不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审题缺乏推敲和辨析。作文题《也是一堂语文课》,明白如话,毫无理解障碍,但其含义较丰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难以表达周全,没有抓住"也"和"语文课"等来审题。"也"虽是副词,但它的存在决定了文章所写应该"不是一般的课"  相似文献   

18.
高一学生的第一次作文,我布置了一篇以"呼唤"为话题的作文,目的有三:倾听学生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习作功底,以便对症下药;熟练操作话题作文. 未想到,一次习作竟让我深陷忧虑.学生的直率坦言、犀利质问令我无所适从.他们看待问题偏激片面、一叶障目尤让人心焦.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心理辅导兼作文指导课,想以此纠正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心理错误,教会他们辨证地看待问题. 主题一:揭露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福星 《师道》2013,(3):28-28
一直都觉得自己的作文课上得死气沉沉。定题、指导审题、师生交流、打草稿……程序固定,形式单调,条框限制过多,学生写出的雷同文也越来越多。不夸张地讲,学生的套路陈述,让我一度要戴上耳机听着音乐才能把他们的作文改完,苦不堪言。今天又逢习作课,直觉告诉我得换换花样了。怎么做呢?灵机一动,不如给孩子们来个"无题"之作——自评自作。走进教室,我故作深沉:"同学们,今天作文课我们不写作文。"话刚落音,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孩子们怕作文的天性一下子爆发出  相似文献   

20.
提起作文,常听学生叫苦连天。学生作文的难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者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不当;二者表述平淡、技巧乏陈;三者搜肠刮肚、言之无物。本文单就上面所谈第三点谈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的一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