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提出经历了《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论》这三部著作的理论建构过程.建构的第一步是批判与扬弃:批判杜林给恩格斯系统阐述唯物辩证法思想提供了契机,扬弃黑格尔使恩格斯厘清了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建构的第二步是理论奠基:确立了新的自然观并界定"运动"概念的内涵.建构的第三步是从自然界和人类...  相似文献   

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并形成解释的过程,是在自身经验和观察基础上进行假设、实验、交流、记录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口语交际作了如下界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倾听、表达、交流"是《课标》对口  相似文献   

4.
正均衡涵义的表述存在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2010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界定是不同的。前者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方面,而后者对于义务教育均衡的界定要比《纲要》复杂,强调"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  相似文献   

5.
"敬天长"、"依地德"出自《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中《葛天氏之乐》,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乐舞种类的部分乐舞,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间自然界之产物;用"敬"、"依"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民康物阜,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现代人类发出警示:保护生存环境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课后提问为"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1]要回答此问题,我们需弄清四个问题:一是"角度"的界定;二是"写"的界定;三是"描写角度"的界定;四是关于"西湖雪景"句子的界定。一、角度的界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角度"是指"观点或考虑某事的出发点"。基于此,我们还需弄清"什么是‘写’的角度",即"写"的出发点。二、"写"的界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写"意为"书写;写作;描摹。"  相似文献   

7.
在《诗经》文学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朱熹博采众长,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明确提出"废《序》言《诗》",主张"以《诗》说《诗》",求《诗经》的"本文本意",为后人从文学地理视域解读《诗经》文本打开了巨大的空间.他抛弃小序和《诗谱》比附政教、以美刺言《诗》的做法,在《诗集传》中用"地域界定+风俗考察"的方法解读《国风》,将地理视角贯穿于对具体诗篇、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中,并在《诗集传序》中提出文学与地理之间"物-人心-诗"的关系链条,直接影响了宋末的王应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科学的界定,从这一科学论断出发,进一步又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运用马克思的自然观来分析我国当今现实社会环境问题发生的本质根源,从而提出:用马克思的自然观来指导并解决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清商乐又称清乐,在汉魏六朝是流行于宫廷与民间的乐种,其主要特色是清越。清商乐曲辞的范畴界定是从其涵义而来,其主要定义、内涵即是"俗"乐。清商乐包含的歌辞不仅是乐府诗的《相和歌辞》与《清商曲辞》,还包括《杂舞歌辞》、《杂曲歌辞》与《琴曲歌辞》。清商乐承继了主要以国风与楚声为主的先秦乐曲,在汉魏时期由于高层的喜爱而蓬勃发展,发展至六朝则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海日寒先生《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一文中关于蒙古族电影发展与现状的不同见解,重在表现笔者对蒙古族电影的基本概念进行的思考,并通过《天上草原》、《嘎达梅林》、《黑骏马》等经典电影对此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针对蒙古族文化中作者和作品的"民族身份"进行重新阐释,意在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1.
王丽霞 《教书育人》2012,(21):10-11
一本科教育质量的概念界定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国内外关于本科教育质量研究的文献颇多,但却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因此到目前为止,被赋予不同的解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1998年的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说明:"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计划、教学人员、学术成就......",国外许多学者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概念的参考。《教育大辞典》也对教育质量作出界定:"教育水平高低及效  相似文献   

12.
《规则》发布实施以来,高校档案工作者积极探讨并尝试将其运用到高校档案整理工作中。厘清高校档案实体分类的演变过程及整理方法、把握《规则》的适用范围、灵活界定"件"、探索高校档案"卷""件"并存的管理模式、将《实分法》与《规则》有机结合,是高校档案实施《规则》的基础、前提、关键、有效方法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3(人教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东北地区"的范围课本66页提到"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教师教学用书第100页提到"这种区域范围的界定,与国家‘九五’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编制的七大经济区域之中的东北区是一致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指呼伦  相似文献   

14.
《易传》,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春秋战国,正当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动乱时期。《易传》的社会政治观,恰好反映了儒家学派这一时期治国安邦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一、"立人之道日仁与义"《易传.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在这里,《易传》揭示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规律。仅就"立人之道"而言,应如何理解仁与义的含义呢?《易传.系辞》:"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  相似文献   

15.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通过倾听鸽子、儿子、"我"、大自然的心声,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关注鸽子的命运到关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而关注我们人类自身,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意识,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恩格斯的一部著作《自然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非常重视关于自然界的唯物辩证理论,非常关心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一书是恩格斯在与马克思的密切接触下写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及其所反映的整个自然界的辩证理论的结晶。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恩格斯考察了自然科学发展史和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华政 《教学与管理》2012,(12):149-150
一、红色资源及其功能1."红色资源"的界定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不是人为地从外面强加给自然界或自然科学的,而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身固有的.自然辩证法不过是对各门自然科学成果抽象概括出的精华而已;它反过来又对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又说:"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马恩选集》第3卷第526、527页)恩格斯指出的第一个方面,我在《自然界  相似文献   

19.
褚凤 《语文天地》2013,(1):79-8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做起来就会甘之若饴,不知疲倦,自然事半功倍。若想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关键。一、紧扣文本,联系实际文章有它的主旨、材料、线索、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文体等方面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最突出的特点作为突破口。以《自然界与人类》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行文严谨的科学论文,从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宏观的角度,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辩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