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有其生成依据和现实逻辑,它源于对传统与当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存状况的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蕴含的丰富内容厚植了文化自信的底蕴,它具有的时代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它涵养的内在精神提振了文化自信的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用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之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总书记传承创新发展中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启迪世人,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内容,为中考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内容,为中考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经过五个子项目研究的开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基于对课题研究价值的认同,本刊决定设置专栏,系统发布项目系列研究成果,并聘请项目首席专家和主持人屈哨兵教授担任专栏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主要源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其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文化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欠缺、传承传统文化的辩证意识仍需增强、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形象模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做好思想...  相似文献   

7.
现代书院具有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育人氛围,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现代书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开展静心修学、诚意正心、至善明德、弘毅励志、慎思明辨、践履笃行的育人工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追寻、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吴娜 《文教资料》2020,(6):74-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标志和智慧结晶.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本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个途径,以期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育背景宏观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九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职校生增强民族文化自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在提升个人修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要准确把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加强民族向心力、文化认同感以及文明自豪感的重要精神力量.在课程内容上,应当充分整理和纳入箴言警句,以形成强烈的价值感召和引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教育内容。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中考试题主要通过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呈现出来,着重考查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影响,以及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是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淀、真理的再现,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对世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诫作用,有利于加深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正确做人和处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考数学题中,在题目中设置较多的迷惑信息,使得题目变得更长、更有深度、更具有教育意义,这样不仅能更有效、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在高强度压力下的的心理素质,以此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考数学题入手,重点介绍了题目背景以及解法,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解题策略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数学学科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围绕中考数学试题“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个问题,以近5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数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形式2个维度,分析探讨中考数学试题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命题特征,以期全面提升数学教与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包含众多文化认同,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与浓郁的人文精神,重视文化会通和经世致用。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加以普及性介绍,应当是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教学与科研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根脉,将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是催生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当前,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情况。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等方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即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开近代文明先河的科学技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完备自洽的哲学思想以及承古烁今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细致梳理,有助于公众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采纳本课程设计方案的高校,既可初步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又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耗费很少,还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打造成学校的工作亮点,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