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巷     
一 “撑起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些句子,那些文字组合成一幅熟悉又陌生的画面,竟与脑中令我魂牵的影像一拍即合.顿时,一切文辞,一切藻饰都变得庸碌又黯淡;取而代之的是那条湿湿、凉凉的雨巷…… 我将雨巷结成一个个美好的梦,于是雨巷又成为我残梦初醒的地方. 我时常来到那条雨巷,不知是回忆,还是幻想?  相似文献   

2.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相似文献   

3.
刘宁 《现代语文》2014,(12):62-63
要寻找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首先要了解“雨巷”在诗歌中的地位及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寻找到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戴望舒创作《雨巷》时年仅二十一岁,诗人因此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封号。但是文学界对这首《雨巷》的评价并不统一。卞之琳评价《雨巷》这首诗歌是“浅易浮躁”,而叶圣陶对这首诗歌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么,在分析这首诗歌的音律和谐美之外,应该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内容。此外这首诗歌如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册的重要篇目,因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将从“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转变入手,从这首诗歌凄美哀伤的格调中,挖掘出积极希望的精神态度,从包含希望的角度对《雨巷》这首诗歌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寂寥的雨巷。烟雨迷蒙中,捧一束蓝色思绪,淋漓在心之弦上。飘忽而忧郁的眸子浮起一层淡淡的水雾,迷蒙而凄切。然而,先生,你不觉得雨巷深处,有一支含蓄的丁香默默地在等你吗?  相似文献   

5.
潘丽娜  谢灵 《现代语文》2010,(5):115-116
使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的诗歌《雨巷》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性,为中外学者所推崇。本文从主题的多重化、意象的沉郁化、语言的音乐化等方面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6.
雨巷     
雨我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的雨巷。雨开始大了,由点点滴滴到急急地下坠,仿佛想在脆弱的油纸伞上打出点点孔迹。而油纸伞,那和悠长的雨巷同一种颜色的它,仍然忧容满面地让雨点落到它身上,沿着伞骨渐渐滑落。"嘀嗒",雨点轻轻地落到大石的缝隙中,摇晃,  相似文献   

7.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中职学校进行《雨巷》一课的有效教学?通过策划组织表演展示等学生活动,增强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主动培养审美能力来实现。怎样实现《雨巷》的教学重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在导入的环节播放《雨巷》歌曲,让学生感受这首诗被演唱出来时所能传达的感情。《雨巷》是一首音乐感、画面感都很强的现代诗歌。在总结阶段,我回答了学生"为什么要学《雨巷》""学《雨巷》对我有什么用"的疑问,实现《雨巷》教学的最佳效果,学生们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走出雨巷     
我昕到淅沥沥的雨声,那是因为我看到了《雨巷》。从第一眼到最后一眼都是伤,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笔下的世界。在读这首诗之前,从来不知。一首诗也能写成这样令人无言的愁,没有真正的惆怅在心头,是不可能作出的。于是,我走进他的伤。油纸伞,这本来单调的东西,在这悠长悠长、不见尽头的雨巷出现,那是多么冷漠。不是倾盆大雨,也非毛毛细雨.只是滴在伞上,有低沉响声的雨。“滴滴嗒嗒……”窄窄的雨巷,全部被青硬的大石块包围。  相似文献   

10.
雨巷     
独自蜷缩在喧嚣的一隅,捧着一本诗集——《雨巷》。 读着,读着……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周围的喧嚣早已没有了。有的只是一条长长的雨巷。而我就蜷在雨巷的一角,看了看周围,天色不早了。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细针似的雨丝。  相似文献   

11.
雨心的初恋     
那年,我和雨心上初三。一天早上,雨心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一旁。“什么事?什么事嘛?”望着她那红得像苹果似的脸蛋,我好奇地问。“你信不信缘分?”“不信。”“我发觉我和一个男孩子特别有缘。这两个礼拜坐车时,我总能碰到他,你说这算不算天意?”雨心陶醉地说。我和雨心是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儿”,小学毕业后我们考上了同一所中学,两年多来我们总是一道上学放学。由于她的自行车坏了,所以这两个星期雨心都独自坐车回家,想不到一贯对男孩子无动于衷的她,竟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对一个男孩动了心。“你知道他在哪个学校?哪个班?叫什么名字吗?”“…  相似文献   

12.
《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诗通过对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本文说说该文的说课稿。  相似文献   

13.
知道戴望舒是在高一,走近戴望舒是在高二,这样一个进程中,没有桥梁,有的只是他的一首《雨巷》。我想,我很想,如果可以,我也试着写一写我的“雨巷”,而事实上,我根本没有雨巷,更没有雨巷让我漫步其中,让我从容地品尝我的忧伤。《雨巷》写得很轻柔,很凄婉,很清幽,也很隽秀,甚至有些缥缈。诗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正是对我落寞情怀的另一种表达,与我心中那根不安份的琴弦产生着希望中的那种共鸣。尽管如此,我却与戴望舒有着极大的不同。说是共鸣,只因为他有一首符合我目前心境的《雨巷》,它有着我一直喜欢的那种韵调,更有…  相似文献   

14.
<正>戴望舒的《雨巷》创作于1927年,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忧伤哀婉、情感的回旋往复、语言的精雕细琢和音韵上的沉郁舒缓成为了新诗史上的名作。此时,新诗从1917年胡适的发轫之作到戴望舒的《雨巷》已经走过十年的路程,其已经呈现出自己的鲜明艺术特征,下面,我以《雨巷》为例,对其艺术特征作一基本的梳理。一、从结构上看,诗歌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大致相同,只有第一小节的第四句"我希望逢着"变成  相似文献   

15.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相似文献   

16.
1928年8月,戴望舒在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文学杂志《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组诗(共三首),其中一首名为《雨巷》。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描绘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和"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迎面相遇又擦肩而过的场景。但是这首诗的音节特别柔美、和谐,在当时就被叶圣陶先生称誉为"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而这时,戴望舒还是上海震旦大学的一个学生,因为此诗而正式登上诗坛,并被誉为"雨巷诗人"。  相似文献   

17.
胡海鹏 《学语文》2003,(4):36-36
戴望舒的《雨巷》中有三个主要的意象:我、姑娘、雨巷。一致的看法是:“姑娘”象征理想。而“我”、“雨巷”是否有象征意义,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笔者以为,“我”、“雨巷”不仅有象征意味,而且与“姑娘”这一意象一样,有更深层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读到戴望舒的《雨巷》,觉得这真是一种朦胧之美,字里行间透着青春的忧伤和哀怨。此时的夜很静,静得我能够听到自己轻微的呼吸,因为这时已是凌晨。我拿起厚厚的读本,倾心地朗读它,想走进这朦胧的雨巷,让自己的想象跨越到千里之外的浙江。那是戴先生的故乡。我要"撑着油伞,走在那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去认识那位在雨中哀怨又彷徨的丁香姑娘。  相似文献   

19.
戴望舒(1905- 1950),浙江余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代表诗有:《我思想》、《寒风中的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 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  相似文献   

20.
雨中情     
编者推荐:"风"在雨中发现了"人也愿意听我的倾诉","我"在在雨中"把温暖传递给她(风)"——紧扣标题"雨中情"。此文可变格用于2008年高考天津卷标题作文"人之常情":增补"我"关爱"风"的情节,凸显"尊重生命"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