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因此,《孔雀东南飞》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可是各套教材对诗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故”字的解释却是不尽相同、奠衷一是。这不仅有损于教材的权威,而且不便于师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乡在山西,山西是美食天堂,最有名的美食要数平遥的牛肉了。每一个初到平遥的旅游者,首先要寻找的肯定是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平遥牛肉。明清街上三步一铺、五步一店的景象已成为古城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床小棉被,它像一件深蓝色的长袍。我很喜欢这种颜色,它让我想起夜晚宁静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它的"包围"下,我很快就能进入甜蜜的梦乡。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用及同版教材全解对《李寄》文中“故不得祸”一句的解释分别是:“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及“照样得不到保佑”。看来,教用和全解中把“故”释为“仍旧”及“照样”,把“祸”释为“制止危害”及“保佑”了。这里,“仍旧”和“照样”义同为“跟原来一样”;而“制止危害”即为“无危害”,亦即“无祸”,如得“保佑”一般,二者意思也大致相同。可见,上面两种解释如出一辄,少有出入。我认为这样解释不妥。首先,联系前句,因有“祭以牛羊”故,才有“不得  相似文献   

5.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教学参考书》及各种版本的译文都将"公子故过之"的"故"解释为"特意",将"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一句翻译成"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特意陪我拜访他"。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读了贵刊第七期“热点话题”中卢德荣关于工人不吃香的文章,很有同感,我所在的企业就是这么回事:一、涨工资论职位,坐小车讲官衔,工人算老几?二、没有靠山,工人办事样样难;三、领导眼盯的是美女大款,还有他的上司,眼里怎么会有工人?四、领导培植重用的亲信(陪赌陪嫖的亲信),是能以权换权,以权换色的人……。还有比这些严重得多的,国有资产进了个人腰包,工人拿不到工资……。您说,要都是这样,这企业还有救吗?我真是为此而担忧!读者:孙淞“不吃香”我也有同感@孙淞  相似文献   

7.
一你不是官。中国“官本位”太严重。无官一身轻,你轻得似鸿毛。任何时候维护的是当官的利益。分房论科处级,涨工资论职位,坐小车讲官衔,工人算老几 ?   二是你无靠山。没有靠山,工人办事样样难。把工人象足球一样踢,而且似中国男足那滋味。一个芝麻官,可以把父辈级师傅指挥得晕头转向。弄得诚惶诚恐不说时时但心下岗饭碗难保,崩想“吃香”。   三是你兜中无钱能“吃香” ?本身是一名工人,无权无地位只有一身力气,靠力气挣那点饭钱养家糊口,送不起大礼,请不起贵客,在单位你能硬得起腰吗 ?腰不硬怎“吃香” ?领导眼睛盯的…  相似文献   

8.
9.
阅兵,在长时间的准备和大规模的投入之后,带给国家和民族的,是巨大的社会和国际影响,对于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件事半功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句子,其中的“故”,有的注本释为“所以”。(江夏主编《文言文译注评释》)《语文月刊》1996年10期《(论语·季氏>篇“故”字试解》一文,认为此“故”不能释为“所以”,应训为“则”。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欢乐,有忧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完全独特、独一无二的世界,它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极力关爱,洞悉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  相似文献   

12.
适时点拨,让“优等生”更优秀 “优等生”往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但同时,有些“优等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涵养、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长此以往,就会妨碍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才华,最终妨碍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  相似文献   

14.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于是又认为,“训”与“诂”(或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分值稳定、难度稳定。因此,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工作,对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以考试中心文言文命题专家说过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虽选自课外,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在课内”的话为指导思...  相似文献   

16.
上了大学,和身边的朋友聊天,大家都还会提到高考填报志愿的那段心路历程。选择,终究是让我们兴奋而又忐忑的。很多朋友说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只是因为“父母老师的推荐”或者“听说比较有前途”就盲目地填报了,等到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对所选的专业不感兴趣,学起来很痛苦。我所在的学院就有这样一个女生,她高中的时候成绩非常好,高考发挥也很理想,她本人非常喜欢生物,却报考了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因为她听了别人的建议——“电子行业薪水很高”。由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系统调试能力,这恰恰不是她的专长,她一直学得很痛苦。  相似文献   

17.
黄文学 《现代语文》2006,(1):124-12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9页《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二段有这样一个句子:“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课文下方对“大人故嫌迟”的解释是这样的:“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大人,好像现在说的老人家,指婆婆。故,总是,老是。”  相似文献   

18.
<正> 孔子研究,长期以来由于经学研究方式的困扰,人们总习惯于同周公相联系,简单地把他的思想理论归之于姬周文化体系。可是,从孔子的出身看,他祖籍于宋,是殷商的后代,决无不受其先祖影响之理,就是司马迁在指出他的学术特点时,也将亲周与故殷并提。至于他虽然崇尚周孔,但却又提出损益主张,即要求部分的改革,尤其他的从周,是因为其“监于二代,郁郁乎文”(《论语八俏》),明确表现为一种择善而从的态度,这就说明从周并非他的唯一特点,尚有故殷的另一方面。为了说明他眷恋商段故国之情,笔者曾在《试论早  相似文献   

19.
“故”字是一个多义词,为了便于掌握,可根据它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词性和词义:1.在句首,一般是连词,表示因果、目的关系,译为“所以”、“因此”,若“以故”、“是故”连用,也是同样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