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21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青少年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颜氏家训》在道德教育时机、道德培育机制、道德教育途径和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理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的"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学校教育可以借鉴《颜氏家训》的教育精髓,努力拓展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期价值引导.此外,还需在全社会全方位构建长效、立体的道德培育体系,并在德育内容中有效融入德性养成要素,助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在国际上的延伸,它同构建和谐社会一样涉及到两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由于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注重基于国家这样的大集体里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全球的视域下如何进行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被忽视。因此,本文认为,在和谐世界的视域下应将"国与国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调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蕴涵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基本规范,是一个源于历史和现实、服务于时代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丰富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强化了青少年道德价值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实践效能,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
理学道德本体论将伦理道德视为宇宙之最高本体,这个最高本体就是"理"."理"本身就体现着理学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这个价值取向就是遵循封建等级伦理规范"五伦",亦即实现封建社会人伦关系的高度和谐,价值标准就是"四德",即封建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7.
道德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州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季道德文化是指以文化为基本形式、媒介和载体的道德活动和道德现象,即蕴含于不同的文化载体如大众传媒、校园文化中具有道德规范和影响意义的因素,其核心是道德价值和道德精神。道德文化建设是青少年思想道...  相似文献   

8.
对青少年及时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行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的缺失,探寻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的由来,提出了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实施策略:营建良好的道德校外自我教育氛围;构建道德自我教育的内容体系;寻求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创立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反思型模式并形成同伴互助的辅助机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努力提升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怀伦理教育通过榜样、对话、肯定及实践的形式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在当前的关怀伦理模式下,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仍存在主体缺陷、培育方式机械化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构建关怀型和谐家庭环境、整合关怀式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关怀感知能力等途径完善青少年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0.
试论青少年网络道德培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对青少年网民进行真、善、美等道德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和广大家长的强烈愿望。网络道德的培养应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坚持他律和自律结合、自由与责任并存、伦理与网络伦理融合的原则,从网络技术规范管理、网络道德教育、个体自我调适三个方面构建青少年网络道德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庄子注》中,郭象试图依据个体性原则构建起为整个社会所赞同的价值与规范体系(即道德哲学)。然而,凭借个体性原则来探究道德又使其显示出伦理利己主义的倾向:以足性逍遥或满足个体的天性作为评判道德价值的标尺,其结果可能导致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进行判断;无为原则所主张的放任个体天性的立场也无法形成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独化于玄冥”则从形而上的层面为个体性存在提供了终极依据。正如所有伦理利己主义理论那样,郭象的道德哲学也蕴含着取消道德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杨淑萍 《教育科学》2012,28(3):20-23
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现实空间,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道德观呈现出以下特点:道德认同中的归属感与疏离感并存;道德标准凸现比较性和冲突性;道德价值趋于平庸化和模糊化;道德情感渐趋冷漠化、道德方式倾向消费化等。深入分析和揭示消费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观特点有助于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避免青少年道德观的畸形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诚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青少年必备的品德,是青少年人格完善的基本前提,是青少年为人立身的处世之本.当前,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冲突,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出现了诚信危机.因此,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诚信理论"为指导,搭建诚信实践教育平台,并且以"健康向上文化"为主导,营造文化环境,不断健全青少年诚信品德的测评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现实化、功利化,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道德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体系;加强道德立法,依法治德,使德治与法治相融合;构建教师教书育人—领导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学生自我教育"四育人"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双主体"教育互动;建立健全"校—系—班级—宿舍—网络"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青少年"五级"心理危机干预保障机制;教育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要建立集体教育和道德言行绩效评估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道德金律是道德原则,是最珍贵、最高级别的道德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等传统的所谓"道德金律"有很大的局限性,共同缺陷是都以自己为参照系。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利他。此论具有本质性直接性——直接触及道德的本质;全面性涵盖性,可以涵盖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的所有领域;否定性超越性,用利他原则否定集体主义原则,理论的创新就是某种超越。利他就是新的道德金律,即最高、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也就是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道德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关于个体如何思考自身以及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道德自我概念,关系到个体对"我是什么人以及我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与定位。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建构是道德主体通过内化、社会交往和对话活动,把外部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内部的主体观念的一种主动过程。因此,青少年道德认同感的形成要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人格特征和自我价值观,以及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现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与知的分离,这使得处于人格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严重的道德认同危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我认同感首先要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大力提倡主流道德文化与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有效地促进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直觉的道德判断,或谓之道德直觉,即道德主体在意会道德概念、价值规范等理性认知与厚积道德经验、伦理实践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经由道德隐喻、虚拟移情等,对某一具体道德情境内蕴的伦理关系做出瞬时间、自动化、隐逻辑的把握与评价的一种道德认识范型与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节教学中,尝试借由价值比较、鉴别与选择过程的体验、价值判断、选择与践行冲突实例的剖析等施以"隐逻辑"的思想政治课"无意识"德育:建构"道德图式",厚积基于意象观照的直觉敏感;基于决断"隐逻辑",促发直觉抉择的"无意识"驱动。  相似文献   

18.
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会道德地对待陌生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美国公立基础学校强调平等地尊重陌生人的异质性,即平等地尊重经济异质性、特殊学习需要及文化与价值观差异性;重视关心陌生人的多域实践,如作为同学的面对面非选择性关心及作为社区居民的近距离关心;创设多种条件促使青少年与学校内外的陌生人交往融合,以交往增进对陌生人的知情信任。平等、关心和信任这些互嵌价值观有助于缩小陌生人的心理距离与道德距离,以此为特征的陌生人伦理教育对于我国丰富学校德育、构建良序陌生人社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出现的大量市场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管理.文章探讨了网络道德问题及其成因,并且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文章认为,要注重网络道德建设的时效性、层次性;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青少年,应强调抓好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放在培育道德的自律精神上;网络道德建设要坚持进行多领域的综合教育和宣传;网络道德建设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网络道德建设需要组织全社会齐抓共管;网络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人一直是在道德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所取代,但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的时候依然恪守"义利关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传统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学理性缺陷在于把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始终为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依据。实际上,义利关系不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是道德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社会道德的使命就在于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同时,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