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戴烂帽子的女人和往常一样,凡桑和妹妹蕾雅下课后一起回家,在路上,他们总是争论不休。蕾雅已经是第十五次重复着:"不对,就是不对!人应该永远说实话。"凡桑两眼望着天,说:"不管怎么说,有时候说一些假话会让人少惹一些麻烦。""一点都不对!如果你说话的态度温和,那他们会明白你是不想对他们撒谎。"  相似文献   

2.
杜艳玲 《早期教育》2007,(12):46-46
镜头一:小王老师抓住了正在桌子上乱画的小明,批评他说:"老师讲了多少次了,不能在桌上乱涂乱画,你这样做对不对?""不对。""你自己说,  相似文献   

3.
<正>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与考试中,常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会而不对",困惑于明明平时学习中都能"听懂"、"看懂",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会而不对"呢?通常教师和学生都会把这种现象归咎于"粗心大意",可在下次的考试和练习中会发现"会而不对"仍是个顽疾.本文试对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成因、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一、"会而不对"的表现形式1.审题不清,忽视隐含条件例1设α,β是方程x2-2kx+k+6=0  相似文献   

4.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画家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  相似文献   

5.
<正>前两天,女儿在纸上画了一个圈,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个大大的零。""不对不对,是鸡妈妈生的蛋。"她一脸得意,立刻又指着圈问我是什么,我想也没想就说:"是鸡妈妈生的蛋。""呵呵,又不对,是小鱼吐的泡泡。"如此反复了几次,女儿乐此不疲。她熠熠闪光的瞳仁,精彩纷呈的想象,让我有些汗颜。在成人的眼中,孩子是无知的,正是这份"无知"、好奇与童真,让他们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然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干扰,这种可贵的想象力似乎在  相似文献   

6.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  相似文献   

7.
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听懂了吗?""对不对?""是不是?"接下来学生一呼百应地答道:"听懂了","对(不对)","是(不是)!".  相似文献   

8.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叫婷婷。 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画家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 "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 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婷 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者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等;教师们也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等。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但当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说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相似文献   

11.
六年级思品课中,课后的"辨一辨"本应是很有价值的思考。不过,学生很容易把这种题目当成一般的知识要求,按照"做(说)得对不对,为什么"的要求,对照课文中心作简单的"对或不对"的判断,然后作"严肃"的归因,做成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相似文献   

12.
我在备课时发现中华书局、作家出版社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14页中有一句话说得不对。我认为应该更正,因为这是师生共用的教材。这句话是:"太阳和月亮都会发光,照得大地亮堂堂的。"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对。地理学上说,月亮本身不发光,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我每隔两天就要对女儿说的话是什么?你猜猜看。不对。不对。你再猜猜看。不对。不对。不对。我告诉你,是:"这两天数学怎么样?""有什么地方搞不懂吗?""数学抓抓紧哦!""数学一定要学好。"这几句话每隔两天就要讲。有的时候天天讲!不厌其烦。好就好在梅思繁听起来也不厌其烦。  相似文献   

14.
相信所有的孩子在第一次写作时都怀着好奇、激动、神圣的心理,当有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时,他们是喜悦的、自豪的。然而我们习惯于站在“严格要求”的角度上对待学生习作,态度往往是: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们竟然还相当满意我们犀利的目光。孩子们呢?在一次次的批评中逐渐迷惘,在一次次的指正中越来越怀疑自己,在一次次的被否定中认为自己是根本不可能写出好作文的,写作文不是表达自己的认识,而是给老师写的,于是,他们逐渐逃离了写作,憎恨了写作。  相似文献   

15.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2,(10):35-36
李晓波说自己是超人。做超人的标志是,他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此刻,李晓波左手接电话、右手发邮件,还能同时和QQ上的朋友聊天。这是他的一贯作风,超人的能量就体现在这儿了!他的写字台上,放着已经打开的数学作业、语文作业,不对不对,还有,还有英语练习册。"我写作业效率奇高,20分钟切换一次!"李晓波得意地对同伴史铭岩说。  相似文献   

16.
王卉菲 《初中生》2007,(26):24-25
数学老师批改作业有点"怪",他只在做对的题目旁边打一个"√",不对的地方不作任何记号.时间长了,我们也就懂得其中的"奥妙"了,没打"√"的地方是要重做的.第一次做作业必须独立完成,重做时可以相互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评分经验两方面探讨高考议论文评分标准,提出不分"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采用小评分量表分项评分,分项采用4等级评分的框架建议;提出高考议论文评分量表新的构想,评分指标包括"观点符合题意、明确""论据有效、充分""论证有效,具体深入""结构合理完整,层次分明""语言准确通顺,严密得体""符合逻辑,有说服力";分项评分采用03等级评分,体现评分的层次性,0代表无或不对,关乎对不对的问题,1、2、3分别代表一般、中、好,关乎好不好的问题;评分操作借鉴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评分办法,只要在"评分"栏输入03等级评分,体现评分的层次性,0代表无或不对,关乎对不对的问题,1、2、3分别代表一般、中、好,关乎好不好的问题;评分操作借鉴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评分办法,只要在"评分"栏输入03分,系统便会自动生成总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答作为提问的延续,同样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只有教师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地应答,才能激发幼儿艺术思维,促进幼儿自主地学习、感知、创造音乐。但在教学中,教师却因多种原因存在无效应答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几次执教中班音乐活动"功夫拳"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有效回应在活动中的至关重要。下面,我就结合这个音乐活动谈几点体会。一、典型应答1:"不对,再想想!"在日常教学中当面对幼儿独特力行的  相似文献   

1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坐在庐山瀑布旁的小亭内,品尝着美酒吟诗。"不对,不对!"富兰克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你说说,怎么……不……不对?"李白刚喝了酒,舌头好像打了结。"银河是由许多星球组成的,它是不可能落到这儿的。"富兰克林理正辞严。"你怎么能这样?星星是‘上帝的明灯’,正如雷电是‘上帝的怒火’一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教育》2009,(9)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