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喜欢讨个吉利,所以经常把五福临门、三阳开泰一类的话挂在嘴边,但要问起五福的具体所指,大多数人可能一片茫然。五福的说法,出于《尚书.洪范》。第一福是长  相似文献   

2.
梅香 《高中生》2011,(22):43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尚书》中的《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词语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到底什么是五福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常说的吉祥话中有一句"五福临门",但大多数人都是一听而过,只觉得是吉祥话,至于到底是祝福什么,都不是很在意。事实上,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五福"是什么。"五福"一词出于《尚书》中的《洪范》。书中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其中,"长寿"是指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指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也有人指出,"贵"不在"五福"之列),"康宁"是指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指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指临终前没有遭遇过横祸,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的来历吗?"五福"又指哪五福呢?"五福"这个词,原出于《尚书》的《洪范》。"五福"不是指五种具体的东西,而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相似文献   

5.
6月,高考成绩一公布,不少地方出现的学霸班让人咋舌。比如,某中学今年高考中现"最牛高考班":一个班40个孩子,39个被保送到重点一本,其中26人保送北大清华。类似傲人成绩也让一个名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超级中学"。(中国广播网6月30日)?所谓"超级中学",媒体形象地称其为中学阶段  相似文献   

6.
福多的心灵哲学是一种关于心灵本质及其结构、带有“机械论”色彩的哲学,更是一种崭新的人学。他根据物理主义、自然主义重新诠释“民间心理学”,提出了“心灵就是大脑内的计算机”的新论断。文章在考察福多对这一论断的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应谨慎而科学地对待福多的思想,在批判借鉴有关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们过去赞成或否定的有关观点作出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5,(2):42
小记者来回答黑客是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破坏或窃取资料的人。小主持大讲堂黑客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他们并无益于电脑技术的发展,反而有害于网络的安全,容易造成网络瘫痪,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小播音趣谈电脑大灾难1988年11月2日,美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让许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知道金龟婿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身份高贵的女婿,但是恐怕很少人了解它的来源和历史。金龟婿是一个古老的称谓,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唐朝,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相似文献   

10.
所谓避讳,就是回避某些人的名讳。一般来说,有三种名讳要回避,以示尊敬。第一种是自己先人的名讳。譬如苏东坡的祖父叫苏序,所以苏氏兄弟为别人写序时,不敢用序字,而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戏说风潮风起云涌,成为文学表达的一股新势力。那么戏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学现象呢?文章就其发展现状,试图为“戏说”的概念范畴作一个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清晨5点多钟,5岁大的小侄——内弟的儿子就醒了,家里也就甭想安生了。我熬了大半宿,本想趁礼拜天睡个懒觉,也给搅和了。早餐后爱人就出门了,我又成了幼儿园看孩子的“阿舅”了,一边敲着键盘爬格子,一边还要应付小侄没完没了的“骚扰”。小侄那边突然一下子没声了,他在搞什么名堂?我溜了一眼,小家伙儿正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中,“技术”与“素养”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条主线。由于基础教育属于国民素质教育,技术课程也必然要指向学生的素养而不仅仅是具体的技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问题:如何以技术为核心教学内容,而又不陷入“技能教育”、“实用教育”的泥淖?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两位学生,为"自食其力"这句成语进行了全然不同的诠释。其一:鸵鸟。我到一间顾客如云的咖啡店用午餐,看到我去年教过的快班的一个学生。他在校成绩不错,怎么现在竟在此捧茶而不升学了?心想和他谈谈,但是,他老是不走过来。  相似文献   

15.
日常语言中经常苦涩连用。其实苦和涩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苦是一种纯粹的味觉,由舌头上的味觉细胞感受到,而涩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口腔内产生的发干、收缩的感觉。能  相似文献   

16.
苏军 《上海教育》2013,(31):58-58
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解题的比赛中遥遥领先,却在“发现”问题中摇摇欲坠。事实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没有发现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加速了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进化和转换,从而引发了生产方式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革,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职业结构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即技能工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数最多的中间层。技能短缺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08,(20):36-36
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副教授有宝华在《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6期上谈到:不能简单地把“会教”理解为教师教学技能的炉火纯青,“会教”更应该意味着教师在达到较高专业化程度后,整体教育教学行为的一种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9.
感受是什么呢?感受就是指你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感觉、思考,进而得到的启发和认识。生活本身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对生活的感觉、思考、启发和认识,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各具姿态的。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发现美好的东西,从而加以赞扬;二是发现丑恶的东西,从而加以批评。1.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美好的  相似文献   

20.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我说:“爸爸妈妈,我出个脑箭急转弯让你们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