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放 《考试周刊》2013,(72):194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的"原本性",尊重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音乐教学就是要以听、说、做等艺术教学手段把最简单、做愉悦的音乐节奏呈现给课堂与幼儿。  相似文献   

2.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可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本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从培养节奏意识入手,强化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通过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是音乐之根”。音乐节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类语言和生活节奏。在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节奏练习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启蒙,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语言出发,感受和掌握节奏,使之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好:“同学们好!…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节奏感有助于培养儿童协作意识和技能。音乐因生活而亲切和灵动,生活因音乐而丰富和精彩。音乐和生活本来就是对话的、和谐一体的。在解决音乐节奏活动教学中,可以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并表现出节奏的美、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4.
宋春霞 《快乐阅读》2011,(15):86-87
音乐中优美流畅的旋律、快慢有序的节奏、丰富形象的音乐语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而音乐欣赏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优美流畅的旋律、快慢有序的节奏、丰富形象的音乐语言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它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音乐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们之所以把音乐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就是因为音乐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  相似文献   

6.
学习音乐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和韵律,如果人们把韵律比作是音乐的基础,那么音乐节奏就是撑起整个音乐的承重所在,音乐如果离开了节奏,音乐的世界就会"崩塌",那样音乐就不会被称之为音乐。所以,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的天性,在细微处着手教学,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着重把握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增强同学们的韵律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最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节奏感培养,务必增强同学们的节奏感训练。要明白的是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只有将节奏训练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抵达学生的脑海深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推进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音乐语言的要素,是通往音乐大门的钥匙。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到第一位,可见其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关键要充分揭示音乐语言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会听音乐、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旋律是音乐中流动的血液,那么节奏就是音乐的骨骼。对小学生而言,节奏的形式绝非音乐仅有,学习中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语言、动作与音响,然后在比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节奏。  相似文献   

9.
节奏在舞蹈音乐中的作用,体现在"舞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动作的有节奏的程序,没有一个舞蹈是没有节奏的".节奏的目的是为了组织音乐,舞蹈又通过音乐、节奏组织起来.因此,必须处理好舞蹈动作同舞蹈音乐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节奏?节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本是音乐上的用语.引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让课堂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节奏?以及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为一切艺术节奏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为音乐的节奏提供了素材,成为人们理解音乐节奏的内在条件。阐述了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说明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希望引起音乐学习者在视谱、演奏、演唱时重视节奏,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2.
天真校园     
竹之子 《高中生之友》2014,(11):F0003-F0003
昨天我爸、带我去城里看音乐喷泉了!哇哦!酷毙了!卞卞.什么是音乐喷泉啊?是假小子南妞啊!就是那个喷泉会根据音乐的节奏喷出不同花样的水柱。  相似文献   

13.
正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与强弱,它是音乐的必要条件,是音乐的骨架。节奏培养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和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有利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突出特点就是把节奏作为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引导幼儿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让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我们在幼儿节奏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坚持从引导幼儿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门语言,与其他语言一样,具有艺术性。学生需要进行英语学习、交流、运用和创造,才能深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入音乐节奏,构建智慧课堂。教师从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巧妙套用音乐节奏、创编趣味音乐节奏几个方面探讨了引入音乐节奏,构建英语智慧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就好比是音乐的"心脏",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让学生对节奏的训练感兴趣,就需要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寓教于乐,增强其  相似文献   

18.
本主要阐述什么是节奏?以及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为一切艺术节奏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为音乐的节奏提供了素材,成为人们理解音乐节奏的内在条件。阐述了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说明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希望引起音乐学习在视谱、演奏、演唱时重视节奏,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9.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元素,指构成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成分,分解为节奏、音高、音色、速度、力度、旋律、和声等等。紧扣这些音乐元素来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一、训练节奏突破难点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核心元素之一,被称之为音乐的"骨架"。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