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阅读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  相似文献   

2.
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以游戏为背景材料的题目.这类题目将数学问题置于常见的游戏中,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该文论述了新教材即将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关注理念、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忽视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数学不仅有着知识的"身躯",更有着文化的"灵魂",将数学文化适时恰当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受到文化滋养的同时产生文化共鸣,充分彰显数学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的小学数学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以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儿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美,使儿童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精神,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儿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美,使儿童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精神,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8.
阅读理解型问题是指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对文字、符号、图形和式子进行概括、分析,逐步形成归纳抽象思维,增强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的问题.它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为主的一种重要题型.下面就以2001年中(会)考中的阅读理解型题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我国把创新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为此,数学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材料,由于其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1.把结论性的问题改为探索性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宋振 《基础教育研究》2009,(12):35-35,37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加强阅读训练的指导,使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结合新教材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美无处不在。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数学虽然枯燥,但数学的美却蕴藏在数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学习中。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数学美,用数学之美来解答数学问题,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美、体悟数学美、享受数学美,从而让枯燥的数学彰显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一直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数学文化问题正式进入了数学教学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呢?一、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杜林 《甘肃教育》2003,(3):31-3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接受信息的容量大幅度递增。传统教材中的机械、重复的大数目运算限制了学生创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从大数目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新教材在第七册中正式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第九册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验证、比较、寻找规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  相似文献   

14.
创造始于问题,要想让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实现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真正实现老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尽可能的创设问题情景或数学或非数学的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独具挑战性和吸引力,因为它代表了…  相似文献   

15.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推进已经四年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教学学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教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料、古诗、谚语、成语、数学故事、数学名人名言等,构建文化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味。  相似文献   

18.
陈舟游 《贵州教育》2009,(21):27-28
“数学文化”即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在我看来,狭义的数学文化犹如小家碧玉,需要仔细雕琢与思量;广义的数学文化犹如大家之风范,沁人心脾。在缺乏数学文化的课堂中,唯有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干瘪的思维训练,而缺乏一种灵性、一种美感,一种穿越时空溯源历史的灵动感。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重新认识,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都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数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实践数学。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