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8)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急于教完什么内容,或者向学生灌输什么知识,很少让学生自己探索什么内容,感知什么知识,很少关心学生的感受,几乎没有想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没有去唤醒学生。其实,教师只"教"好是不行的,在"教"好的同时还要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不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叶老先生,他们都在强调一个导向:生活才是写作源泉!而记叙文写作更讲究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作为中学生,只有真真实实地到生活去感受、去感悟、去想象,才有可能再现记叙文写作的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3.
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 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日本,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其他好像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春姑娘的脚步轻巧而欢快,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到春姑娘吗?她就藏在你的身边。仔细观察,让我们与春天一起游戏。游戏一认识小草适合年龄:16—18个月目的:知道草的颜色及作用,并爱护草坪。过程:1寻找小草。妈妈指着小草,问宝宝:"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呢?"带领宝宝到户外去寻找小草。2感受春天的小草。引导宝宝摸摸小草,在草地上打滚、爬爬等,让身体自由感受。  相似文献   

5.
姚继淑 《四川教育》2007,(11):31-32
案例:《索溪峪的"野"》师:孩子们,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请大家自读课文,走进索溪峪,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生默读课文)师:认真读了课文,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语文学者都这样教导我们:作文是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话已成为常识,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这里,需要再追问一句:这"感受"又是什么呢?或者说  相似文献   

7.
自从杨清芳走上杏坛,他已经在教育战线奋战了三十个春秋。从中学教师到小学校长,再到中学校长,无论在什么岗位,总是信念坚定,满腔热情,为洛龙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懈努力。提起杨清芳校长,老师们常用两个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个是"服",一个是"敬"。佩服他的公正严明、  相似文献   

8.
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国学,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共识。有的古今都包括,有的认为只限于传统的东西,有的更窄些,主要是儒学、六艺等。有资源实力的人在谈到国学时说:"国学就  相似文献   

9.
师生平等,气氛宽松从幼儿园到初中,日本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师道尊严"。一次参加日本的家长会,会上一个小男孩闯了进来,指着老师问道:"小崎(老师的小名),你把我们  相似文献   

10.
寻找春天     
立春早过了,窗外的景色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妈妈却告诉我:"你要是到郊外走走,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真的是这样吗?周末,我将信将疑地开始了我的"寻春之行".  相似文献   

11.
"说!说破无毒" 农村的孩子,你让他们说:锄头是什么?锄头有什么用?他们能说上一大堆,那数学课堂上,你问:数轴是什么?两条垂直相交的数轴又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用?那可就一知半解了.怎么办?说呀!教师要说,要用形象的比喻,不失时机地说,要让学生像感受生活一样去感受数感、形感,使抽象的、辩证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2.
认识珊瑚小学老师郭蕾有八年了,但平时接触并不多,倒是经常听到她赛课获奖的消息.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多达38本,郭蕾算是获奖"专业户"了.郭蕾为什么能从众多的语文教师中脱颖而出呢?她自己说:"我就是爱做事,做着做着,就有了一些进步,有了一些成绩."热爱、坚持、创造,是郭蕾做事的三种"味道",也是她既普通又不一般的地方. 爱在左,乐左右 这些年,我到不少省市讲课,总爱提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字说说你当老师的感受,是什么?两个字?三个字?"绝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累!很累!非常累",这几乎成了固定答案.郭蕾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我觉得当语文老师很自在,很幸福."  相似文献   

13.
正物欲横流的时代,权、势、利,几乎成了所有人的追逐目标。一名乡党委书记却在别人呆不下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通过辛勤的汗水,终于把一个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望着自己努力改变的事物,他发出感叹:"心在哪里,美丽的风景就在哪里。"而他本人,也被媒体誉为最美乡镇干部。那么美是什么?美是人们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学者唐震在他的新著《接受与选择》中则说:"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问我:"从无名小卒到‘名嘴’,在这一步步行进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8个字:"解开你身上的绳子。"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经历了找工作的奔波、投入工作的劳碌,但生命的帷幕似乎并没有真正拉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在凤凰卫视开始做一档全新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相似文献   

15.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要结合音乐进行。""在聆听中掌握知识;在聆听中巩固知识;在聆听中拓展知识。"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巴赫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类型。巴赫是宗教复调音乐大师,要了解巴赫,需要了解什么是"复调"。本课将"复调"知识点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唱、听"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理解感受"复调"的音乐特征,力求通过艺术实践,感受巴洛克的音乐风格。同时,以讲故事和聆听的方式将巴赫一生中几个重要创作时期的音乐介绍给学生,不留痕迹地将学生带入到巴赫的音乐世界中。教材分析:自本节课开始,将有七个单元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这七个单元概括了巴洛克时期以后的欧洲音乐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我正在贺卡店挑选生日贺卡,走过来一位小伙子和我说起了话。"今年你送给父亲什么礼物?"他问我。"我父亲在1998年就去世了。"我说。他显然很尴尬,说:"哦,对不起。我只是随便问问。"然后继续他的话,"因为我总是很发愁,不知道给我父亲买些什么好。不是他应有尽有,而是无论给他买什么,到头来都是放进抽屉,一次他都不用。我怕在他死后,发现所有给他的礼物都还扔在那儿,连包装也没打开过。""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回答,"以前每到父亲节,我们就带父亲到外面聚餐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69):37-38
万物都有"根"。那语文教育的"根"是什么?语文教育中学生应学会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感悟应用,进而去触摸文字的冷暖和温度,感受语言本身的"魔力"。吉春亚老师认为:"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诀窍的课堂,从而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认为对于广大语文教师而言,必须认真审视课堂和教学,引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发掘、感受语言之美,感受语言背后蕴含的魔力,真正成为语言的感知者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18.
珍爱生命     
什么是生命呢?头好大啊!说真的,我从来没考虑过"珍爱生命"这个问题。也许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整个过程中的所有体验和感受汇聚在一起就叫做"生命"吧?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想,宇宙中的万物都应该是有生命的,生命对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幸福,有很多种解释。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在《什么是幸福》的演讲中说,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庄子认为,"至乐活身"。列夫·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作为普通人,每天一睁眼能呼吸到清新空气,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体验到亲人的呵护与关爱,目睹  相似文献   

20.
<正>对"语文主题学习"最深的感受学校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近两年了。这期间我们逐步探索,明确了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以及如何进行主题课堂教学。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课外阅读课内上。在刚开始进行主题实验时,我接触到海量阅读,也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当时的理解是:这是让学生课下少看其他课外书,以看丛书为主。我疑惑:这样不是抢占了原本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