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是中国广大农村里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几乎没什么概念.长期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认为孩子在学校受教育就行了,自己都没读什么书,拿什么教孩子啊.我的父母对我们是如此,我们的祖辈对我们的父辈也是如此,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我园也办起了父母学校。经过实践,我们体会到,父母学校办在孩子入园前更为有益。我园每年招收的小朋友,年龄是二周岁半,此时家长渴望懂得启迪孩子幼小心灵的方法,渴望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渴望知道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教育等等的心情最为迫切。针对家长的心理特点,我们及时开办父母学校就可以提高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3.
家长教育孩子,彼此之间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时发生在孩子的父母之间,有时发生在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间,有时也发生在孩子的父母与祖辈之间。我在家庭教育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例。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祖辈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园是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共有幼儿 200名。许多父母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就将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祖辈。据调查,我园经常接送幼儿的家长中有 72名是祖辈,占全园来接送家长的 34%,有 10%的幼儿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姥爷姥姥、爷爷奶奶家。由于这些祖辈家长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过度的隔代亲现象,因此,在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上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我园采取了多种形式做好祖辈家长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召开祖辈家长座谈会   由于血缘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祖辈家长都有隔代亲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  相似文献   

5.
张华 《家庭教育》2021,(2):9-16
祖辈们参考家庭教育,为孩子的父母减轻了生活乃至教育孩子的压力,并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然而,虽然祖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扮演重要角色,并为父母双就业家庭提供了可靠的教育助力,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代际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7.
朱小存 《辅导员》2015,(9):9-10
根据调查统计,我所任教的班级,53名学生中就有34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58.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1.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有31个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个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或朋友。目前,这个班级留守儿童的数量仍在逐步增加。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祖辈家长生活,他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大多数祖辈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缺乏教育管理孩子的理论知识和合理有效的方法。为了有效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升祖辈家长的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小班幼儿入园都会面临生活自理能力大考验:不会自己拿勺吃饭、不会穿脱鞋、不会如厕等等。与其家长沟通后,了解到祖辈家长参与孙子女教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但由于祖辈老人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祖辈"隔代亲"带来的溺爱,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性强、心理自卑、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幼儿期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家庭教育质量现状研究的调查中,得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众多双职工家庭里,祖辈对孙辈的照顾率超过50%.具体地说,孩子上幼儿园前,主要是由祖辈照管的约占70%,孩子上幼儿园时,仍离不开祖辈照管占约60%.53%被调查的父母认为祖辈是家庭的主要教育力量.家庭离不开祖辈的隔代教育.  相似文献   

10.
《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这意味着孩子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大的知识"短板"。据介绍,《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10.8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不知道教育方法的家长,占37.82%;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希望能得到专业帮助,并且有81.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和培训。然而,调查中  相似文献   

11.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当委托人来接孩子时,教师往往不放心,生怕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 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内容附后)。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于某日委托他人代接孩子,也适用于短期(几天或一段时间)和长期(一学期)委托他人  相似文献   

12.
<正>早接园晚送园是幼儿教师每天的必修课。看着形形色色接送孩子的家长,有"白骨精"级别的企业骨干爸爸妈妈,有满是银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教养年幼孩子的任务落在了祖辈们的肩上。千万不能小看这群祖辈家长,和他们沟通要比和年轻的爸爸妈妈沟通难多了。我园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老人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注  相似文献   

13.
《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大的"短板"。(2014年12月29日中国教育报)根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有超过六成的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不懂得教育方法,要么腾不出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5,(3):18
《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这意味着孩子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大的知识"短板"。  相似文献   

15.
王莉 《江西教育》2022,(10):74-76
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当作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在大部分家长双职工的现实环境下,许多祖辈主动请缨,加入了育儿阵营,参与到家庭教育事务中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隔代助育家庭.需要指出的是,隔代助育家庭有别于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没有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完全由老人或其他人专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的父母来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就连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开放日也有少数的年轻父母缺席。经初步调查,我园大多幼儿由祖辈照料生活,年轻的父母们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根据这一特点,翻阅了家长报名登记表之后。我发现:我班幼儿的父母都是1980—1985年出生的,属于80后,他们的学历分别为: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同时随着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电脑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工作中有些家长会接触到电脑,工作中接触不到电脑的,通过和家长们聊天知道他们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由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长期与子女分离,祖辈便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以祖辈为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将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而农村的中小学校和村级组织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这些孩子从小离开父母,由祖辈或其他亲戚带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性格通常比较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容易被"坏人"带坏。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仔细  相似文献   

19.
潘巨化 《成才之路》2010,(10):13-13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出后,"二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访谈与观察发现,经济落后,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的农村地区,伴随生养二孩出现了家庭收入减少,孩子发展受阻;父母外出务工,隔代教育盛行;母亲精力有限,易疏忽细节;大孩被迫分享,心生焦虑与嫉妒;大孩处处忍让,依然受责备;家长为减轻负担,大孩被放任自流;将孩子进行比较,产生偏爱心理;父母偏爱孩子,影响孩子心理和情谊等问题。面对诸多挑战,农村父母应审慎决定何时生养二孩;以父母照看为主,祖辈帮助为辅;对待孩子公平公正,给予大孩安全感和平等感;引导孩子共同发展;时刻警惕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