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选择。从地方政府来看,维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是其政策行为的重要价值依据。从学校来看,保证优质生源、确保教学质量是其应对政策的基本立场。从家长来看,生存需要第一,教育需要第二是其考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这些不同利益选择所造成的张力大大削弱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均是农民工子女,然而在国家政策、受教育质量、心理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等方面二者存在着显著差异.种种情况表明,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相比,是更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两为主"实行近10年以来,该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不容乐观。现行政策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诸如政府、学校、城市儿童家长、流动儿童家长等,他们基于各自利益的得失,对现行政策抱有不同的态度,影响政策的执行和调整。政策的本质是利益的分配,政府在对教育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时,必须遵循:强调政府责任,平等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该政策的推进出现了资源性短缺和执行主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不断增加的流动儿童对城市教育的需求与城市供给之间产生比较尖锐的矛盾,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陷入困境。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涉及多个执行主体,涉及多层次、多个利益群体和目标群体,这些政策相关者构成政策网络,对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产生复杂影响。运用政策网络理论,通过政策网络视角和途径,分析政策执行网络主体间的及相互的依赖和冲突,客观展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福利政策和福利行政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我国中央和地方流动儿童政策的现状,分析影响流动儿童福利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了解到流动儿童福利在我国尚未得到社会及政府足够重视,国家缺乏专门的流动儿童福利机制。因而,要从影响流动儿童福利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立法因素出发,从流动儿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对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的顶层设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业支持和人文关怀的具体政策设计,努力构建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农民工这一群体相关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学者的关注,其中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针对1995年至2006年间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以及在“两为主”原则的教育政策下,分析流动儿童在政策层面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完善教育政策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关于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已较为完备,为其在城市中公办学校入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流动儿童"在入学机会、受教育过程、学业成就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农村小学为例,针对"流动儿童"在农村小学受教育的过程,从学校(包括教师)、学生、"流动儿童"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完善,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理念以强制性主导,政策规定零散、凌乱,缺乏体系性,政策执行偏离目标而走向失真,政策内容贫乏和不合法等问题。为此,要确立以人文本,重在引导的教师流动政策理念;形成健全完善,具有操作性的教师流动政策体系;构建利益表达协调机制,改进教师流动政策执行过程;推进清理修订,强化教师流动新政策制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工具理性的过分使用以及价值理性日趋衰落的发展现状。结合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教育政策的执行应该做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使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充斥着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自身特定的利益偏好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来看,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中兼具"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双重特质。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注重布局调整速度而忽视公共利益、关注任期内政绩而忽视长远利益、追逐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得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农村学校、普通教师、家庭以及学生的负担,一些农村地区的辍学率回升。以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审视教育政策执行,地方政府应从正式制度建设与非正式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促进教育政策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内在耦合,确保教育政策执行效能与教育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在城市面临各种困境,如何更好地协助其个体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完善流动儿童政策有利于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20多年间,国家层面流动儿童相关政策经历萌芽期、觉醒期、发展期、深化期四个阶段。流动儿童政策在内容、主体、对象、保护方法四方面实现了转向,但也存在政策对象针对性不强、政策视角"问题导向"明显、政策评估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建议在此三方面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2.
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缺失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各地教师流动政策的实践,从政策合法性视角来看,教师流动政策存在政策执行主体权限不合法、政策内容合法性缺失、政策内容与《教师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相违背、政策对象不认可等问题。合法性制约着有效性,也影响着政策价值选择的实现。在肯定教师流动政策合理性的前提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合理界定政策要素、完善政策内容、变"强制"为"引导""主动"、政策执行过程中积累有效性等途径重构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以及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城乡教师流动的政策,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等困境,政策执行理论从理想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教师流动政策执行中的困境作出了探究并尝试给出了对策,这对于使城乡教师有序流动这一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被赋予减负厚望。通过对三个省会城市“双减”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整体减负成效较好,初中学段减负效果不甚理想,且减负成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政策执行过程理论认为政策文本(制度安排)、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四个关键要素影响执行成效。根据政策执行过程理论,可以发现制度安排的有限性、区域教育生态环境的竞争性、政府较弱的公共服务偏好、教师认可度低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是制约“双减”政策减负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减负成效,宏观上须破解教育系统中的结构性障碍,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观上须改革现有教育绩效考核制度和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缓解教育竞争压力;微观上赋权教师,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增强政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系统回顾我国“县管校聘”政策研究总体情况,主题涉及政策发展、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工具视角、理论思辨与国际比较6个方面。这些研究对政策落实有积极意义,但亦呈现出区域政策横向关注有余而纵向发展研究不足、政策文本与实施分析颇多而政策过程分析欠缺等问题。未来可侧重开展“县管校聘”的纵向发展性研究,深挖其教育效率与产出,以多学科理论视角剖析“县管校聘”推动教师流动实效,探索其未来发展变量与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实证调查,本文从入学难度、财政负担、家校联系和家庭教育选择等方面剖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即流动人口从对儿童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初中后入学机会。流入地政府需要在教育财政、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以回应上述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戴双翔 《教育导刊》2010,(10):23-27
当前,迅速攀升的流动人口数量对广州市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年来,广州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正逐步、稳妥、有效地推进,但面临着种种现实困难,目前"两个为主"政策难以完全落实。在研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广州市应高瞻远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全盘考虑、科学规划,提高政策执行力度,科学研制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与经费投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尽管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纲领以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益,然而从政策纲领实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收效不佳.如果从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方面找原因的话,"法律规避"应该是原因之一;而当前相应的对策就是要倡导"送法下乡".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16个省域的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将内容分析法作为编码、统计和分析的方式,探究各省域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上,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整体与中央趋同,偏向使用环境型工具,缺乏对需求型工具的使用;此外,各类政策工具内部子工具的使用比例差异悬殊。在政策内容要素上,地方政府对建设目标的注意力分配不够优化,偏向满足儿童物质层面的需求,缺乏对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建议地方政府平衡使用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协调内容要素覆盖,形成地方特色,加强对儿童权利的关注,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是价值选择的结果.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过程体现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博弈、政策演进过程中的价值变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中存在着城市儿童与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二元对立的价值冲突与博弈关系.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过程体现出逐渐关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