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应用翻译更是如此,它要实现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本文首先回顾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并对应用翻译的性质和特点做一基本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翻译的实例,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单位应是动态及多元的。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动态选择应充分考虑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以及翻译目的。诺德进一步指出翻译单位是一种动态的功能单位。而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具有更多的动态性,这客观决定了其翻译单位的选择更应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期盼借助于翻译批评来促使翻译实践质量的提高,使翻译实践活动走向成熟与完善。翻译批评,说到底,就是要给翻译实践一个方向,其所肩负的使命不可谓不重大。翻译批评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众所周知,有文学就有文学批评,有翻译就有翻译批评,那么一部作品翻译得好不好,自然会有人站出来发言的。  相似文献   

5.
双语词典的翻译分为词目翻译和例证翻译,词目翻译是一种概括性、抽象性、简约性的,是一般语境下的概念义的翻译,是一种静态的翻译;例证翻译是在具体语境条件下围绕词目译义而进行的翻译,具有针对性,以体现词目词的语法特点、语用特点、修辞特点和文化特点为目的,是一种动态的翻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6.
陈霞 《文教资料》2005,(35):35-36
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本文探讨了文化、语言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翻译的深层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文化翻译应运而生。文化翻译旨在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能动的阐释和建构。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因此翻译过程具有复杂性,涉及多种选择,而每一次翻译行为及其参与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是由诸多层次的目的来决定的。翻译研究应注重翻译过程的交际互动,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功能选择的三大文本实施翻译策略,根据目的语文化背案重构文本内容,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在本质上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涉及到译者的认知策略选择及自动化处理机制。《翻译行为、翻译过程及翻译策略》一书所述有声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了解译者解决翻译问题时采取策略的具体程序,更好地阐释翻译思维过程,有助于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面对云计算时代强大的翻译技术以及机器翻译、机助翻译一次次的更新换代,翻译人才面临着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新难题。翻译并非简单机械的文字转换,机器翻译不能替代职业译者的翻译,而是与之共存的一种多元的翻译服务方式。为了让翻译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翻译实践中应有效利用翻译技术,体现职业译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10.
孙贝妮 《考试周刊》2009,(34):39-40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者“翻译学”的建立。然而,关于建立这一学科的重要问题——翻译的本质问题,学界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归纳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领域的一座宝库。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它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符际翻译是利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的一种翻译方法。唐诗的以景抒情、借景言志的特征使宜于描写静物的画成为诗歌翻译的辅助手段。文章从符际翻译视角出发,论证了画这种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一种阐释诗歌的翻译手段。它不仅为译者拓展了思维,而且绕过了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挣脱了原语言对翻译的种种束缚,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空间。  相似文献   

12.
熊鹰飞 《海外英语》2013,(2X):139-140
翻译症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针对这一普遍的问题,从翻译过程探讨翻译症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指出翻译过程在避免翻译症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受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根据翻译研究流派理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对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特定思想意识形态,即强制性思想意识形态或受接受语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影响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特定意识形态也决定了翻译文本的改写及改写策略。最后指出为达到更好的文化交流目的,非民族中心主义的翻译策略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4.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更少,且主要集中在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理论。文章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更好交流。  相似文献   

15.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乐园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04-106
"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自其提出以来主要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创造性叛逆对以广告翻译为代表的应用翻译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着重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提出创造性叛逆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翻译现象,也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在广告翻译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6.
字幕翻译作为翻译教学媒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琴 《文教资料》2010,(1):37-39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类型具有其自身限制因素带来的特点。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培训。本文将字幕翻译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探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所能获得的益处.旨在说明字幕翻译的训练对于培养职业译员确是一条有效提升语言和翻译技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邓焕霞 《天中学刊》2012,27(6):105-107
音译是翻译中异化策略的一种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与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原则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当下的典籍英译应关注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一、翻译能力与过程法翻译教学1.翻译能力。要理解翻译能力,先要分清翻译行为和翻译。德国翻译家诺德认为前者指翻译者要做的所有的事,包括接受翻译任务、译前准备、制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辅助手段、翻译文本以及核定译本等。  相似文献   

19.
邱静 《考试周刊》2011,(16):36-37
目的论这一备受翻译界关注的理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以其极强的操作性,给诸多翻译培训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作者梳理这一理论系统,并针对有关这一理论的批评(目的论不太适合文学翻译),提出拙见,以使这一理论更好地运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最为明显。清末翻译思想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从翻译的内容上看,清末的翻译大致经历了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小说翻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科技翻译反映的是科技强国的翻译思想,政治翻译反映的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良的翻译思想,小说翻译则是自下而上唤起民众斗争意识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清末翻译的每一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都依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从清末中国翻译思想的变化研究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为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关系提供依据,对理解翻译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