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西晋末年.社会矛盾重重,错综复杂,相当尖锐,其中,流民问题便是突出的一个。西晋末年的人口大流动,先从秦、雍二州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明平等六郡开始,流移到汉川的有数万家,惠帝元康八年(公元298年),六郡流民进入益州,随之在梁、益二州引起连琐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秦昭王在位56年(前306—前251年),期间北占陇西、北地,南至巴蜀、黔中,东置河东、上党,南并南阳之地,是秦国疆域扩张进度最快的时期。白起生逢其时,一生征战无数,为秦国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由于战争数量繁多与史籍记载稀缺的原因,按其战争影响程度与白起官职演变为标准,分列为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四次大规模战役。本文仅以伊阙之战为中心,探讨白起在此次战役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战后各国政治局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陇西李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西李氏李希平在庞大的李氏宗族中,以陇西为郡望的一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自宋以后,即有“故言李者称陇西”之说。本文就陇西李氏的源起与祖籍地做点探究与介绍。一、李氏郡望陇西。陇西,是指秦汉时期的古陇西郡。陇西郡是我国建置最早的古郡之一,始置于战国时秦昭...  相似文献   

4.
廖永祥先生编纂的《蜀诗总集》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是书共分十二卷 ,辑录自先秦至清末蜀中诗人二千三百余家、诗作近万首。乃先生穷十年之力 ,参阅史料文献四百三十余种 ,精心结撰而成。近年来巴蜀乡邦文献之整理 ,是书堪称巨著。笔者有幸先读 ,以为是书虽未能尽善 ,然发凡起例 ,甚有功于学术。一、发幽阐微巴蜀素称文献之邦 ,名公巨子辈出。正如先生所云 ,“巴、蜀素好文雅 ,其来久远” ,“自昔江汉炳灵 ,岷峨毓秀 ,以山水、文学著称 ,诚文雅之渊薮”。前人所辑 ,如《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蜀藻幽胜录》、《锦里新编》、《蜀文…  相似文献   

5.
睡虎地秦简《日书》出土于1975年,作为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中下层民众中间的一部用于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术数类书籍,其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民间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被誉为反映秦国及秦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日书》研读班《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博》,1988年第5期)。秦人地处西戎,相对于东方六国,秦人的思想特征更为鲜明。但是限于文献记载不足,秦人的鬼神观念历来是研究的薄弱环节,《日书》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人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拟通过对秦人信仰中的神、鬼进行梳理和比较,并进一
  步分析其鬼神观念之特征。需说明的是,本文依据的版本是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  相似文献   

6.
甘肃西汉水流域的早期秦文化遗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琪伟 《寻根》2010,(6):102-105
<正>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民间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天水、陇南是秦文化的发祥地和秦人的根基所在,从秦先祖仲衍的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礼县大堡子山周围)"(《史记·秦本纪》)开始到宁公200多年的创业阶段,秦人就活动在陇山以西的西汉水流域和渭河流域,秦人在此崛起东迁后,这一带  相似文献   

7.
陈玮 《寻根》2006,(5):129-135
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夏朝初期,古蜀族就在今川西地区建立了酋邦政权。扬雄《蜀王本纪》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日柏漫,又次者名日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古蜀国第一代先王蚕丛乃帝颛顼之后,与夏、楚同系。蚕丛所统领的部落称蚕丛氏,乃古蜀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氏族系统,兴起于岷江上游河谷。《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其地在今四川茂县的叠溪。  相似文献   

8.
巴字趣谈     
巴字趣谈赵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巴字说:“巴,蛇也。或曰食象蛇。象形。”近代学者章炳麟在《文始》中肯定许慎的解释:“《山海经》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则巴蛇为本义。”现代《汉语大字典》,因袭巴字的传统解释,将其第一义(本义)定为:“古代传...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中国有百越,百越按汉语为很多种越人之意。《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后汉服虔注《汉书》为“非一种,若今言百蛮也”。据此,即由浙江到越南沿海地区都是汉人称为“百越”之地。但是从古越语来看,越人称“百越”则又不同。古越语“百”与“卜”、“濮”、“白”同音,意即“人”,即“百越”在越语解为“人越”,越语用倒装,译为汉语为“越人”之意。这种“越人”分布是在楚国南方即五岭山地前后。《吕氏春秋·恃君览》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相似文献   

10.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曰邛,皆夷种也。"本文据此记载及其它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之邛人部落"邛都夷"却分布于滇以北越巂郡"邛池"一带。那么,蜀地邛人与越巂郡的邛都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者孰源孰流?蜀地的大石文化遗迹与越巂即今川西南发现的大石墓是否均是邛人所为?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此问题从目前的考古文化看虽尚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对于认识蜀与西南夷的关系以及蜀人的族系面貌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