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写作,特别通讯、特写等的写作,要不要容许“虚”的成分?如何处理“实”、“虚”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是新闻事实。这无疑是文章主干。是木之本,人之脊。“虚”,则是不影响事实,却能增减效果的一些文字,或称文章的软件。可视为器之釉,花之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此文虽进入文学领域,当时不妨视作一篇现场特写),在叙述了许多实景后,突然来了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不忧?  相似文献   

2.
出于新闻职业习惯,看报刊喜欢挑毛病、找岔子、然后翻词典、找资料,妄评一番。我自诩这是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这不,读《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的文章《新闻写作中的‘虚’与‘实’》,又挑出毛病了。该文引用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相似文献   

3.
出于新闻职业习惯,看报刊喜欢挑毛病、找岔子,然后翻词典、查资料,妄评一番。我自诩这是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这不,读《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的文章《新闻写作中的“虚”与“实”》,又挑出毛病了。该文引用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相似文献   

4.
安然 《视听界》2007,(2):94-96
一.被颠覆的江湖 “江湖”一词,最初指的是长江和洞庭湖,也可以泛指三江五湖,由三江五湖进一步可以泛指天下四方。及至后来,“江湖”一词开始具有引中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名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淮阴侯同党性,扯得上吗?为什么一定要搬出个2000年前的古人呢?我也觉得不合适,但有根据:1989年第11期《中国记者》杂志上有一篇杂文《“中性报道”能中性吗?》,意在提倡新闻的党性,文章最后就引用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的一段话:“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并且说:“这样的道理,古人懂得,资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也懂得(美国之音就是最好的明证),唯独  相似文献   

6.
新闻写作,特别通讯、特写等的写作,要不要容许“虚”的成分?如何处理“实”、“虚”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是新闻事实。这无疑是文章主干。是木之本,人之脊。“虚”,则是不影响事实,却能增减效果的一些文字,或称文章的软件。可视为器之釉,花之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此文虽进入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文选集。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此书编纂于何时?研究者尚有不同看法。本文拟对《文选》编纂年代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文选》编纂的年代,史籍无任何记载。衢本《郡斋读书志》卷二十《李善注〈文选〉》条云:“窦常谓统著《文选》,以何逊在世,不录其文。盖其人既往,而后其文克定,然则所录皆前人作也。”这里说“以何逊在世不录其文”,显然有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文选》之编纂是在何逊去世之后。但是,《文选》“不录其文”则是事实。为什么不选录何逊的作品?不得其详。至于说《文选》不录在世作者之文,却是千真万确的。根据这一条原则,我们大致可以确定成书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笑林广记》一书里有这样一则笑话:有忧贫者,或教之曰:“只求媒人足矣!”其人曰:“媒安能疗贫乎?”答曰:“随你穷人家,经了媒人口,就都发迹了。”  相似文献   

9.
杨伦 《新闻爱好者》2008,(11):72-73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特征 大体上说,20世纪中国新文学从它酝酿、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浸润在浓重的“感时忧国”①的空气中。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的独尊地位早在汉朝即已基本确立,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价值标准,通过官方长期的宣扬教化,成为最能够影响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绝对典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似文献   

10.
一、序论“《香港中外新报》创刊于1858年,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日报”——这一说法,在中国新闻史学界大体已成为“定论”。可是,早期的《香港中外新报》是一份怎样的报纸?说它创刊于1858年有何根据?它之成为日刊报纸又在何时?……  相似文献   

11.
意尽则言止     
《庄子·骈拇》中有一句名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这就是说,讲话、写文章应该当长则长,该短则短,止于意尽。而现在报刊上的一些文章却往往犯了这一大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明明意已尽,偏偏嫌不足,洋洋洒洒数千言,空话、套话、废话连篇,然耶?非耶?不妨看看《唐诗纪事》卷二十所载关于祖咏应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终结者3》 “我还会回来的!”——这是《终结者》中的经典台词,也成了如今商业电影的奋斗目标。《终结者3》刚刚才上映,《终结者4》已经在筹拍中。《终结者》不知何时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媒体如《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以及新华网等,纷纷对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现象进行了报道,《民工荒?技工荒!》、《福建沿海民企遭遇“民工荒”》、《关注福建民工荒:农民工向不公平待遇说“不”》,一篇篇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在阅读同行们的这些报道时,我的心里很不平静。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我在《盐阜大众报》就发表了关于“纺织服装行业熟练工缺乏的透视”一组三篇系列报道———《警惕:廉价劳动力不再是优势》、《“孔雀”东南飞是喜亦是忧》、《培训合格劳动力,谁来埋单?》,从7月15日至24日,对本市劳…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的新闻图片伦理 人类不知何时进入了所谓“读图时代”,这给新闻摄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新闻图片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摄影记录,那么新闻图片能不能进行前期和后期的处理和加工?这个问题其实早在电脑发明之前就出现了,当时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是否能够摆拍.根据笔者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的一些名作,特别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战时新闻图片在战后引发了诸多质疑,如罗伯特·卡帕的《共和军士兵之死》、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的《胜利之吻》、乔·罗森塔尔的《国旗插上硫磺岛》以及叶夫根尼·哈尔杰伊的《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均被怀疑乃至被确认为摆拍之作.  相似文献   

15.
妙用,即在新闻语言中,十分巧妙地引用一些新词汇。在引用中,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引用的词汇应比原来的词汇更为简便易懂,更为生动活泼,更贴近所报道的事实,更能感染读者。如:“官倒”、“下海”、“懒棉花”、“白条”,等等,这些引用,就较为贴切自然,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在引用这些词汇时,作者考虑到文章的对象,显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要妙用新词汇,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构成因素来考虑:一是注意区别不同的读者对象。新闻虽然是对整个社会发布的,但某一新闻又往往是特指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注意到这一点,就可以灵活妙用新词汇了。如《别了!司徒雷登》就比《拜拜,美国大使》要生动活泼得多,也显得庄重、大方、气派、深沉。司徒雷登是当时美国驻国民党政府的大使,如果称美国大使,可能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明白易懂的,但这样写则不免于平淡一般,而用“司  相似文献   

16.
拜读《新闻知识》91年11期《读报ABC》一文,笔者对文中“A”、“B”切中新闻工作时弊,一针见血的文笔赞赏不已;但对“C”中的观点却不敢苟同。“C”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新闻报纸登那个地区的搞件最多,那个地区就光荣吗?否。谁写的稿件多,谁就光彩吗?不是。谁在历次评奖活动中“连中三元”谁就光耀吗?也不是那么回事。”为了证实这个观点正确,作者还引用了穆青同志两段话:“不要只讲成才,要讲出发点”,“许多东西都是群众创造的,很多业绩都是群众的,我们当记者的不过抓住真实的事情,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范长江新闻奖也好,什么金牌银牌也好,都不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无形的勋章!”请读者注意,穆青同志的两段话,前一段是讲记者同群众的关系问题,后一段是讲什么是最高奖赏问题。穆青同志这两段话,与  相似文献   

17.
读《新民晚报》,曾发觉三则标题不够理想,试析之。漏了“新闻眼”3月7日第10版有《中国足协发通知各家老总忙北上》一文。“北上”干啥?题中未交待,读到文末一句,才发现其“新闻眼”:国家队备战世界杯要求一些俱乐部参与商讨,这在中国足球史上从未有过。有人说,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29日的一声枪响,把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从繁忙的事务中惊醒——《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曝光“老虎机”聚赌而住宅遭歹徒枪击警告!猎枪打出的仅是针对顾伟的砂弹?“老虎机”的背后还有“老虎”吗?人们不禁这么问。“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句话吸引了多少人怀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激情昂首踏入新闻界。但不出三五年,当年雄赳赳的一族,有的圆头滑脑成了有偿新闻的“月老”;有的无梭无角当了兑水新闻的“郎中”;更多的则成了“会议新闻”的“二传手”。真正的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特别是牵涉到权势部门的敏感新闻。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热点新闻,少有人写了。记者们是聋了哑了还是另有苦衷?  相似文献   

19.
近见章太炎先生文三篇,为《章太炎全集》所未收,诸家年谱亦未及,因校录如下,并为小考附后。1.《中国书目考序》临海项慈园为书目考,盖效小学经义诸考例,为簿录之。书之有录,世皆知其起二刘,上考周官宰夫之职,正掌官法以治要,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然则其来亦远矣。案牍之法,移之以治群书,则始有校雠辑录之事,主重任举。汉时治《尚书》者,言称孔子为篇家,夫《礼》之序官,其本然也。《诗》《书》有篇序,而《易》亦有序卦,则肇于孔子、子夏。二刘之在书府,括囊大典,为之区目,是亦因前事而广之尔。其后典籍滋衍,无目录则无以检柙,其窥寻又不易。由是荀勗、王俭、阮孝绪等继作,次及《崇文总目》、《四库提要》之伦,而书之兴废大可见矣。然以区域之广,笔著之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报纸竞相推出新闻言论专版,与之相伴的一个现象是,新闻言论越来越追求“快”了,因为不少人误认为“快等于新”。这种现象,值得业内人士关注。毋庸讳言,新闻讲究时效性,决定新闻言论也要讲究时效性。但是,新闻言论讲究时效性,我以为,当有一个“度”,而这个“度”则是:一要讲究时间新;二要讲究思想新,三要讲究论述方法新。所谓“时间新”,是指新闻言论中所引用的新闻事件必须新而真;所谓“思想新”,是指新闻言论中所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新而准;所谓“论述方法新”,是指新闻言论中的论述方法必须新而鲜。为了实现上述新闻言论之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