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了好多年的语文老师了,对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同学站起来说他(她)的名字没有点到,我就会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方法,在教师“圈”内是一个真实的谎言。我一直认为,它很老套可也很实用——直到我最近读到了两个小故事。张海昶和赵志枨。时分别遇到的名字。张海昶的老师如法炮制。果不其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把我的名字漏了。”“哦,你叫什么名字呢?”“老师,我叫张海…  相似文献   

2.
许丽 《教书育人》2004,(7):44-44
做了好多年的语老师了,对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同学站起来说他(她)的名字没有点到,我就会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方法,在教师“圈”内  相似文献   

3.
做了好多年的教师了,对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忘记了是哪个好心的师兄教的,方法是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学生站起来说他(她)的名字没有点到,教师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方法在教师"圈"内是一个真实的谎言.我一直认为,它很老套,也很实用--直到我最近听说了下面两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5.
可乐专卖     
某小学,新学期,新老师,新学生。老师想先认识一下同学们,于是按照名册挨个点名。当点到“黄肚皮”这个名字时,连叫了几声都没有人回答。等所有学生的名字都点过后,老师说:“没点到名字的同学请举手。”只见一学生举起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黄月坡。”  相似文献   

6.
尴尬的时候     
一位老师接了一个新班。第一次上课点名时,点名簿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姓,他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但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很快就应付了眼前这个难题:他隔过这个学生的名字,继续往下念。念完后,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刚才有没有没点到名的同学?如果有,请告诉老师添上。”他以为这个办法很灵验,因为以前上课往黑板上写字,如果偶尔遇到记不起来的字,他就这样问学生:“这个字我们是学过的,谁能记得?”这时候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可是这次连问两遍,居然没人回答。老师觉得很奇怪,难道这个学生今天没来?他数了一下人数——那个没点到名的学生的确…  相似文献   

7.
偶听友人讲一笑话,听罢,啼笑皆非,感触良深。有位教师在开学伊始对新生点名时,突然被一学生名字难住,怎么办?说不知道,有损教师“脸面”。幸好这位教师灵机一动,很自然地把这个名字跳过去,点完之后,问:“还有谁未点到名?”一男生站起回答:“我”。教师再问:“你叫什么名字?”不想学生偏不买账,答曰:“点名册上有。”弄得教师一时哑然。看看,面对如今的学生,教师如果想投机取巧解决问题,往往不免弄巧成拙。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常提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老师被问住应该说是常事。但如果碰到如此种种刚好是老师不懂、不知、不会、有疑问的问…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同学叫宋偲偲,每当新老师点她的名字时,都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就问宋偲偲:“这个字怎么读?”宋偲偲答:“cai!”老师生气地说:“不许  相似文献   

9.
许丽 《天津教育》2004,(5):28-28
有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A教师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A教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B教师发现教室的一面墙被涂成了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这两间教室了,可结果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想像。A教师面带笑容地对着画像端详了片刻之后,转脸环视全班学生,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知道是什么字呢?”当她从学生们的表情中读出画像是王小虎的“杰作”之后,便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一个‘遗’字。”“为什么呢?”A教师追问。“因为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  相似文献   

10.
师大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任教。在登讲台之前,我给自己做了细致、周全的准备。例如,在点名时碰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处理。我想到的处理方案是,先跳过这个不认识的名字,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那个同学站起来说自己的名字没有点到,我就会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样,那个学生就肯定会告诉我他的名字。这是一个很老套可也很实用的办法。没想到,第二天上课点名时,我还真碰到一个叫张海昶的名字。坦白说,这个“昶”字我是第一次遇到,压根儿不认识。于是,我按原计划跳过他的名字,点完名后,我便大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吗?”…  相似文献   

11.
无心插柳     
作为班主任,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可能会令学生大为感动,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点名刚参加工作,啥事都没经验。拿上新生名单,就匆匆走进了教室。点名时才发现有一个学生的名字不认识。我只好歉意地笑笑:“真对不起,有个同学的名字我不认识,你叫李——”这时有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叫李勔(),这个字是‘勤勉’的意思。”回到办公室,我给其他老师讲起这件事,有个老教师笑着说:“你们年轻教师就是没经验,你完全可以把这个名字跳过去,读完名单后,再问一问,有没读到名字的吗,站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样你…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但是,在班级里总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或者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因为没有表现自己的特长而默默无闻。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了班级中被遗忘的角落。老师,你怎么没叫我练字?这学期一开学,我把班上一些书写特别不规范的学生名单列出来,在班上点名要求他们练字,并强调每天送给我批阅。下课后,一个高个子男生红着脸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你怎么没叫我练字?”说实话,开学才几天,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我掩饰道“:我没报到你的名字就说明你的字还行!”他立即说:“我的字不行。”说着递…  相似文献   

13.
教例一:错写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此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有了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1.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为什会这样?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此时,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  相似文献   

14.
【教例】二年级《公鸡的脸红了》(出示句子 :有一天深夜 ,又刮大风 ,又下大雨。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 ,教师范读指导。)师 :小朋友想听听老师怎么读吗 ?生 :想。(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学生给予掌声 ,并说 :“你真行 !”)(让学生继续找喜欢的句子。学生找的句子是 :这时候 ,兔子、鸭子、松鼠赶来了 ,帮助公鸡一起抢修屋顶。)师 :老师也喜欢这句话 ,老师来读读怎么样 ?生 :好。(教师朗读时故意将“赶”、“抢”两字漏读。)师 :怎么 ,这回没掌声啦 ?生 :你把“赶”、“抢”两字给漏了。师 :有没有这两个字不也一样吗 ?(生热烈讨论这两个字所蕴…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起说。由此我想到,由于教师分不清偏旁与部首,学生也就错误地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旧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午,小朋友正在活动室玩游戏。突然听见有一个小朋友在叫我的名字,我很吃惊,回过头去一看,敬敏小朋友伸了伸舌头。这位每天都要在班上爆出“新闻”的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赶紧老老实实一声不响地坐回到自已的位置上。游戏结束了,我把敬敏叫到午睡房,问他:“你知道老师的名字吗?”他点了点头,“叫什么?”他胆怯地看了看我,我笑笑说:“没关系,大胆些,你知道教师的名字,说明你很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和你叫敬敏一样,不是什么秘密。”“真的吗?”他悬着的心放下了。我又接着对他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称呼老师,而不叫老师的名字是  相似文献   

17.
童言无忌     
在一家农村私塾里,老师教一个小学生读《百家姓》. 老师:你姓什么? 学生:我姓赵. 老师:"赵"字就是你的姓. 老师:你口袋里有钱吗? 学生:有. 老师:"钱"姓就是"有钱"的"钱".你是爷爷的什么人? 学生:孙子. 老师:"孙"姓就是"孙子"的"孙".我的名字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李光年". 老师:"李"字就是我的姓.好,现在你连起来念. 学生:"我姓赵,我有钱,我的孙子李光年!"  相似文献   

18.
一、穿插法。这种方法是在识字教学中 ,根据新教生字的特点 ,插上一段“故事”或“笑话”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我在教生词“山坡”的“坡”时 ,结合平时有的同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出现左右的间距较大不成字或成两个字的现象 ,讲了个故事 :有个同学叫“朱月坡” ,本来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可是这个同学平时书写不认真 ,开学时 ,来了一新老师 ,当这老师第一次批阅作业本时 ,把这个同学的名字念成“朱肚皮”。讲到这里 ,学生们一阵大笑。我向学生追问。能知道老师这样念是什么原因吗 ?当然他们很快就答对了。以后的书写中 ,同学们改变了以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天来,班上几个学生的作业很不理想,先不说做错了多少,就看这字,字迹潦草,排列杂乱,还写错。看来是学生对学习有些敷衍了事,心不在焉了。今天,数学老师也找我谈了这个问题。课堂上,我先通报了作业的情况,点名表扬了一批作业认真的学生,接下来说到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为了吓唬他们,我故意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字如其人’这句话吗?”“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望着我。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提高了嗓音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谁写的字就像谁,你要是把字写难看了,那么你就会长难看的。”“真是太可怕了,我不想自己…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