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林海峰击败坂田荣男,成为棋界新一代霸主时,这一变化一时引得群情耸动,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毕竟这一变化太过迅速,太过不可思议了。短短几年之后,石田芳夫又取代了林海峰,成为了又一代的霸主,这一次,人们的反应却平静了许多。然而,谴一次的反应虽然没有前次那么激烈,但是感悟恐怕同样不少。  相似文献   

2.
棋风     
王元 《围棋天地》2010,(10):M0001-M0002
武宫正树九段.在棋界.是独树一帜的。与他曾经彪炳的战绩相比.棋友们印象更加深刻的,则是他那卓尔不群、非比寻常的棋风。  相似文献   

3.
胜负的一瞬     
在昭和时代诸位大师当中,桥本宇太郎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吴清源、高川格、坂田荣男、林海峰都曾在若干年内矗立于棋界顶点,建立属于自己的霸业,唯独桥本,几乎可以说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可是,桥本也有为众多霸主所不及的长处:他十岁拜师习弈,此后一直稳健前行,棋力至老不衰。甚至一些后辈都相继倒下的时候,桥本还依然傲立在棋战的第一线,去世之前不久,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还在参加比赛。在这漫长的围棋生涯当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  相似文献   

4.
二枚腰     
林海峰击败坂田,成为了二十多岁的名人,但是最初的时候,对这位悄然登场的新一代霸者,世人和棋界却颇多误读。有人说他获得挑战权是因为幸运,有人说他挑战成功是因为坂田的调子不佳,毕竟那时连坂田自己恐怕都还不清楚:这位少年老成的谦谦君子究竟强在何处,竟然能够折断如日中天的“剃刀”?  相似文献   

5.
李涛本是我们一帮棋臭瘾大的棋友中的铁杆成员。可棋风一向稳健的他,凭着对围棋的热爱与执着,却出入意料地在临沂这片围棋荒漠上拍下了第一手棋。  相似文献   

6.
桧舞台     
已故的加藤正夫九段,其人品堪为棋界典范。征战一线时,他刚猛的棋风为其赢得了众多的拥戴者,而年事已高时,他又在危难之中挑起日本棋院理事长的重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令人钦敬不已。在文弱的外表之下,加藤九段拥有一颗坚强、博大而宽厚的心。有趣的是,对于他的棋风,似乎家人早有预见,所以才会为他选择了来自战国武将的名号。  相似文献   

7.
《围棋天地》2010,(3):60-61
世界棋坛,仅为中韩争锋,是一种欠缺。20岁的井山裕太突起,或许不只是日本棋界的惊喜。张栩,仍然手握几个日本冠军,其自由善战的棋风,仍然可以成为日本棋界的某种标杆。  相似文献   

8.
双周记     
《围棋天地》2006,(21):22-23
1800胜10月19日,日本第32届天元战预选赛当中,林海峰九段战胜安齐伸彰三段,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中第1300局胜利,创下了日本棋界一项新的纪录。目前,林海峰九段的职业生涯总战绩为1300胜793败1和2无胜负。  相似文献   

9.
31、林海峰闪电。20世纪棋坛总有一些启示性的标志,本因坊战是秀哉名人留给棋界的遗产,名人战是点燃坂田时代的火种,而林海峰的振翼高翔则是继吴清源之后又一位华人棋手称雄日本棋坛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三连星⑧     
过往的强者无力跟上时代的节奏,离竞技的世界渐行渐远。武宫的时代过去了,也许说时代并不合适,毕竟统领一段时期的强者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但棋迷的心中会给武宫留下一个位置,里面珍藏着的是年轻时澎湃的热情,前辈给棋界留下了标示着自在无柬的武宫流、宇宙流,洒脱的棋风恰如其人。下自己风格的棋在当下的棋界已弥足珍贵,棋手们就像围棋培训机构流水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一样,从小就下着类似的棋,像三连星这样难把握的开局自然销声匿迹了。回想起小时候,那些大棋士的绰号令人感到神秘,因此产生“必定很厉害”的向往之心,而现在年轻一代棋手却没有响亮、能够代表自己棋风并让人印象深刻的绰号。这是因为缺乏想象力,还是棋手风格的趋同?总之棋手的魅力下降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徐天利,是个以奇诡突兀的棋风闻名于棋国的老将。尤其是当局势处于平稳互缠的情况下,他常祭出冷招,在不知不觉之间争先成势,出奇制胜。如图是老徐执红棋在一次全国赛走成的实战  相似文献   

12.
黑:依田纪基 名人 白:林海峰 九段 名人战七番棋战中名人依田纪基先获得两连胜,挑战者林海峰的处境岌岌可危,或许是上天有意让这次名人战的争夺更加激烈一些,第二十六届名人战的第三局比赛以挑战者林海峰的半目胜出而告终。时间是九月二十六、二十七日两天,地点是在广岛县因岛市。两人之间的争斗一直持续至将近读秒,形势始终难分难解,收官阶段更是形势微妙。林海峰的获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此局再负,他挽回的希望将变得很小。可以说他赢了一盘必须赢下来的棋。 日本广岛县的因岛是日本历史上著名围棋大师本因坊秀策的出…  相似文献   

13.
大竹英雄棋圣,1942年生,技术全面,棋风平和,大器晚成型.他精于棋理,宁愿榆棋也不肯走难看的棋,被称为"美学大竹"、求道派棋手.1951年,9岁时拜木谷实为师.1956年入段,用每年一段的速度升为四段,又用每两年升一段的速度进入八段,晋升九段花了三年.早年曾和林海峰并称"竹林".但主要业绩在30岁之后.27岁时,获得第一种大头衔"十段",33岁时又相继获得"名人"、"王座"等头衔,36岁时达到全盛.这  相似文献   

14.
2013之新六超     
《围棋天地》2014,(3):2-15
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林海峰、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几大高手纵横日本棋坛,实力超绝拔群,战绩凌驾于所有其他一流棋手之上,棋界与媒体遂以“超一流”称号相赠,并称六大超一流,若干年内,“六超”即围棋最高水平同义词……  相似文献   

15.
一夫当关 1963年,是柳大华棋艺突飞猛进的一年。他开始扬名武汉。此时大华虽然是一个只有13岁的孩子,但心境却高多了。他再也不满足于只是在高老头棋摊上做“霸主”。一心想跟全武汉市的高手较  相似文献   

16.
施襄夏,名定庵,又名绍闇,1709年生于浙江海宁。施与范西屏是同乡,又与范并世称雄,同为棋界宗师。施襄夏是一位“功夫型”棋手,喜欢长考。棋风缜密精严,好老骥驰骋,不失步骤。这与范形成了鲜明对照。施襄夏一生著书颇丰,为我国围棋艺术留下宝贵的遗产,特别是他在书中所总结的《凡遇要处总诀》,更是以脍炙人口的文字备受棋界称赞。  相似文献   

17.
剿灭风暴     
韩尚勋是韩国“初段风暴”的发起者,古力九段曾负于小将韩尚勋,爆出了本届比赛最大的冷门。古力局后表示他原以为韩国的初段应该是力战型的,却没想到韩尚勋是稳健型的棋风,整盘棋下得十分的别扭。  相似文献   

18.
名人战骚动     
大竹英雄的才能其实很早就得到了棋界和爱好者的公认,竹林时代的说法更是一直被人们挂在口边。然而,大竹真正在最顶尖的七番胜负舞台上出场的时候,林海峰已经不再是本因坊名人,他终结的其实是石田芳夫的时代,旧名人战与新名人战交替的历史时刻,大竹际会风云。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不觉间,已与张维做了三年的围甲队友。这期间,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都取得了一些进步。前不久他在三星杯预选中成功突围,再次晋级本赛,希望他能走得更远。张维的棋非常有特点,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我对张维棋风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举行的1992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三轮上,化工李定威与浙江陈孝坤狭路相逢。李在年轻时早已蜚声沪上棋界,棋风素以思路敏捷、着法凶悍著称,当今沪上除市专业队员外,在绿中也算得一员骁将;陈则早为全国棋界同行所熟悉,此君巧于构思,工于布局,故又有“飞刀专家”、“小诸葛”等美称。由于他俩均是上海人,所以此局实际是“阿拉上海”的“老乡”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