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的主动参与,教育便不可能发生。要想扩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巧妙地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是关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条件下,阅读教学中,要让对话成为架设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桥梁。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重点就是对"秘妙"的寻获与品味,不仅知其然,而且还希望能知其所以然。通俗来讲,"秘妙"就是文本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是作者巧妙地表现出他人难以表达的特征、思想或趣味,是文本语言运用最具创造性、最具特色、最具价值的地方。"秘妙"的品味能让学生知晓文本思想精神的高度、形式的巧妙独特,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构建一座桥梁,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做出极好的示范。这样的"秘妙",  相似文献   

4.
从品味语言来深入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力的桥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呢?对于文章的外在形式即语言文字的品味可以说是深人文本的一个重要抓手。只有细细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沈艳 《广西教育》2013,(5):35-35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或问答,大胆探究,主动学习,让语文课堂更有效率。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阅读离不开想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甚至可以允许他们有适当偏离文本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徐亚 《文教资料》2010,(7):55-56
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引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本文认为,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其次,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由台前退到幕后,让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中继站”和“加油站”。  相似文献   

7.
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外在表现;它是一座桥梁,连接学生和文本,让学生与角色贴心对话;它是一把利铲,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文章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主体"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可尝试让学生参与确定教学内容,自主研读文本内容,参与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本背后蕴含着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可见,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和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在教学中,我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缺少经验、渴望帮助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有序地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们课题组最初将目标定为架设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学习教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从而构建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课堂自主参与教学模式。然而,经过实践探索,课题组发现仅仅构建课堂自主参与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改变课堂单调沉闷、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课堂状况呢?课题组最终将研究目标定为:“研究如何才能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依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支援"理念,即巧妙地整合资源,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学习主体的语言学习给予支援,以促进学生语言的自主习得和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着力点,让语言"支"在刀刃上;关注核心处,让语言"支"在方法上;增强对象感,让语言"支"在学生上。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文本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它是编者根据一定的目标,用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文字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个语文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指导学生阅读,但常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歌德曾说过:“文字人人都认得,关键是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作为一名教师,寻找文本的突破口,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实现有趣有效的课堂阅读非常必要.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突破口.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突破点,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萌发出渴求知识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文本的突破口,阅读教学便势如破竹了.  相似文献   

13.
许广成 《林区教学》2010,(10):25-26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依靠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加强语文知识的储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选择多种阅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充分调动各种评价手段,激活课堂氛围;巧妙运用教学技巧,让学生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的迁移,语感的培养,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作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阅读教学的实施,教师应该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构建一条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阅读文本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因此,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相当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去阅读,从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要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一、设计有趣问题,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切入点,问题是否有趣,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设计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渔夫》  相似文献   

16.
正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要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一、设计有趣问题,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切入点,问题是否有趣,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设计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渔夫》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因"趣"利导,巧妙寻找文中的矛盾冲突点、童趣写真处,让学生体验感悟;同时,教师要坚守儿童立场,创设情境,换位思考,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相似文献   

18.
钟金玉 《教育》2012,(27):38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教学,而要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文本之中和阅读教学之中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巧妙地构架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桥梁,创设和学生心心相印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与"爱",时刻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交流感悟,让课堂"流动"起来:独出机杼巧设计——巧思引路让阅读趣味盎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让阅读渐入佳境;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绪万千让阅读点石成金。阅读,是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步,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阅读体验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话,是编者、作者、文本、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复杂对话。在这诸多的元素中,文本是关键,它是架设在编者、作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对文本的解读应成为语文课关注的焦点,而解读文本离不开品悟语言。语言承载思想,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