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今年四月,笔者所在单位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硕士和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招生复试,我出了四道题目,其中有一题是:请你默写两首七律唐诗.参加复试的23位考生中只有7位全默写出来.其他有写宋诗的,也有默七绝的.我把这个结果讲给本系一位教古典文学的老师听,他连连摇头说:"这也太不靠谱了,我还以为是让他们创作两首七律呢."  相似文献   

2.
调整句序是近年来语文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通常是把一段话的语序打乱,让考生阅后整理,组成完整的语段。这种题型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语意的理解能力,及对语言条理性、连贯性的敏感程度。试题一般取自学过的课文,但多数考生作此题深感困难,不知从何入手。本文就此类题的答题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所谓复位句,是指在现存的句群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去复原。在题型上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将抽出的一句话混同在其他三个选择肢中,让考生挑选一个正确的项。二是原句群设置四个虚位,让考生去填空。由于复位句这一形式能够全方位检测考生的综合、分析、鉴赏等能力。近年来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长盛不衰的一种热门题型,尤为值得考生注意。下面就一道高考题探索复位句的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4.
律诗排序例说湖北宜昌县鸦鹊岭高中杜支万就打乱顺序后的律诗进行排序用传统的训练、考试题型,许多考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往往无从下手。笔者试解一题,以期对教师和考生有所帮助。下面是唐朝许浑的七律《咸阳城东楼》,但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是()...  相似文献   

5.
杨春吉 《山东教育》2020,(3):107-109
中考"词形转换"题是考查单词拼写及其用法的基础性题型之一。命题者以特定的语句为语境,将考查的目标词挖掉,让考生运用所学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将单词还原,深度考查考生的词汇及语法运用能力。该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考生要想得满分绝非易事。笔者总结以下中考"词形转换"题六大技巧,助力学生巧做此题。一、中考"词形转换"题六技巧技巧一:精准把握句意这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很多题目失分的原因就在于考生对句意把握不到位,曲解或误解了句意.  相似文献   

6.
古诗的炼字     
古诗字数极少。五绝四句二十字,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七律五十六字,其他也仅数十字而已。唯其字数少,所以古诗千锤百炼,对文字的选择极为严格。下面就谈谈古诗的炼字艺术。一、动词的锤炼清人袁枚说:“一切  相似文献   

7.
对打乱顺序后的律诗进行排序属传统的训练、考试题型,可许多考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往往无从下手。笔者试解一题,以期对教师和考生有所帮助。下面是唐朝许浑的七律《咸阳城东楼》,但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溪云初起日沉阁②蝉鸣黄叶汉宫秋③山雨欲来风满楼④鸟下绿芜秦苑暮⑤蒹葭杨柳似汀洲⑥行人莫问当年事  相似文献   

8.
唐末乱世的文人们把政治追求的热情转移到了诗歌中,具有强烈的诗歌创新意识,唐末诗歌总体上走向议论化、通俗化,古体衰落,近体繁荣.最能代表唐末诗歌艺术创新和艺术水平的是七律和七绝两种诗体.唐末是全唐七律和七绝创作最为繁盛时期.七律艺术渊源及艺术风格呈现多样化,涌现罗隐、韩僵、韦庄、陆龟蒙等大家;唐末七律最富独创性的是写时事,且善于议论,代表人物是罗隐、杜荀鹤.唐末七绝已成一种全面普及的诗体,其主要创新表现在:体式上全面探索;构思新奇,讲求音乐美的效果;将议论讽刺艺术发展到极致;极富"造语成就";呈现"晚唐异味"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9.
句序排列题是语言表达连贯考点中的主要题型之一,就是要求将打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合乎逻辑。解答这类题可以按如下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名篇名句默写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目,以往大多采用给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上句的题目类型,这类题目相对较简单。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更加重视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而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就符合了这个  相似文献   

11.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写段的能力,可作如下训练: 一、整理乱句成段。把一段打乱了句序的话交给学生,让学生把它整里成一段通顺的话。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二、运用词语写段。把几个词语变给学生,让学生写一段话,用进这  相似文献   

12.
排列句序指的是将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句序的调整与排列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它是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先看04年的两道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排序题,是指那种把一段话打乱顺序后让考生重新排列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弄清语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各句之间的关系究竟主要有哪些?怎样才能正确把握这些关系?本文就此谈一些意见,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考查诗歌调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就要求考生将“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按一般语法加以调整。一些考生在解答这方面题目时,由于缺乏对调序句子的了解,所以失分较重。古人对诗句调序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作为一个新颖的题型,主要用来考查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的能力.此类题型对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有选择题和填写题.选择题,一般是要求把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打乱顺序的一组句子重新排序,然后挑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写题,则是设置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考生根据前后联系,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以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或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让考生自主排序.不管哪种题型,答题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切入: 一、把握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的复习当中,常常遇到一类调整古代诗歌语序的试题,即将一首古诗(一般是绝句和律诗)的句序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列。面对此类题型,众多的学生一筹莫展,觉得无章可循。其实,只要了解了古诗的有关常识,然后借用这些常识调整语序,问题也并不难。  相似文献   

17.
据来自北京的消息 ,2 0 0 1年高考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 ,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 ,试卷长度将适当缩短 .2 0 0 1年高考命题遵循大纲 ,又不拘泥于大纲 ,同时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试题将有所增加 .明年的高考试卷长度将适当缩短 ,以便让考生有时间思考 ;在题目设置上要留给考生体现个性的空间 ;题目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入手 ,而随着答题的深入 ,题目的难度逐渐增加 ,所需知识点也越来越多明年高考试卷要变“短”  相似文献   

18.
《望岳》不是五律何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8则载《让学生多读些古诗》一文,称杜甫名作《望岳》之诗体“是五律”,且“要求学生根据律诗的特点”将打乱的诗句“调整句序”。其他报刊所载亦见有“五律《望岳》”这种提法。此皆误识。一首五言律诗,必定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19.
审题能力是考生应对高考语文所有题型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区分度逐步增大,主观题难度逐渐增强,许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错答或漏答。笔者梳理了2017—2019年的模拟题及高考真题,结合《考试说明》,发现考生的审题问题主要在于不能有效确定题目关键词,忽视句中、句间的关系以及题目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数学的新亮点,如2010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全国卷第12题、北京卷第20题、辽宁卷第20题、浙江卷第19题等,这些题目把好多学生的答题思路都打乱了,使考生感到很意外,甚至还影响了整体成绩。当然这些题目并不多,但对考生的整体发挥影响很大。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平时的课上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