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人们对学校德育议论纷纷,其中最突出的批评就是“德育实效性低”。基于这样的“共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希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德育实效,使我国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
德育不仅仅是一项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系统工程。因此真正富有实效的德育,都是能够激发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但现行学校德育却有差距,当前最大的缺憾是实效低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要走出实效低的困境,实践中就必须坚持在主动中适应、适应中超越。一、德育在主动中适应1.德育“适应论”及其错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总在一味地强调要适应和顺从社会现实,接近社会生活,为现存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这谓之德育“适应论”。它在学校德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只是…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使整个社会生活现实发生了巨变,继而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冲突及相应转变。对社会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的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其思想的多元化及诸多消极道德滋生的变化向传统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观念的滞后直接导致德育实效低下。德育要走出困境,首先就要转变观念。为此,笔者针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学生道德面貌发生的重大变化提出在尊重平等基础上实行因材施教的德育观,希望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德育才真正能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德育才真正能有实效.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外部因素。德育目标和德育制度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的提高都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走出学校德育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学校案例的分析,透视学校德育困境现状,认为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遮蔽了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以活动为支点,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外部因素.德育目标和德育制度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的提高都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晓 《教育探索》2003,42(6):96-9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入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位,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中存在各种的因素。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金慧峰 《文教资料》2013,(16):117-118,138
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无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以活动为支点,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究,以期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好的帮助,使德育工作尽快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李卫星  张继涛  王云霞 《教师》2011,(24):10-10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究,以期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好的帮助,使德育工作尽快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才能显现真正的实效。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究,以期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好的帮助,使德育工作尽快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工作陷入了困境。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困境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走出困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本文所说的功利化倾向是指,学校德育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要求德育有及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应。具体表现如下。1.学校教育严重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影响下,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及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味,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教师德育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德育能力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又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该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德育任务、德育特质、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等方面展开,并建构教师德育能力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