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的在国内高职院校中提出实施"四证书"人才培养标准,即每个学生要取得"现代职业道德证书、现代职业技能证书、现代职业体能证书和现代职业毕业证书",并制订了与专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体能标准。"四证书"人才培养标准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誉,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基于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要义。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要紧跟基础教育变革趋势,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变革课堂教学形式,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教师始终要以产出导向、以质量为标准,推动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劳动力和就业改革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在实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基础上,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同样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作用、用人单位的需求主体作用、高职院校的监控作用和学生及家长的作用来进行多元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诠释。首先介绍"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随后依次重点诠释"卓越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工程博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在对每一条标准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尽可能地将该标准与与之关联的其他标准进行比较,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层次通用标准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曾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如此看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命题实际上蕴含了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一个通用的标准,但更应该有更加具体的内容。否则,应用型本科高校难免"千校一面",所培养的人才难免"千人一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具有学术性,并不是要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具有职业性,也并不是要把学校办成职业培训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在于高校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要在全校搞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要突出专业特色;改革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改革必须突破体制和利益双重障碍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和加强毕业论文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和评价标准.要树立"过程决定质量"、"态度决定一切"的观念,切实改进和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加强诚信教育,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前提,它回答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或"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问题。本文从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分析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美国、欧洲及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制订的背景和内容,最后提出了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及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探索"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问题,一要弄清"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涵义;二要明确"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三要认知"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四要分析"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综合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营销是一个职位群,不同的专业岗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标准各不相同.在多类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普通高考"、"对口招生"、"专升本"三类学生的特点,提高人才培养定位与营销职业岗位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技能的契合度、实践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本科教育其本质是一种"精英培养"导向下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活动。而实际人才成长成才轨迹与"精英"标准和要求相去甚远。在"精英培养"的逻辑之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暴露出人才培养价值理念迷失、基本方案泛化、运行机制低效、实际质量欠佳等问题。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准培养"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活动。从精英到精准,既有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差异,也有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不同,更有人才培养产出上的差别。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基础之上,要树立并遵循精准培养的逻辑,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核准目标、精准施策,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3.
职业能力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标准的职业性基础;高职人才培养标准是职业能力标准的社会化和教育化.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高职课程要从建立能力标准框架人手,通过解构能力标准,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分解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将职业能力标准转化为高职人才培养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试论从职业能力标准到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能力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标准的职业性基础;高职人才培养标准是职业能力标准的社会化和教育化。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高职课程要从建立能力标准框架人手,通过解构能力标准,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分解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将职业能力标准转化为高职人才培养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技能IT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关键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高技能IT人才培养模式应确立能力标准导向,以能力标准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材料开发、教学方法选择、学生能力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法律人才的"过剩"与"短缺"凸显法律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的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法学教育现状,把握其多样化的特点,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议从压缩办学层次、统一办学标准、实行分层次办学、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渐进推行法律人才特色培养方案,以满足国家对多种层次、类型、规格法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要重新认识和讨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运行体制机制和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完善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要畅通"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机制,二要把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招生关和就业关,三要坚守高等教育的理想,确保"订单班"学生的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全面落实好教育部质量工程战略,独立学院首先要结合校情和服务面向,找准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因子",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并据此加快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步伐,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力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努力建立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承武  王志强  赵俊 《高教论坛》2013,(6):49-50,6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统一培养方案、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元性,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此,要构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培养,个性化指导,弹性制教学,双专业学习,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在于人的主体性的回归与彰显,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的有机融通。核心内涵在于,形成自由而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全面观",统合"目的"与"规律"之内在张力的人才培养"适应观"。而实现这一核心内涵的内在融通,则在于"超越论"的前瞻诉求、"适应论"的现实情怀和"连续性"的双向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