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语言学界的所谓“外来词”,值得调研。如“卫生”,古籍里就有,但后来又确实受外来事物影响。至于“西方字母词”只能算外语的词语缩写(或代称)。但用汉字书写的“拜拜”又无疑是外来词,因为跟“再见”在词的风格色彩上显然中外有别。  相似文献   

2.
说“词”     
通行的“词”实际上指两种词汇单位 :词位变体和词位。词位和词位变体处于词汇系统的不同层级上 ,前者是词汇基本单位 ,由词汇材料成分构成 ;后者由词位变体构成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词场 ;在词汇系统中 ,后者位于前者的上一结构层次。弄清“词”的所指 ,对词位理论、词汇系统理论、词类理论的建立健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著”字的介词性质提出新解,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介词“著”,它的含义不是语法学者们所讲的“在”、“于”的意思,而是“之于”二字的合音。当“著”字在未带宾语的动词后面时,则当“之于”二字来理解;当“著”字在带有宾语的动词后面时,则“之于”二字可省略其一,或当“之”字讲,或当“于”字讲。也即是说“著”即“诸”。文章用《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书籍中的诸多例子验证,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著者《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一文的续篇,就词论家对苏辛词的“雅情与雄气”、“气体与魄力”、“性情颇歉与缠绵悱恻”等说法作了解说。  相似文献   

5.
说“套词”     
本文中的“套词”是指词的作者在形式上使用同一词牌,用相同韵字或句尾字,内容上同时为同一题材而作,并相互并列、补充的词。该词类兴起于北宋,南宋后有渐多之势。其创作者往往才情一发不可收,字斟句酌中有逞才应景之态,也存在作品内容各取一端、感情相互映衬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这在口语文献流传甚少的隋到唐初尤显得弥为珍贵。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中的助词“著”与“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助词“著”与“将”在唐初的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  相似文献   

7.
在张竹坡的小说理论中。“寓意说”贯串了《金瓶梅》评点的始终,与苦孝说、泄愤说等共同构筑起了其批评体系的整体框架,而“王世贞著《金瓶梅》说”对这一理论框架形成具有直接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她所作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爱情与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于委婉细腻之中,咏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本文试以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来解析她的“愁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以朱彝尊、汪森“醇雅”说的论词理论为参照系,论述了厉鹗词论的“雅正”说的特点:一是重寄兴托意,重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感发;一是维护词固有的审美特质,即“格高韵胜”、含蓄瘟籍的审美风格。交指出厉鹗“雅正”说是对朱、汪“醇雅”说的积极发挥和必要补正。  相似文献   

10.
"借酒抒情"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李清照的"酒词"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她以酒为媒介,吐露心声,寻求解脱,抒发忧国爱民之情,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李清照创作大量酒词,既有特殊时代背景的原因,又与她独特的个性气质有关,更与文人骚客诗酒融合的传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者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 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贺铸200余首词作调名的具体分析,并和张辑的改调名现象加以比较,说明贺铸喜改调名的原因在于想要恢复词牌名实统一传统,这一作法体现了贺铸的词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宋神宗熙宁间,与张先一道开创宋词新风的柳永、晏殊、欧阳修一时俱逝。张先作为词坛耆宿,主盟曾经鼎盛一时的吴越词坛,与初濡词笔的苏轼唱酬,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有利的环境、时机,对苏轼日后缔创“东坡范式”产生了直接的、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晁补之是两宋创作《洞仙歌》词最多的词人,《洞仙歌》也是晁氏使用最多的词调之一,其缘由包括该词调本身的声情美、师友的创作引导和词人高风旷放的性格。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开拓了《洞仙歌》词咏物和游仙的传统,发展了词调的体制,在《洞仙歌》词填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理应获得更多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15.
蒋捷,宋末遗民词人,与张炎、周密、王沂孙有“宋末四大家”之称,其《竹山词》受到历代词坛的关注。元、明两代是蒋捷词传播接受的初始及成长期,词人或选家从词集流播、词作艺术、思想意蕴、词史地位等着眼,既有品评鉴赏,又有实践创变,显示出不同时代词学观念下的接受效果有显著区别,并为走向繁盛的清代竹山词学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御赐归老青田诏》为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遣使护送刘基还乡时所作,其言辞冷峻剀切,却又充满情感,透露出刘基在归附朱元璋前后的行迹,特别是为《明史》所讳言的一些史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为历来学者所肯定,可澄清后世对朱刘君臣关系的种种猜测,可谓朱元璋对其与刘基君臣关系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7.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成的诗体。该文首先概述竹枝词的基本特点和演变的历史,潮汕历代、当代竹枝词创作的基本概况,进而从潮汕诗人在竹枝词的创作的丰硕成果中,探索、总结竹枝词的写作手法与创作启示。作者推崇这一诗体,提出学习和研究这一诗体,既要取其所长,又要避其所短,选优鉴劣,古为今用,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新竹枝。  相似文献   

18.
痖弦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把东方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紧密结合,创作出具有西方现代审美风格的纯正汉语诗。他的《深渊》是对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深反思,也是对日益丧失掉社会精英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的痛苦揭示。诗中使用意象和戏剧化因素来将情感客观化,尤其是"太阳"这一意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炫目的超现实主义技巧背后,表现的是诗人最为深沉的情感和隐忧,体现了举重若轻含蓄蕴藉的诗美。  相似文献   

19.
元代以降,云南的竹枝词创作异军突起,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理琛的明珠。究其原因: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后,化得到空前发展;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作家队伍发展壮大;古朴浓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诗如画、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等,为竹枝词创作提供了沃土。  相似文献   

20.
汲古阁刊《宋名家词》本《竹山词》、明抄《百家词》本《竹山词》与黄丕烈校理本《竹山词》,为《竹山词》传本中最重要的三本.三本各有胜处,而由黄氏所校本得《竹山词》元本目录之全目及其卷中脱佚之篇,由汲古阁本得元人题记之全文,二本价值又在明抄《百家词》本之上.而《历代诗馀》、《词综》、《词谱》、《词律》所采蒋捷词与以上传本文字多相异,于《竹山词》校勘有重要参校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