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以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力先生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编写的,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了第一版,2005年出版了第四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观点、方法编写的古汉语方面的字典,在汉语辞书史上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概述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编写经过、学术基础、主要内容、修订及版本情况、所获荣誉、有关评价和在辞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汉莋都夷《白狼歌》用语究竟为何种语言,迄今纠纷莫定。《白狼歌》用语为古汉语方言,不是亲属语。相关亲属语的形成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利用亲属语复原上古音、远古音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4.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出版以后受到广泛好评,它帮助读者释疑解惑,更好阅读古代文献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白璧微瑕,这部词典也有需要改进提高之处。本文试从选词、引证、例证等方面的体例来讨论这部词典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能给编者修订时提供参考,并以此引起辞书界的注意,共同促进词典的规范化和辞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论语》为先秦语言的标本,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1628个用词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和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上古汉语“词有定类”的规律,并重点探讨了词的兼类和活用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昭聪的《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研究》是一本关于古汉语文化同义词辨释及理论思考的专著,该书选题极富前瞻性,研究深入,为年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领域少有的优秀之作。必将对古汉语词汇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辞书的编撰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本文列举了《简明古汉语字典》所引《淮南子》例句引用有误者8例,例句省略过多者5例,同一例句引用不一致者2例,误用通假者1例,例句中繁、简字混用者1例。指出其瑕疵,以期对《简明古汉语字典》的修订能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序的稳定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句子成份之间的语法联系是根据它们在句中相对位置表现的,句中成份的位置一般不能任意变动,否则会引起意义上的改变。古代汉语语序规则,总的来说和现代汉语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谓语或动词的后面,定语在中心词前面,状语也在中心词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面。但由于古今汉语的语言习惯有别,所以古汉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些不同,其主要表现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三种。  相似文献   

9.
琳琅一词,一般被认为是连绵字,但该词在汉语史上曾为复合词,在辞典的编纂中不可一概而论,而当从汉语史的角度仔细审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外向型经济人才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该课程向精品化迈进。其间要注意营造精品课堂、打造精品教材、设计精品案例和建设精品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1.
《老子》反义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词丰富是《老子》语言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图在一定的标准下,穷尽列举《老子》一书的反义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分析,并发现《老子》的语言特色以及反义词的存在对表现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意义。通过这种尝试。为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2.
13.
古代汉语副词是虚词的一个很重要词类,本文以《新语》为监本,对其中的副词进行分析,把《新语》中副词分为六大类,并对各大类的副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对该书的副词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国正的新著《古汉语文化探秘》有两大特色:一是打破语言与经学、文学等学科的界限,以多学科多方位观照古代文献语言与文化;二是系统探讨解读古代文献疑难的科学方法,把语言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来看待。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被动句式是语言学界比较重视且至今分歧较多的一种句式.近十年来关于古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表现出诸多特点: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所用理论也日益新颖,研究内容正日趋全面.这些现状和特点表明古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王力古汉语字典·序》把"注明联绵字"作为该字典的重要特点作了介绍,但其中所举的"联绵字"例词都是合成词,并且释义与议论多欠允当,这说明现代联绵字理论在实践中行不通。  相似文献   

17.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双音词中,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另一个词素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类词语在古汉语中叫偏义复词,这种修辞方式叫复合偏义。例如:  相似文献   

18.
赵春红 《现代语文》2006,(12):48-48
有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和"幼"原本是形容词,但在此分别被用作动词和名词,第一个"老"是动词"尊敬、敬爱"之意,后两个"老"是名词"老人";同样,第一个"幼"是动词"爱护",后两个"幼"是名词"幼儿、小孩".  相似文献   

19.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复式虚词,即虚词与虚词、虚词与实词的连用形式,了解复式虚词,弄清它的意义和作用,对阅读文言文,无疑将是十分有益的事情。《庄子》的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变化多端,其复式虚词的用法,既不定于一樽,那么意义必然非常丰富。理解它们,将为阅读文言文开启了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