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硕贤  黄勇 《军事记者》2010,(11):72-72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同样,写稿也需要有种适度陌生感。思维科学告诉我们:“陌生能够调动人们思维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去思考、去探究,增强思维的活力,从而带来新鲜的感觉。这种新鲜感就是新认识的起点,往往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新结果。”而这种陌生感也能激发作者对稿件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2.
清样和信,依然放在桌上,我在等待,在希望,但终究没有能够发出去。下午,最坏的消息来了:“王揖同志已在22日逝世。”我的心陡然往下一沉,可还是不敢相信。这位在党的新闻战线上奋斗了近五十年的老战士,就这样突然离去了么?几天以前,我还去采访了他,那热烈的谈话,朗朗的笑声,还在我脑际里萦回。问他近来的起居,他不肯讲,只谈他最关心的事——新闻改革。未了,才淡淡说了一句:“脑供血不足,经常头晕。”那天下午,我二点到他的办公室,以为太早,没想到他正在工作。“您没有午休?”“没有”,他递过来  相似文献   

3.
在2000年10月获得第四届韬奋新闻奖时,冯并还是《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冯并在《经济日报》是老资格,有着27年从地方到中央新闻单位工作的经历,又是国内最早一批新闻学硕士之一,这些为他在报纸采编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80年代初,冯并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任《大地》副刊编辑,于散文、诗歌之外,以杂文新秀著称。80年代的《人民日报》文艺部袁鹰主部,李希凡、缪俊杰副之,名重一时的兰翎、姜德明和漫画家英韬等都是各组的组长。冯并后来回忆这段生活,认为那是他学有师长、  相似文献   

4.
见过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和深邃的目光所带来的震撼;熟悉他的人,都能够被他那幽默风趣的话语和犹如阳光船的笑声铺满心田。他,就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宣传科长袁建群中校。屈指算来,咱已跟着袁科长在宣传战线上‘讲杀”了近三个春秋。我早就想在科长面前“表现”一下,给他写点文字,但却一直未能如愿。原因不是本人手做,而是科长始终不肯点头,几次“纠缠不休”要采访他,他都以“有费神写我的功夫,不如多读点书”为理由,硬是拒不接受采访,结果害得我拖到今日。今年38岁的宣传科长袁建群,清秀儒雅,…  相似文献   

5.
防“非”指挥部的“大”小伙吕永明是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的一个小伙子,平时话不多,除了1.8米多的大个子外,在人群中没有什么显眼的地方,但工作起来有板有眼,认真细致。熟悉的人都说他内敛的背后透着一种沉稳、一种执着。4月下旬,在市里组建南京地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要求市档案局派一名人员参加时,局领导一商量,就派他了。小吕二话不说,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被分在材料组,负责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传递、收集和整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有条不紊地面对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小吕作了一个简单的统计,5月以来近1个…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基层的通讯员,每天都和群众接触,对基层的情况比较熟悉,还要不要深入采访?从我担任报纸通讯员近20年的实践来看,我的回答是:要! 熟悉基层情况,固然是通讯员写稿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如果满足于“人头熟悉,情况了解”便“信手写来”,那就很可能“笔下生花”,造成新闻失实。有一次,我采访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王诚辉热心为乘客服务的事迹,了解到许多感人的材料。我连夜写出初稿,第二天就送给王诚辉看。其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王诚辉喘着粗气,额上沁出的汗珠流淌到嘴角,咸咸的,使他认识到:当一名好司机真不容易。他一步一步地背着病人向小车  相似文献   

7.
《冯并专栏》是经济日报新春奉献给读者的“小礼物”。以作者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在我国尚不多见,堪称新闻界之新闻。《冯并专栏》开篇《先说“南蛮”盗宝》出手不凡,读来如嚼橄榄,很是醒脑。对于这种专栏尽管还有异议,但它毕竟为我国新闻评论园地吹进了一缕新风。笔者也爱磨笔头,偶有“雕虫小技”见报,也期望我国新闻评论能有一个飞跃。于是曾斗胆投书  相似文献   

8.
《冯并专栏》是经济日报新春奉献给读者的“小礼物”。以作者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在我国尚不多见,堪称新闻界之新闻。《冯并专栏》开篇《先说“南蛮”盗宝》出手不凡,读来如嚼橄榄,很是醒脑。对于这种专栏尽管还有异议,但它毕竟为我国新闻评论园地吹进了一缕新风。笔者也爱磨笔头,偶有“雕虫小技”见报,也期望我国新闻评论能有一个飞跃。于是曾斗胆投书评论界名人:“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个李普曼?”美国这个沃尔特很有两下子,他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主办《今天与明天》专栏长达36年,其专栏文章被世界200多家报纸转载,以致这一专栏成了20世纪美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专  相似文献   

9.
金振邦这个名字我是十分熟悉的。但未见其人,只知道他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的秘书长,又是《新疆日报》的特约记者。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位精力充沛、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的中年人,可当我在《新疆日报》记者年会上见到他时,他已经做过六十大寿了。但他的思维和情趣并没有老化。我们的会议安排得很紧凑,不论是开会还是集体采访,他从不滞后,总是那么认真地记笔记,那么认真地提出问题和大家商讨,丝毫没有一点“秘书长”的架势。  相似文献   

10.
我得到一本装帧精美的《庞伟华散文》——沁着墨香,我一气读完。 直觉告诉我,这几十篇散文,虽说还没有达到珠圆玉润的精美,虽说还没有登上当代散文创作的颠峰,但正如林非先生所首肯的,“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正如林非先生所预测的,“一定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因为,他一直在“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因为,他“充满浓烈和深沉的情感”;更因为,他有一颗献身散文的真诚的心! 这决非虚言。在《感悟芦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南京旧友来并,我说你离上海近,去“世博”了吗?他说那不是“世博”,简直就是“肉博”。饭桌上另一位太原友人说,凡是从“世博”回来的,没有不后悔的!你后悔吗?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没有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12.
文章百年     
对于作者,最高境界是写出流传百年的文章. 对于编辑,最高境界是推出流传百年的文章. 什么是流传百年? 歌王王洛宾说:“歌能传唱500年,经久不衰,才叫经典.” “我的生命达不到500年,但我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为此,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搞一个“500年工程”,创作出能够传唱500年的歌曲.然而,他没有活到百年就去世了.但是,他不应当有什么遗憾,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足以流传500年,他的“500年工程”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3.
《京都奇叟——京味文化的发现与珍藏》,黄殿琴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的面貌在在各异。任何一种职业行当,在外人眼中,都或多或少因为距离感的存在,而产生出某种好奇心。“生活在别处”的说法,正是对这种心情的写照。虽然在当事人,也许会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之感,这便引出了那个“围城”之喻——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不管如何评价,这该是人性之一种  相似文献   

14.
我是从管理学院毕业后转到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的。进入新闻传播学科后,最不适应的地方在于:这个学科整体而言,对于定量方法的运用太少,也太不规范。在管理学院,定量方法以及统计模型的运用已经形成趋势,一些著名的学者甚至对其研究生说:“没有数据、没有模型,根本就不要找我谈研究!”但在新闻传播学界,许多人根本不清楚、不熟悉定量研究方法,还有人质疑:“定量方法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圈内,大凡熟悉冯英子先生的,都尊称他冯英老。冯英老是我的老师,因为建国前他曾任教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而我是1947届民治新专的学生。虽然冯英老没有授过我的课,但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然而,作为师生辈,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大半是把我当作他的老朋友,而并没有认真地把我视为他的学生的。我认为这或许不是我的凭空忆想,比如,我如果隔了较长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一旦去了,相见之下,他会脱口而出:“喔。老兄您来了。”我之所以写下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它可以充分说明,冯英老的为人…  相似文献   

16.
冰心 《湖北档案》2016,(11):39-40
我和郭小川熟悉,是1955年他在中国作协当党组副书记的时候.我们曾一同参加过1958年8月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他似乎从来没有称呼我“同志”,只叫“谢大姐”.我对他也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地爱怜.我觉得他在同时代的作家群中,特别显得年轻、活泼、多产,才华横溢.关于他的诗作,读者们早有定论.关于新诗,我又早已是个“落伍者”,在此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讲些我和他两人之间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7.
四访吴敬琏     
“两会”期间,领导要求写篇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深度报道,我锁定了吴敬琏。碰壁在政协的日程安排上,3月5日是各小组讨论时间。一大早我提前半小时赶到了经济界驻地,刚要进电梯,就发现了一张十分熟悉的面孔——正是吴敬琏!和其他任何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一样,吴老这次又成了记者们追逐的焦点。因为我要做的是深度报道,所以在电梯里我没有和许多日报的同行争抢。不过,我“尾随”吴老进了经济32组的小组讨论会场。看到吴老坐定,我抢在许多记者之前走上前去,向他递交了名片,说明了采访意图,希望能够单独采访。然而,吴敬琏说他很忙,有采访都要经新…  相似文献   

18.
李华成当了多年使地方政府头疼的访民后,居然当上了“信访主任”,专责征地拆迁问题的访民。但做了4个月的信访调解工作后,他又辞职了,他除了帮忙说几句“请依法解决相关问题”,没有帮助一个访民解决问题。有熟人在信访室遇见他,想请他帮忙多说几句,他冷冷地回:我其实是个弼马温  相似文献   

19.
听说《天津档案》月刊要到北京地区搞个笔会,我的心情格外舒畅。笔会前夜,编辑部的仲达陪我一起到南开大学安顿下来。我问他:“明天计划到哪里?”他说:“去爨底下村。”开始我没有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瓶瓶罐罐     
采访一对新婚夫妇,我问他们幸福不幸福(好欠揍的问题),他们甜蜜地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当然幸福。”我又问:“就没有一点不满意对方的地方?”这对夫妇脾气真好,竟然没把我赶出来,新娘柔声款款地对我说:“惟一觉得不足的是他总不让我买化妆品,每次去商场,我给他机会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