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经过一整天的活动后,在体力与脑力上都有很大的消耗。为了保证孩子睡足睡好,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给孩子讲可怕的故事或看恐怖的电视、电影镜头。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可怕的故事或动物吓唬孩子,这样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紧张,使其难以入睡,睡后也易被恶梦惊醒。2.不要让孩子进行剧烈的活动。入睡需要大脑皮层等部位神经系统的松弛与抑制,如果睡前进行剧烈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的孩子是难以入眠的。3.不要对孩子许诺。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便常常用“你快点睡觉,明天给你买……”的许诺作条件和孩子交换,这会在  相似文献   

2.
褒奖孩子,应注意言辞适中。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例如,被夸为“小机灵”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必须获胜,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或者相反,使他得意忘形,目无他人。而被誉为“小数学家”的孩子,可能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爱好艺术的情趣,甚至有可能会钻牛角尖,深深陷入虚幻的冥思苦想之中。对孩子的天赋要有洞察力。你觉察出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可多多鼓励他,而不要过分抬高他,鼓励比过分抬高要有益得多。比如对孩子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就比说“你是个  相似文献   

3.
你对孩子说过“不”吗?你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吗?有许多父母由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从来不会也不忍心对孩子的请求说一声“不”;而有一些父母由于没有掌握拒绝孩子请求的技巧,因此他们生硬、冰冷的话语往往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针对0~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既拒绝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又能避免对他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呢?  相似文献   

4.
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要一致,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不断告诉孩子有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他们应该做的事,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筷等。二、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不要指责挖苦孩子,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坐在一起,柔声细语询问孩子,帮助孩子寻找原因,要鼓励孩子说:“这次考不好,以后多加努力就会考好的。”三、父母要经常对孩了倾注温暖和爱抚,这样不但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四、父母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一致,努力工作学习,使孩子从小受到…  相似文献   

5.
静宁 《师道》2002,(9):15
父母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譬如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就骂:“你真笨哦!猪脑袋!”控制不住自己的父母,还会以对孩子的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自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7.
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大概是出于中国含蓄、克制、内向的天性吧,虽然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可中国的父母却很少有只会对孩子说“我爱你”的。殊不知这种羞于表达的含蓄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和中国父母的这种含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父母,前不久,一位美国人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多关心他。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的来说,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而中国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也很少通…  相似文献   

9.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父母可能会问:“难道对孩子还要隐瞒什么吗?为什么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他呢?”父母不要过早地让那些不为孩子理解的真相使他变得不再天真,不要武断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用刻板的教条束缚住孩子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责任。奇奇  相似文献   

10.
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任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起来看看,有您吗?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有意无意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一些父母“毫不留情”地当着老师或同伴的面数落孩子:“你这个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F·多德森用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出父母管教子女,尤其是管教5岁以下子女的十二条戒律,值得我国的家长思考。 一、戒瞧不起孩子。诸如有时候脱口而出的“你怎么这么笨嘛”或“你是木头人啊”,这样的讽刺挖苦有损孩子的自尊。 二、戒恐吓孩子。恐吓会使孩子胆怯。胆怯进而懦弱的孩子,难以建立自信。 三、戒贿赂孩子。不要以物资许诺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在转为外来,他不是为了自我满足和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外界的物质奖赏。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孩子,对孩子提要求,夫妻应保持一致,防止孩子“钻空子”。●要对孩子采取某项奖惩措施,事先,夫妻双方应先商量。有分歧尽量私下解决,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或争吵。即使对配偶的做法不满,也要向孩子解释母亲或父亲是有一定道理的,切忌当众相互指责。●不要背着配偶擅自放宽要求,不要私下向孩子抱怨配偶的不是。●教育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之大忌,除了父母教育孩子要一致外,孩子的祖辈及其他家庭成员也要一致。●当其他家庭成员放宽对孩子的要求时,父母应以恰当的方式予以阻止;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时,父母要及时与其他家庭…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亲教养态度的不当。管教孩子时,必须维持一贯的作风,贯彻原则不能动摇。如果孩子重复犯错,就应受批评,假如父母再次原谅了他,那如何使孩子学到教训、成龙成凤呢?当孩子有求于父母时,父母勉为其难地答应:“只允许这一次,下不为例。”或“好吧,好吧,但下次不准。”这种对孩子让步的情形,特别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虽然父母说“只这一次”,但可能不久他们又会像这次一样,或者明天也会像今天这样,如此,想使孩子确实遵守规定的事,就比较困难了。因此,绝不能轻易让步于孩子。一般来说,父母所规定的事,孩子们很少…  相似文献   

16.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有意无意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一些父母“毫不留情”地当着老师或同伴的面数落孩子:“你这个人就是脑子不转弯,没有人家聪明……”还有一些父母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  相似文献   

18.
“明明这孩子太没耐性了,”明明妈妈说,“你看,站在汽车站头等几分钟,不见车子来,他就急躁得不得了,嘴里直叫车子怎么还不来?”留心的话,您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常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有耐性。诚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对孩子的耐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孩子的耐性与父母是否从小就  相似文献   

19.
美国1999年的《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的父母教育子女的十条经验。我觉得很有借鉴的价值,在这里作一下简要介绍。一、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私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话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使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像这样的话,用来训斥批评孩子,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五年级,各个方面都还不错,自尊心很强。可我最近下岗了,要不要告诉他呢?会不会影响他的情绪?答:父亲或母亲下岗了,告诉孩子为好。虽然父母会告诉孩子,暂时下岗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孩子也知道,是父母的工作支撑着他们和家庭生活,所以孩子也会为家庭的未来担忧。建议你这样做。1.夫妻先私下商量如何告诉孩子这件事;怎样向孩子解释下岗的原因(当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以适当的解释);并说明下岗、寻找新的工作,都是正常的事,并不难堪。2.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调适好心态,寻找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