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0,(6):131-131
儿子去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已经一年多了.他非常喜欢音乐。但是自从中途因调整时间换了老师后.就对练琴变得很抵触。平时我要上班,一般都是由小姐姐带他去,不过为了了解一下他学琴的情况,玻还是请假带他去了一次。  相似文献   

2.
当你在迷路、有路可走而光明却遥远的前途之间徘徊时.请为自己找一个最可靠的坐标。 他喜欢打猎,每年休假都外出上山打猎,有时一个人独自去.但大多数时间是和朋友结伴去。这一年,正好他的堂兄和他一起休假.他们俩就约好一起去。他们准备好行装,乘车去了北部大森林。  相似文献   

3.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大画家.也很有数学天赋.有一次他到里昂去参加美术讨论会,不慎丢了钱包,只剩下一条金链子.于是,他便想到了用金链子当作现款去住旅馆.旅馆老板同意了,但却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这条金链子一共是23环,一天一环,您可以住23天.  相似文献   

4.
徐红艳 《物理教师》2010,31(5):36-36,38
曾经有这样一则古希腊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  相似文献   

5.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致绩不凡,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时.已不自信了.于是他去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相似文献   

6.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出现在课文《愚公移山》中.对于这一细节的理解,教参的看法是:京城氏之于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去的,更有说服力。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小孩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孩子阅世不多,  相似文献   

7.
智擒抢劫犯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09,(11):50-50
邻居宁教授原来在大学里教数学.退休后特别喜欢下象棋.他有一招杀手锏“巡河炮”。经常杀得李推片甲不留.这天.李推调休在家.吃过午饭.他一边洗碗,一边还在想着破解的办法.忽然间灵感一现.于是他把洗了一半的碗放下.兴冲冲地出门去宁教授家.要找他去过招.  相似文献   

8.
王营 《宁夏教育》2005,(4):39-40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9.
一位美国数学教授说,数学教师将面对失业的危险.张筑生院士(已不幸逝世)回答说:“如果一位数学教师只会教‘公式微积分’或者其他死套公式的‘学问’,那么他可能是要丢饭碗的.如果他擅长于教学生用数学的公式去思考、去探索,那么任何机器都无法代替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追怀单纯     
许民彤 《师道》2013,(11):58-58
读台湾学者蒋勋的书.有一节写道:小时候.为了送一本同班同学忘掉的笔记本.曾经翻山越岭渡过淡水河去他家里,那时.淡水河桥很少,绕了很多路。至今,记忆很深。他说。这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这样爱着他     
胡书琴 《教师博览》2007,(12):26-27
对待后进生.只是用心地去考虑什么样的题适合他做.认真地去给他改作业.努力地去为他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优越的学习条件。绞尽脑汁地去琢磨如何提高他的成绩.这些已远远不够了:板着脸训斥,甚至拳棒相加。不管用。我们应该知道他后进的原因.然后再从思想深处、从心灵深处去了解他,去认识他.在他需要的时候.一定要给予理解.要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流浪儿.进了教养院后还偷盗农民的财物,结果被驱逐出院,他在外流浪了半年.又自动回到院里来,有一天,院长派他骑马进城领取5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防身,傍晚时他归来复命.院长问他钞票数过没有,他回答数过了,院长把钱往抽屉里一放,说:“谢谢你跑了一趟,去吃饭吧”过了两个星期.院长又派他进城取款,这一回是两千卢布.他喊道:“两千!要是我携款潜逃,你怎么办?”院长说:“叫你去你就去,别发神经病!”钱取回来后,院长照样数也不数就收到抽屉里.  相似文献   

13.
张达明 《小读者》2011,(1):19-19
1958年,17岁的伊恩.费希尔还是美国卡默尔巴克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临近毕业的一天.他去学校图书馆闲逛.发现了两本关于机械方面的书籍。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14.
学会靠边站     
曹刚静 《今日教育》2010,(10):62-62
常听到一句牢骚话:论才干、论学历.我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凭什么我要靠边站!好一句“靠边站!”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到一边玩去.到一边站去的意思。到一边站、一边玩去真不好吗?过马路时.看见气势汹汹的车辆驶来,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特别羡慕父亲出差,看见他拎了一只外边套着灰色布套的皮箱去码头.踏上温州到上海的轮船,随着东流而去的瓯江水消失在天际。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真想跟随父亲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可是.小小年纪的我,  相似文献   

16.
庄佩金 《小读者》2011,(1):38-38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的乡下老家.去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老舍 《中文自修》2008,(7):44-45
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象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  相似文献   

18.
这天的一大早.河马先生来敲我的门,让我感觉很意外。 河马先生是我的邻居.但我很少和他来往.只知道他是一位画家。他要么会背着画夹出去采风在外呆上一段不短的时间:要么就会关上门在家里狂画几天.然后去喝咖啡或者买醉;  相似文献   

19.
陆洲心情记     
陆洲是个很难搞的孩子.很多老师对他都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是我们班智力最好、成绩最好的.但却不是最受欢迎的。当大家都在用心听老师讲课时,他会不断插嘴,搅乱整个课堂。当班级安排他去值日的时候,他从来不会顺从地去做。当大家要决定去狂欢的时候,他一定会来一句“我不去,无聊”。他总是寂寞在人群中,热闹在人群后。他不合群吗?不,他有时会变成个“人来疯”。他性格外向吗?  相似文献   

20.
黄佩凤 《高中生》2012,(6):54-54
方小培常给人一种斤斤计较的小气感。大伙儿一起搞卫生,他总把任务分得清清楚楚;同桌学习上遇到麻烦向他求助,这本是举手之劳,可方小培也懒得去帮忙。同学们都觉得他不好相处.太独。他也有自己的说法:“我交了钱只读自己的书.干吗去多管别人的闲事?”其实,曾经的方小培,是一个热情积极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