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思想中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审美生存思想,它以生存论为根基,以自由性为基本内涵,在三个向度上展开:一是立足于生存论意义上言说自由;二是指出人的自由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三是在现实上具有"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对当下现实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高校教学督导对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本身在督导经验探索与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面临诸如研究与实践深受经验思维羁绊,理论思维相对缺乏,制度层面顶层设计未获应有重视,督导实践中高校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等瓶颈问题。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看,目前需要在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回归教学本体,厘清教学督导概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对教学督导进行价值引领,注重文化育人、真善美统一、人文化成的价值取向,同时也需要转换思维方式,秉持关系性、生成性、超越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教学督导的基础性策略,即在教学督导实践中应把握和运用好坚守底线、逻辑观照、整体超越等若干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哲学的推动下,教学论正在进行看深刻的检讨和转向。一是超越知识论的束缚,进入艺术和审美的轨道;二是教学审美观和艺术现自身的反思,教学的审美取向开始立指人的意义世界,以及内在的心灵体验和精神过程。这两种转向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促使教学论放弃传统的审美立场和艺术尺度,通向一个新的审美和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5.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关系性存在、凝聚和彰显中华文化教育之道的内在精粹、引导教学走向至善等独特教育学理定位,进而具有以教学生成性、超越知识观、人文化成取向为核心的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教学哲学意蕴。“喻”的当代研究与转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童庆炳在《文学与审美》一文中首次提出"审美溶解说",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正确而客观地揭示了审美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非审美属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审美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审美溶解说作为对文学本身的特殊本质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发展过程中,也与"审美反映论"、"审美特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中国"审美论"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和关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和关学,这一论断已得到学术界公认,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超越”这一术语的提出、缘起及应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方面所发生的语义嬗变,或者存而不论,或者论述不清。中国古代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超越”概念的。中国传统话语中的“超越”与西方哲学中的“超越”有相同之处,即在指一种高明、旷达、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境界时,他们是有相通之处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传统话语中的“超越”乃是人的自我超越,是人在道德实践方面一种精神性的努力与追求,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8.
当下教学中关于"个体差异"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承认个体的主动性,探索各种差异类别,把握差异与统一的关系,思考"个体差异"的实践性等四个方面。有关教学中"个体差异"问题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认识成果与实施成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主体性神话"、抽象静态化、表达"要素化"、难为性等问题。基于当代哲学,特别是生成论教学哲学思想中的相关观点,对当下教学中"个体差异"理念进行新阐释,认为教师有责任保护和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个体差异"是具体独特的、是一种存在状态、是相互成长的资源,"个体差异"意味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新的阐释能够弥补以往"个体差异"理念的一些不足,增益对"个体差异"的理解与行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师生两方面,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即注重审美取向,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文言文教学注重审美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等待是教师课堂中做出的适当时间的等待,且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学等待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促进个体不断发展;有利于启发法的应用,催发个体的深层学习;有助于教学要素融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目前课堂提问、自主学习和反馈等教育环节中均存在“教学不等待”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利用等待时间、把握教学生成、设置教学情景等教学等待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元交流等为显著技术特征的教学存在新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相应地,教学价值革新与机制重建、教学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转换等,构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的问题领域,新的问题与挑战则呼唤新的教学意识的引领与支撑。鉴于此,需要在诸如学习即联结、教学关系优先等方面,建立起新型教学思维和新的学理视域。  相似文献   

12.
生成论教学哲学孕育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和丰富的现当代中外教学哲学思想成果,发端于社会改革与教育进步的历史进程。它倡导对人的存在和教学存在的认识与解释中的发生、生成、进化、历史等一系列理念和意识,以追求教学形态的越迁和人文同构、一体生成为基本宗旨。其基本论域和思想架构,可概括为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审美观、教学历史观等诸方面的问题和观点。其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特征,包括研究宗旨取向于人的终极关怀,研究主题关涉教学的整体存在,方法论思想力求古今融通,研究重点凸显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理论旨趣充盈时代精神气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历来关于教学美的研究离不开教学艺术、教学审美等视角,却相对缺乏从教学理论出发的研究。教学美是教学的某种特殊状态,探寻教学美的本质应该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以生成论教学哲学为理论基础,可以析出教学美有别于其他美的独特意蕴。教学美是教学达到自由阶段的特殊状态,是教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教学自由三者合一的独特状态。  相似文献   

14.
博约问题存在于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博""约"的具体内涵、属性特征的当代理解及整体把握,有着理论与实践多方面的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中的"博"具有普遍性、无限性、开放性,"约"具有特殊性、有限性、聚焦性。两者互动互应、螺旋交感,共同影响着教学的存在、运演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文化审美作为当代审美表达机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日益突现.文化审美贯穿了现代审美意识的现实品格和人文品格,它的生成与表述能够使当代美学吸纳新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在整体视野的调整与转换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探索综合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本体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范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存在,这是教学本体问题研究的基本前设。作为应然存在与实然存在的统一本,教学有着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教学本体问题研究,主要以客观教学存在为研究对象,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展开,其思维方式需要经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对立统一与过渡转换。这样的研究,应深深植根于人与化的世界,取向于人与化的辩证同一,从而体现出对于人的化生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存在的整体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和历史性的存在,实体、活动,关系及过程等作为有效分析教学存在的基本维度,共同构成了教学存在的整体分析框架和基本表征方式,透过对教学存在的系统结构所进行的静脉分析,以及对随着时代和社会文化历史变迁而发生的形态嬗变所进行的历时性考察,有可能合理地把握教学存在的整体意蕴,一般取向和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秦美学就已经把“言”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先秦诸子美学理解语言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把语言及意义看作人的行为活动的自身和产物 ,而不仅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和过程。从而 ,先秦语言哲学呈现出审美体认和情感交往的主流倾向。先秦美学对语言问题的理解 ,产生于先秦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精神和观念体系 ,反映着它对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 ,构成“具有语言论特点”的一系列相关的概念、范畴、表述和美学命题 ,影响到秦以后中国美学的发展。探讨先秦语言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美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学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当代美学研究要实现从知识和学问向精神和智慧的提升,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必由之路。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重视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美学形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文艺美学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兴"是中华古典文艺美学中最重要最具民族特色的基元性范畴,"兴"论美学是中华古典艺术和美学的文化原型,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集中体现,"兴"论美学研究对于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文艺美学研究角度,以中华古典兴论美学为例,探讨如何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实现兴论美学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