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2005年1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向各有关单位印发了《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其中对于“制播分离”的表述为:“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今时今日,“制播分离”这个字[在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电视产业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电视业改革的弦上之箭。并促使了一大批民营制作公司的崛起。究竟什么是制播分离,如何进行制播分离,制播分离能带来怎样的益处,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上这些我们将在本文中详细探讨。一、媒介环境和发展趋势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9,(3):15-15
事件回放: 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2008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指出,要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影视剧、娱乐、体育类等节目栏目,按照先台内后社会进行制播试点,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作主体公司化,搞活节目经营。这标志着我国电视台进入制播分离改革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中国广播影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繁荣》的文章中指出:当前,电台电视台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突出公益性质,重点是做好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努力降低节目制作成本,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作为广播改革试点的中央电台音乐之声,2月14日正式启动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4.
制播运作制度的演变轨迹 1.制播合一走向分化,制播分离范围廓清.我国广播电视业诞生伊始采用制播合一的运作体制.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助力电视事业的变革,制播一体逐渐走向分化.长期的自制自播导致节目内容缺乏新意,生产成本过高加速了制播合一制度的衰落.制播分离模式应运而生.最初,制播分离是由政府推动,以政策为引导,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新闻及严肃性节目不实行制播分离,而其他节目可以实行开放式运作,由社会制作机构来完成.社会广播影视制作主体主要负责生产通用性节目,如娱乐类、体育类等意识形态性质不强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制播分离在今天看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制播分离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且不断地演化。我国的制播分离其实也走过了十多个年头。1999年"国办发(1999)8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广播电视实行"网台分营"(即电视台和作为节目供应商的电视网分开经营);2009年11月28日,全国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研发高层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再次高调提出电视制播分离改革。制播分离无疑是市场化、软硬分离(网台分离)之后的自然路径,也是对我国广播影视行业系统多重属性(宣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1,(9):66
<正>2011年8月12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实施、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评估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广播媒体同仁100多人参加了发布会。如今的广播媒体两台合并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此同时制播分离正依次从单个或多个节目制播分离、节目制作部门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7.
产业     
《视听界》2009,(6):7-8
十大举措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表示.总局正以十大举措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1.积极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2.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改革:3.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5.加快网络组合和新媒体业务发展;6深入开发农村广播影视市场:7.积极开拓海外市场:8.全力打造一流广电节目品牌:9.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广电产业;10.加快建设重大产业园区和基地。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广播电视业的制播分离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如到底是"企宣分离"还是"制播分离"、播出机构与内容生产商不对等的市场地位、制播分离与节目本土化的矛盾、制播分离和节目直播的矛盾等.如何在制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上解决问题,是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卞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易旭明 《新闻界》2013,(15):39-44
"制播分离"概念在理论上曾造成电视台不制作节目的歧义,但2009年以来的"制播分离"改革实践,电视台尝试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来参与节目制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益,拓展了"制播分离"的新内涵:电视台可经营性资产剥离实现有效转制、市场重组合作模式升级、充分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市场需求形成改革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0.
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节目版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广播影视版权管理部门要切实督促各播出机构做好播出节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认真落实节目“三审制”和重播重审制度。通知明确了节目审核工作,指出,各播出机构在播出非本机构制作的节目时,要认真审核所播节目的《许可证》手续或批准文件,对于未按规定提供合法批准文件或相应发行许可的节目,坚决不得安排播放;  相似文献   

11.
钱越 《新闻世界》2013,(1):88-89
在三网融合、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一轮的制播分离改革势必承担起把广播电视业推向市场化的重任,引领一场新的攻坚战。我国当前制播分离改革存在改革后各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制作机构与播出机构的合作缺少市场化、改革后的制作市场缺乏创新形式的节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改革方针政策、健全运营机制,扩大节目流通市场、加强创新能力,打破节目制作局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9月初,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贝塔斯曼记者采访时指出,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丰富节目内容,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目前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制  相似文献   

13.
陆虹 《新闻爱好者》2012,(15):27-28
10年前广电集团化、网台分离等热词曾在广播影视领域掀起千层浪后又退出历史舞台。唯独"制播分离"这个概念,10年间风风雨雨、起承转合,如今不仅向纵深维度细化,也扩张到资本市场、宏观管理等范畴。从经济学视角考量,制播分离的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重组与整合。无论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立还是制播分制,理想的目标旨在选择相对高效的资源利用方案,实现媒介内容资源和渠道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业界对制播分离的思考不再仅仅立足经济全球化、传播一体化、媒体多元化大环境变化下制播分离模式和策略的研究,而也开始关注制播分离对广电行业偏中观宏观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制播分离是国内电视界一直追求的目标,学界对此讨论很多,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改革实践也在摸索中前行。目前普遍公认的“制播分离”的概念为:“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电视传媒业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而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带来了频道资源的膨胀扩充和节目生产方式的转变,各级电视台体制内部的制作力量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和频道专业化对节目的海量需求,原来的节目制播合一模式被打破,节目制作由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是一种必然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袁冶 《出版参考》2016,(11):49-51
纵观近几年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制播分离已逐步成为行业趋势.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创造优质好节目而著称的制播分离被期望成解决行业现存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回顾我国制播分离的推行过程,可以说是历经风雨,曲折砥砺.在行政与市场双重作用下的电视产业改革序幕——制播分离,也注定要承受着优势与挑战相伴相生的压力.这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也已进入了攻坚之年,如何强化创新功能、优化配置供给、深化产业升级,使制播分离成功助力供给侧改革,成为了众多广播电视从业者的首要任务和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张斌 《中国广播》2005,(7):40-42
2003年12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忡产业,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经营性产业体制机制改革。”这表明国家将广播明确分为两种功能,首先是公益性事业,其次是经营性产业。从广播经营性产业片面来看,  相似文献   

18.
王建平 《新闻传播》2010,(8):109-109
制播分离是目前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热门词之一。在电视行业,以电视剧为试验田率先实践制播分离之后,广播行业也开始尝试这一样态的运营模式。事实上,制播分离对于广播这个行业来说,并不是自今日起才有的新鲜事物,可以说自广播电台播放外购的评书节目时起,制播分离就已经存在了,从这一点来讲,广播事业的制播分离走在了各类媒体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各大广电媒体纷纷启动了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央视剥离原1套和9套节目制作班底成立了"央视创造"和"央视纪录"两个全资子公司;SMG整合大小文广打造上千亿值传媒集团;湖南广电剥离可经营性资产和芒果传媒组建新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影视业掀起了并购热潮,据Wind数据,截至2014年9月,国内共发生63起影视公司并购案,涉及资金近550亿元。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打破广电媒体的"事业符咒"。各种并购行为虽属产业领域,也给广电媒体的治理结构及制度带来了一些突破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陈伟 《新闻传播》2005,(9):64-64
目前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正在启动。所谓制播分离制,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我国电视业原有的体制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由各级电视台负责,他们既是节目的生产者,也是播出者。这样的体制成为制播合一制。而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