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是决定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因素,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素养结构。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引领下,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以儿童为中心,研发实施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划建设相应的课程基地,让校园里的每一处场景、每一个场所、每一个物件、每一个人都成为课程资源,让课程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高中新课程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课程领域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空白点,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老师感叹到“综合实践活动听了让人感动,看了让人激动,做起来实难行动”,“教师缺动力,学生没时间,家长不支持”。该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即“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本人在实践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二十年来,学者们将研究视野聚焦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排、价值取向、内容、组织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对策探讨,成果丰硕,但繁复叠杂。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时代特色与内涵,立足当下,着眼将来,让学校生机勃勃,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高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贡献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生和学校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个性发展。台湾李坤崇教授提出了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三诀”:放、陪、法。“放”代表着教师充分相信、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与体验;“陪”代表着教师有效的指导;“法”代表着一系列的教学准则,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教学常规,激励他们内心的荣誉感和向上的力量。所以,选题指导课,  相似文献   

6.
卢婵婵 《教师》2013,(30):30-30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名山、名寺、名茶、民风”积淀着深厚的沩山文化: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品味清幽典雅的茶文化,传承热情好客的民俗风,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磨炼学生的演讲水平,学校依托地方人义资源,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构建了系列化地方特色课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综合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法,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水平。因此,教师应该系统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深入探寻活动方法指导规律,并将方法探寻贯穿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没有教材、缺乏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为此,宿迁市尝试"133"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策略,有效整合地方性的特色课程资源,从而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有了抓手。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它寄托着教育改革者的美好理想,是新课程中的亮点,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因而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如何在生活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多元,让学生在历练中提高,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方法和技能融入个体从而建构自然、和谐的人。"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特殊,这门课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瑞章 《人民教育》2020,(3):122-123
这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的实践课程必须讲求实效,让学生学到真本领,这也启发着普通中学的综合实践课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切实的改变,满足他们个性发展需要,改变他们学习的方式,获得书本中无法获得的真实能力。如何通过校本化课程基地建设,打造学科综合性实践平台,让实践课程本身带给学生有感情、有感悟的主动学习,这是我们学校给自己提出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林冬芳 《考试周刊》2023,(25):11-14
伴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到了较多重视,它可以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以下策略: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设置合理性;培养学习习惯,创新课程的情境教学;明确教学目标,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体系,创建具有特色的课程;发挥示范作用,让学生模仿榜样行为;制定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在课堂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适当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短线课程,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3)开展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长线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内核出一种新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课程形态,能够比较理想地实施起来,可以让学生的学力得以充分的提升。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所做出的相关思考,值得人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理念,改变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提高认识,构建平台,提供方便,关注体验,提高课程实效.  相似文献   

1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依托学校,提炼课程资源;立足生活,盘活课程资源;走进社区,捕捉课程资源;根植本土,整合课程资源。只有全力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正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以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面的要求使每位教师耳目一新。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这门新课程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呢?笔者现就结合自己班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谈看法。一、合理分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团队1.自由民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每次根据主题定好小的研究话题时,我都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愿意研究同一话题的同学组建成学习伙伴。当然,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人数有所规定,各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10人以内,最合适为6~8人;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其课程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而在实践中,习惯于传统评价方式的评价主体对学生评价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评价活动目标缺乏有效性、评价主体缺少评价意识、评价过程重"讲解"轻"操作"、评价内容没有体现层级性和阶段性,等等。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引入并遵循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与操作举措,制订评价等级并设计具体的评分标准,让学生以此为依托指导并规范自己的活动;应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同时适当发挥民主,适时让学生参与评分。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人、物和环境三大因素对该课程的实施影响更大 ,只有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才能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推进,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已成为课程研究的一大热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法,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与水准,也是课程指导纲要一直积极倡导的。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方法指导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以为,只要指导教师能科学剖析当下方法指导的常见误区,有效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内涵的认知,准确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